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反应热焓变 1.科学探究: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 因,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课时对点练 二、反应热与焓变 内 容 索 引 1.体系与环境 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 ,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 他部分称为 。如:将试
2、管中的盐酸、NaOH溶 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系;盛溶液的试 管和溶液之外的空气等看作环境。 是指因温度 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体系 环境 热量 2.反应热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 或从环境 的热量,称为化 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 。 释放吸收 反应热 3.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测定原理:环境温度不变时,根据测得的体系的温度变化和有关物质 的比热容等来计算反应热。即利用公式Qcmt进行计算。 (2)实验装置 将如图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各部分仪器的作用 a.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 。 b.隔热层的作用是
3、 。 c.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 温度计 玻璃 搅拌器 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减少热量的散失 (3)实验步骤 反应物温度测量(t1):测量混合前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取 ,记录为起始温度t1。 反应后体系温度测量(t2):将酸碱溶液迅速混合,用 轻轻搅 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记录为终止温度t2。 重复实验操作两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两温度平均值 最高温度 玻璃搅拌器 (4)实验数据处理 某实验小组测定数据如下,请填写表中空白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
4、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盐酸NaOH平均值 温差平均值 125.025.2_28.5_ _224.925.1_28.3_ 325.625.4_29.0_ 25.1 25.0 25.5 3.4 3.3 3.5 3.4 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根 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反应放出的热量Q kJ,则生成1 mol H2O时放 出的热量为 kJ。 1.42 56.8 (5)实验结论 大量实验测得,在25 和101 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 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1)浓硫酸与NaOH溶液
5、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2)同一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有关() (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的玻璃搅拌器换成铜质搅拌器效果更好 () (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应将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分 多次倒入小烧杯()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测定盐酸后的温度计没有冲洗干净, 立即测NaOH溶液的温度() 正误判断正误判断 根据上述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何使用0.55 molL1NaOH溶液与0.50 molL1盐酸反应,而不 是选用0.50 molL1NaOH溶液? 深
6、度思考深度思考 提示碱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2)若用0.55 molL1 KOH溶液代替0.55 molL1 NaOH 溶液,对结果会 产生影响吗?为什么? 提示无影响。因为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 热量是相同的,与用KOH溶液还是NaOH 溶液以及酸碱的用量无关。 (3)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用醋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 产生什么影响?若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对结 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所测反应热的数值偏大;弱酸、弱碱电离 吸热,所测反应热的数值偏小;若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测定
7、反应热, 生成BaSO4沉淀还会多放出一部分热量,所测反应热的数值偏大。 提高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准确度的措施 (1)原理方面 为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酸、碱溶液应当使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测定实验中若用弱酸或弱碱,因其电离吸热使测定数值偏小;若用浓 酸或浓碱,因其溶解放热使测定数值偏大。 为保证盐酸被完全中和,碱的浓度应稍大。 (2)操作方面 酸碱溶液混合要迅速,防止热量散失。 在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不要贴在容器壁上或插入容器 底部,要随时读取温度值,记录下最高温度值。 归纳总结 (3)仪器方面 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器使用;玻璃搅拌器应上下移动。 应使用玻璃搅拌器,不能用金属质搅拌器
8、代替。 返回 1.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二、反应热与焓变 2.内能 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 等 影响。 聚集状态 3.焓与焓变 (1) (2)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在 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 ,因此常用 表示 反应热。 H 生成物反应物 kJmol-1kJ/mol 等压焓变H (3)焓变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 放热反应: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能量,反应体系的焓减小,H为 , 即H 0。 吸热反应:反应体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反应体系的焓增大,H 为 ,即H 0。 负值 4.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热的实质 以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
9、变化为例说明,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1 mol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断裂或形成化学键的总能量变化 HH吸收 kJ 共吸收 kJ ClCl吸收 kJ HCl放出 kJ共放出 kJ 结论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_ 436 243 431862 679 183 kJmol1 图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化学键、断裂化学键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其中,E1表示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热量,E2表示生成物形成化学 键放出的总热量,E1与E2的差值表示 。上述反应过程表示该反应 为 反应。 焓变计算公式:HE总(断键)E总(成键) 反应热 放热 (1)化
10、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与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5)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时,反应放热, H为负值( ) (6)浓硫酸溶于水,体系的温度升高,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 (7)化学反应中必然存在化学键的变化( ) (8)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石墨更稳定( ) 正误判断正误判断 (1)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 物质的溶解有能量的变化,但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属于放
11、热反应或吸 热反应。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 反应条件并无必然的关系。 (4)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特别提醒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下列反应: 化石燃料燃烧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用C和H2O在高温下制水 煤气锌和盐酸反应制氢气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研磨放出 氨气煅烧石灰石 其中焓变为负值的有_,焓变为正值的有_。 深度思考深度思考 已知断裂1 mol NN、1 mol NH分别需吸收946 kJ、391 kJ的能量,试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拆开1 mol H2中化学键所需能量为_
12、kJ。 (3)该反应的反应热H_。 放热 436 92 kJmol1 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两种方法 (1)记忆法,熟记重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碳和水的反 应,Ba(OH)28H2O与铵盐的反应等。 常见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燃烧反应及 缓慢氧化、化合反应(大多数)、铝热反应等。 (2)依据物质的稳定性判断:由稳定的物质生成不稳定的物质的反应为 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返回 方法指导 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碱稍过量)反应生成1 mol水 的反应热H52.3 kJmol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13、不可能的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 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1235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 4 解析若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会造成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反应 热数值偏小,A项可能; 仰视读数时,实际量取的溶液体积多于应该量取的溶液体积,会导致放 出的热量变多,B项不可能; C项操作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C项可能; D项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的初始温度偏高,最后计算出的反应放 出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D项可能。 1235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使环境的温度升高 B.当反应
14、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 C.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 为“”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235 解析吸热反应一般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A项错误; 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B项错误;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在加热(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D项错误。 4 3.(2020南京月考)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 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1 mol CO(g)和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O2(g)和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不需要加
15、热就能进行 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放出41 kJ热量 1235 解析由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并不是不需要加热;当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时,要吸收41 kJ热量。 4 4.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该反应每生成2 mol AB(g)吸收b kJ热量 B.反应热H(ab) 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16、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放出a kJ能量 12354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每生成2 mol AB(g)吸收(ab) kJ热量,A、C项错误; 12354 根据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 差值可知,该反应热H(ab) kJmol1,B 项正确;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项错误。 5.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已知:1 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需吸收的能量 分别为160 kJ、330 kJ。则反应S(s)3F2(g)=S
17、F6(g)的反应热H为 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 C.450 kJmol1 D.430 kJmol1l 解析利用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H 280 kJmol13160 kJmol16330 kJmol11 220 kJmol1。 12354 返回 题组一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测定 1.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及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中和反应反应热H57.3 kJmol1,则1 mol H2SO4和1 mol Ca(OH)2 反应放出的热量是114.6 kJ 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
18、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 反应热数值更准确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对点训练 课时对点练 解析A项,1 mol H2SO4和1 mol Ca(OH)2反应除生成2 mol H2O(l)外, 还生成1 mol CaSO4,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 kJ,错误; C项,铜容易导热,使热量损失,所以测量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正确; D项,当酸与碱中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时,实验过程中稍有误差就 不能确定产生水的量,一般都是有一种物质稍微过量,错误。 123456789 1011121
19、31415 16 2.(2019濮阳高二检测)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容器底 部接触 C.用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反应, 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大 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 滴定管、温度计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3.(2019重庆高二检测)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测定
20、H(aq)OH(aq)=H2O(l)的反应热H的实验时,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量热计内筒中,不断用玻 璃搅拌器搅拌 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反应热H不变 D.改用25 mL 0.50 molL1盐酸跟25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测定, H数值不变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A错误;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B正确; 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
21、,仰视取液,氢氧化钠溶液体积高于所需量的 体积,但生成水的量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H 不变,C正确; 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但生成1 mol水时中和 反应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酸碱用量无关,D正确。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如转化为热能、电能、 光能等;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不一定高于生成 物的总焓,但总是不同;焓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 仅是指 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题组二焓变和反应热概念的理解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
22、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5.下列关于H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消耗的反应物越多,H越大 B.H0时反应放热,H0时反应吸热 C.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H符号为“”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A项,H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 量数有关,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错误; B项,H
23、0时反应吸热,H0时反应放 热,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C项,反应热有正、负,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反应吸收的热 量越多,H越大,错误; D项,由于反应物的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故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 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符号为“”,正确。 题组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6.(2020合肥一中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须任何条件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 C.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放热反应的发生可能需要条件,如加热等,A项错误; 化学键的断裂和
24、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有关,B项错误; 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项正确; H2SO4与NaOH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7.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解析放热反应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X和Y的总 能量高于M和N的总能量,C项正确; X的能量不一定高于M的能量,A项错误; 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的能量,B项错误; 放热反应有些也需要加热,D项错误。 1
25、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8.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Al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 B中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灼热的C和CO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C项正确; 甲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题组四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图像的识别 9.已知某化学反应X(g)2Y(g)=2Z(g),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
26、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Y的能量高于Z的能量 D.该反应的反应热H0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 反应,其焓变小于0,A项正确、D项错误;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B项错误;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1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 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 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 NN为154,则断
27、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 (kJ)是 A.194 B.391 C.516 D.658 解析由图知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 可设断裂1 mol NH所需的能量为x,154 kJ4x500 kJ2 752 kJ534 kJ, 可求得x391 kJ。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11.反应AB C(H0)分两步进行:AB X(H0),X 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解析由ABX为吸热反应,可知X的能量高于AB的能量,可排 除A项和C项; 由总反应AB C为放热反应,可知C的能量小于AB的能
28、量,故B项 错误、D项正确。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题组五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12.(2020贵阳验收考试)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 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 断裂1 mol 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F中的化学键释 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Q3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该反应放热,根据公式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且H0,可知(Q
29、1Q2)2Q30,A项正确。 A.直观看,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2 mo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498 kJ能量 C.断裂1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能量 D.1 mol N2(g)和1 mol O2(g)生成2 mol NO(g)的反应热H180 kJmol1 13.根据下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 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解析直观看,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 能量,A项正确; 互逆过程的热量变化,H数
30、值相等,符号相反,故B、C正确; H(9464982632) kJmol1180 kJmol1,D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14.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综合强化 (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 AD 解析每个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子数目和
31、种类不会 改变,A、D项正确;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是为了使旧 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C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2)若E1E2,则该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 反应热为_。 吸热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H(E2E1) kJmol1 解析若E1E2,反应吸收能量,H(E2E1) kJmol10;相反,若 E1E2,反应放出能量,H(E2E1) kJmol10。 15.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
32、CO和H2在催化剂作 用下合成甲醇,发生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 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化学键HH COC OHOCH E/kJmol14363431 076465413 由此计算H_ kJmol1。99 解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知,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 之和(1 076 kJmol12436 kJmol1)(413 kJmol13343 kJmol1 465 kJmol1)99 kJmol1。 16.已知H(aq)OH(aq)=H2O(l)的反应热 H57.3 kJmol1,回答下列有关
33、中和反 应的问题: (1)用0.1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 反应,能放出_kJ的能量。 解析根据H(aq)OH(aq)=H2O(l)的反应热H57.3 kJmol1知 含0.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0.2 mol H2O(l),故放 出的能量为11.46 kJ。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11.46 (2)如图所示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 作用是_;仪器B的名称是 _,作用是_;碎泡沫塑料的 作用是_。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玻璃搅拌器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保温
34、、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解析由实验装置知,A为玻璃搅拌器,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B为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溶液的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通过实验测定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常常小于57.3 kJmol1,其原 因可能是_。 解析在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 即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导致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常常 小于正常值。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 实验中不可避免有少量热量损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 得的反应热的数值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解析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因为NH3H2O是弱 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 偏小 (5)用足量稀硫酸代替稀硝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 的数值_。 123456789 101112131415 16返回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