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专题提升练 (二 ) 论述类文本阅读 (B 卷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3 题。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导学号: 35900002】 “ 微 ” 视角下的 “ 大 ” 能量 彭 榕 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 , 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也有学者认为 , 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由此可见 , 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 ,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 (非全面也非客观 ), 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 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
2、, 只是未经证实的一 种舆论形态。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 , 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 , 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 , 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 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社会底层 , 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 ,他们很少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 , 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 , 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性而为 , 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 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 , 且往往以弱者面孔出现。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 , “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 , “ 屌 丝”声讨“二代”、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 多网民的回应与关注
3、, 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微博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 , 粉丝接收信息 ,并进行下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 , 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 播的现象。这种基于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一旦产生 , 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 , 大量的 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此时 , 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
4、或半信半疑 , 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 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 , 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例如 , 在“抢盐风波”中 , 网络传播盐要涨价或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 , 大批民众便涌到街头抢购 , 抢购行为也似乎印证了谣言的内容 ,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抢购风潮。在谣言的传播过程 中 , 一旦有公众将传闻付诸行动 , 必然会引发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 , 难免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多属于个体行为 , 受信息发布者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影响 , 多加入了发布者个人的理解 , 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此外 , 在微博发布信息的过程中 , 不可否认有个别博主不
5、经过求证 , 就将道听途说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去 , 甚至个别怀有不良用心的博主歪曲客观事实来发布微博信息。在此 , 需特别指出的是 , 微博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 影响力大的博主发布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并引发二次传播。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 的吸引力时 , 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节选自人民论坛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A 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 , 符合事实 。微博则明显不同 , 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 , 也有人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 B. 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
6、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 , 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 C 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 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稍加过虑筛选,他们就进行了下一轮次传播。 D 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 , 网络谣言主要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博主发布的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 , 并引发了再次传播。 D A 项 , 根据原文 “ 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 ” 可知 , 该项曲解原意 , “ 并非都经过求证 ” , 说明有些信息经过了求证; “ 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 ” 错误。 B 项 , “ 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 ” 错误
7、, 微博只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之一。 C 项 , “ 稍加过虑筛选 ” 有误 , 原文的表述是 “ 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 ”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围绕着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危害 , 逐层深入地展开 , 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B 第四段中 , 作者列举 “ 抢盐风波 ” 一事 , 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 “ 爆发力 ” 。 C 文章第二、三段从客观事实出发 , 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谣言得以快速传播的 深层次原因。 D 文章最后指出微博发布受发布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 , 直接决定了发布 内容的真伪,当发布的信息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时,网络谣言必定发生。 B B
8、项 , 是为了论证 “ 谣言有二次传播的 爆发力 ” 错 , 是为了论证谣言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 “ 爆炸式 ” 的扩散。 3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表达的立场与观点 , 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网络谣言 , 其实这些谣言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与事实真相相 悖。 B 绝大部分微博博主之所以发布信息率性 , 是因为他们来自于社会底层 , 很少带有预设立场与功利性 , 缺少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 C 网民传播谣言信息 , 一些民众出于不同目的相信和半信半疑 , 民众采取行动来印证着谣言 , 谣言在更大范围传播 , 从而酿成公共危
9、机事件。 D 微博发布信息大多数属于个体行为 , 一般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主要与信息发布者的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相关。 C 根据原文 “ 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 ”可知 , C 项混淆关系 , “ 出于不同目的相信和半信半疑 ” 错误 , 不是并列关系 , 应该是选择关系。 二、 (2018 江淮十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4 6 题。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导学号: 35900003】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 同时 , 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
10、险日益增多的时 代。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 , 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 , 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 , 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 , 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 , 人类利 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 , 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 , 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 获得超额利润 , 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 , 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 并导
11、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 ,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 , 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 , 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 共。“命运”一词 ,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 , 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 , 在经济上 , 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 扩散 , 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 ,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 , 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 , 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 , 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 , 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 , 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
12、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 , 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 , 才能共同发 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 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 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求建立共商共 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 , 在经济上 ,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利益共享 , 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 , 而不是以邻为壑 ,搞贸易保护主义 , 画地为牢 , 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 既要做大蛋糕 , 更要分
13、好蛋糕 , 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 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 , 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 , 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 , 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 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 , 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 , 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 , 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 , 人类整体的
14、生存、发 展、安全和健康。 (选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 , 2017 年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习主席提出了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主张 , 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 B 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C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 D A 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