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专题一 文体突破 文体一 政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 GDP 总量已位居 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
2、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 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
3、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 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4、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 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5、。 C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B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D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
6、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 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7、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 “ 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 “ 命运 ” 一词,按照中国传 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
8、、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同繁荣、共保安宁。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
9、而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 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 “ 边际约束 ” 。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 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 (选自常健解 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 2017 年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习主席提出了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
11、方案。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C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 B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并因此要求人们承认现实并直面现实。 C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及对策。 D对于 “
1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的内涵和要求。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利益格局相 互依赖=【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感还不是很强。 B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上都很难独善其身,如果荷兰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危机,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C如果西方国家依旧秉持过去的做法,挥舞人权大棒来干涉别国内政,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就永远无法实现。 D只有超越西方狭隘的人权理论,按照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主张,世界才能变得和谐美好。 =【 ;精品教育
13、资源文库 】 = 答案精析 1 A B 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且据常识可知,即使是也绝非唯一的依据。 C 项张冠李戴,应是应对 “ 需求侧 ” 转变 做出的正确选择。 D 项以偏概全,选项中 “ 这 ” 指 “ 既要 ? 又要 ?” 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 “ 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 ” 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 C 原文第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但效果只是 “ 一定程度上 ”的,尚不能达到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 “ 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 ,即 “ 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 。 3 B “ 如果 ? 就 ?” 表述过于绝对。 4 D A 项 “ 中国长远利益 ” 错,应是 “ 人类长远利益 ” 。 B 项 “ 开放贸易壁垒 ” 无中 生有。C 项 “ 主要是针对 ” 主次不分。 5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