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于反应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汽车排气管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产 生尾气的反应方向 C.反应CaCO3(s)=CaO(s)CO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0 D.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Mg(l)Cl2(g)的H0、S0 12345
2、6789 10111214 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A项,H0、S0,则G0,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错误; B项,使用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错误; C项,CaCO3(s)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H0,错误; D项,MgCl2(l)分解生成Cl2(g)的S0、H0,正确。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将肉类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会腐败变质 B.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夏天面粉的
3、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解析A项,冷藏降温只能降低肉类食品变质的速率; B项,催化剂的使用只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而不能确保经济效益的 提高; C项,夏天温度高,面粉的发酵速率较快; D项,还原性铁粉能与茶叶中的氧气反应,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延长茶叶 的储存时间。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3.(2019银川高二期末)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 学反应为2NH3(g
4、)NO(g)NO2(g) 2N2(g)3H2O(g)H0。在恒容 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会缩短反应时间且废气中氮气氧化 物的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足量的NH3,再次平衡后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会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且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 衡后氨的浓度变小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 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
5、,故A错误; 加入足量的NH3,相当于增大氨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废气 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正确;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 转化率降低,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缩小容器的体积会使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后氨的浓度变大,故D错误。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4.向体积均为2 L的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X气体和 3 mol Y气体,发生反应:X(g)3Y(g) 2Z(g)。2 min后反应达到最大
6、 限度,测得A中剩余0.4 mol X,B中Y的浓度为0.5 molL1,C中用Z表示 的反应速率为v(Z)0.3 molL1min1。则02 min 内三个容器中反应 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A.BAC B.ABC C.BAC D.ABC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5.(2019许昌高二月考)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气体,现在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5B 4C6D,30 s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30 mo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
7、始至30 s,v(A)0.010 molL1s1 B.30 s时容器中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C.30 s时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反应开始至30 s,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因初始量没给,30 s时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相 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项错误; 反应开始至30 s,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30 mol,D项错误。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6.(2019成都外国语
8、学校期中)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已达到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物 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达到平衡的反应N2(g) 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 转化率一定升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 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 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B. C. D.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中增加C(s)的物质的量,由于浓度未变,平衡不移动
9、,错误; 中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右 移,其他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而此物质的转化率降低,错误; 中对于气体参加的非等体积的可逆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 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错误; 中在恒压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浓度减小,若是非等体积反应, 则平衡会发生移动,错误。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7.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在SIn催化剂上实现高选择性、高活性电催化还原 CO2制甲酸。图1表示不同催化剂及活性位上生成H*的能量变化,图2表 示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
10、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In/S表面更容易生成H* B.S2与K(H2O)n微粒间的静电作 用促进了H2O的活化 C.CO2经两步转化生成HCOO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解析根据图1,SIn/S表面生成H*的活 化能最低,因此更容易生成H*,A项正确; 根据图2,可知S2与K(H2O)n微粒间的 静电作用促进了H2O的活化,B项正确;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加入少量NaOH固体,自然沉降后,溶液颜色变浅
11、D.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后,溶液中c(H)不变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B错误;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9 9.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已知2 000 时,电石 生产原理如下: CaO(s)C(s)=Ca(g)CO(g)H1a kJmol1平衡常数K1 Ca(g)2C(s)=CaC2(s)H2b kJmol1平衡常数K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K1c(Ca)c(CO) 123456789 C.2 0
12、00 时增大压强,K1减小,K2增大 D.反应2CaO(s)CaC2(s)=3Ca(g)2CO(g)H(2ab) kJmol1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解析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故反应 K1c(Ca)c(CO),故A项正确;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故C项错误; 根据盖斯定律,2得到:反应2CaO(s)CaC2(s)=3Ca(g) 2CO(g)H(2ab) kJmol1,故D项正确。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0.在一个绝热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
13、nB(g) pC(g)qD(g)(m、n、p、q为任意正整数)。下列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的是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A的转 化 率 不 再 改 变 各 组 分 的 百 分 含 量 不 再 改 变 反 应 速 率 v(A)v(B)v(C)v(D)mnpq A. B. C. D.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一 直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绝热的密闭容器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的
14、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消耗A与生成A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 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均有v(A)v(B)v(C)v(D)mn pq。综上所述,A项正确。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1.(2019成都高二期中)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 Z(g),60 s后反应达到平衡, 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0.3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平衡转化率为40% 123456789 C.若增大压强,则Y的平衡转化
15、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项错误; 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 此该反应的H0,D项错误。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2019青岛高二月考)向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容器中都分别充入1 mol SO2和0.5 mol O2,若甲容器保持温度、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温度、压 强不变,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甲乙 B.反应
16、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甲乙 C.平衡时,氧气的浓度:甲乙 D.平衡时,容器内SO3的体积百分数:甲乙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解析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若甲、乙都保持温度和 容积不变,则达到平衡时甲、乙为完全等同的平衡状态,甲、乙中各物理量分 别对应相等。乙容器保持温度、压强不变,随着平衡的建立,气体分子物质的量 减少,乙容器的体积减小直至平衡时保持不变。乙容器相当于在甲容器达到平衡 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项,平衡时,容器内压强:甲乙,错 误; B项,乙容器中压强大于
17、甲容器中压强,反应速率:乙甲,反应达到平衡时 所需时间:甲乙,错误; C项,乙容器平衡时体积小于甲容器平衡时体积,平衡时O2的浓度:甲乙, 正确; D项,乙容器相当于在甲容器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后SO3的体 积分数:乙甲,错误。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3.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123456789 解析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引起化
18、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 要是浓度、压强、温度等,这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都可用勒夏特列 原理来解释。催化剂不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不包括反应 速率的变化规律。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B,发生如下反应:2A(g) 2B(g) 3C(s)4D(g),平衡常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f B.H0 C.2.0 MPa、800 时, A的转化率最小 D.1.5 MPa、300 时, B的转化率为50%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压强/
19、MPa 平衡常数 温度/ 1.01.52.0 300ab16 516c64e 800160fg 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相关,温度不变,K不变,所以gf,A项错误;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 应,H0,B项错误;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C项错误;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压强一定时,气体体积不 变。设加入A、B的物质的量为m mol,转化量为x mol,容器体积为V L, 则达平衡时,A、B为(mx) mol,D为2x mol,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0、 15.(2019安庆高二检测)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的CO(g)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 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1.200.60 T10.80 t2 0.20 B.若8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和0.40 mol H2(g),则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
21、(g)和1.20 mol H2O(g),达到平衡时n(CO2)0.4 mol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A.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CO(g)与H2O(g)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充入0.60 mol CO(g)和 1.20 mol H2O与充入1.20 mol CO(g)和0.60 mol H2O(g)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相 同,t1 min时,n(CO)0.80 mol,n(H2O)0.60 mol0.40 mol0.20 mol, t2 mi
22、n时,n(H2O)0.20 mol,说明t1 min时反应已经过到平衡状态,根据 化学方程式可知,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D项正确。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6.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 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已知反应CH4(g)2H2O(g) CO2(g)4H2(g), 在t 时的平衡常数Kp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 B.升高温度,若Kp增大,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Kp减小 101112141315 16171819
23、20 21 22 解析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知,Kp应为生成物压强幂之积与反应物压强幂 之积的比值,A项错误; 升高温度,若Kp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 Kp只与温度有关,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 Kp不变,C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 2 2 22 1 2 42 (H )(CO ) (CH )(H O) pp pp 1 2 1 2 a 17.对于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 体积分数(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下随时间(t)的
24、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3456789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 分数将增大 B.该反应的H0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所以不能使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A 项错误;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可知T2T1,p2p1,则温 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 压强由p1增大到p2,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 动,
25、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即nef,C项错误; A为固体,增大A的量不能改变A的浓度,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D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A.温度:T1T2 B.平衡常数:K(a)K(b)K(c) C.反应速率:vbva D.当M69 gmol1时,n(NO2)n(N2O4)11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已知m总不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总 增大,故M减小,由图可知T1T2,A项错误; 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
26、度越高,平衡常数越 大,则K(a)K(c)K(b),B项错误; 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vbva,C项错误;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0分)(2019山西长治二中月考)某温度时, 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 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23456789 解析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 物,Z为生成物,且n(X)n(Y)n(Z)0.3 mol
27、0.1 mol0.2 mol 3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v(Z)_。 0.05 molL1min1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压强是开始时的_倍。 0.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达到平 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 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
28、为_(填“放热” 或“吸热”)反应。 放热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4)上述反应在t1t6内反应速率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每一时刻均改变 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在t1时增大了压强 B.在t3时加入催化剂 C.在t4时降低了温度 D.t2t3时X的转化率最高 123456789 B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C项,在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由 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
29、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应该是正、 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错误; D项,由图像可知,在t1时改变条件平衡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在t3 时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在t4时改变条件平衡逆向移 动,X的转化率减小,所以在t0t1时X的转化率最高,错误。 解析A项,在t1时,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 率增大,说明t1时增大了生成物浓度,错误; B项,X、Y、Z均为气体,3XY 2Z为不等体 积的可逆反应,在t3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 同的倍数,说明在t3时加入催化剂,正确; 20.(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
30、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123456789 实验 序号 实验温 度/K 有关物质溶液颜色 褪至无色 所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H2O V/mLc/molL1V/mLc/molL1V/mL A29320.0240.10t1 BT120.0230.1V18 C31320.02V20.11t2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其中V1_、T1_;通过实验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 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2_。 浓度 1293B、C 3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
31、1 22 123456789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浓度、温度的变化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探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确保影响 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相同。 A、B两组实验中,c(H2C2O4)不同,故温度应相同,T1293; 为使A、B两组实验中c(KMnO4)相同,则溶液总体积均为6 mL,V11; C组实验中温度与另外两组不同,加水量与B组相同,故通过B、C组实验 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23。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123456789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32、,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08 s 内,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 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 8.3104 molL1s1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3)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 程中n(Mn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并认为造 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 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作用,则该作用是 _,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_(填粒子符号)。 123456789 催化作用Mn2 解析由图像知,反应过程中出现了反应速率突然快速增加的现象,这 表明反应中生成的某种粒子
3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结合反应前后溶液中 粒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粒子最可能是Mn2。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1.(11分)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径,对化学工业技术 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92.2 kJmol1。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得到, H2可用甲烷或焦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得。 (1)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两种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在某 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c(H2)9.00 molL1,c(N2) 3.00 molL1,c(NH3)
34、4.00 molL1,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 123456789 7.32103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 A.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C.图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D.图可能是同温同压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催化剂性能12 123456789 D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35、22 解析压强越大,(NH3)越大,A错误; 改变压强,(NH3)改变,B错误; 温度越高,(NH3)越小,C错误; 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移动,D正确。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3)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C即产生水煤气,化学方程式为C(s) H2O(g)=H2(g)CO(g)H131.3 kJmol1,S133.7 Jmol1K1。 该反应在常温(298 K)下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123456789 不能 解析T298 K时,HTS131.3 kJmol1298 K0.133 7 kJmol1
36、K1 91.46 kJmol10,所以反应在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2.(13分)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和 0.2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196 kJmol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
37、的生成速率相等 123456789 bde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解析a项,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 比相等,和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没关系,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b项,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这是一个恒容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气 体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压强不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化学反应达到了 化学平衡状态; c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这是一个恒容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反 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则气体质量恒定,气体密度恒定,所以不能作为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d项,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38、说明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e项,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 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123456789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2)SO2的转化率为_。 123456789 90% 解析向容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和0.2 mol O2,根据 反应有: 2SO2(g)O2(g) 2SO3(g) 起始量/mol 0.4 0.2 0 改变量/mol 2x x 2x 平衡量/mol 0.42x 0.2x 2x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
39、热量为_。 123456789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 35.28 kJ 20 250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 (3)如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123456789 温度关系:T1_T2(填“”“”或“”, 下同)。 平衡常数关系:KA_KB,KA_KD。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体积 分数增大,则可得到温度关系:T1T2;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有关,温度 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KAK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KAKD。 101112141315 161718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