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1677950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授课老师:张沁岚 1 Email: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安排 l 授课时间:周一,9-10节 l 课程属性:选修课 l 考核方式:考勤 10%、平时成绩40%(课堂表现、课 后作业、文献阅读、小组作业等)、期末考试50%。 2 公共邮箱 l 邮箱: l 密码:econ123 3 教材及参考书籍 l 教材: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久文、 叶裕民主编,2010 l 参考书籍参考书籍: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陈秀山、张可

2、云主编,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 课程简介 思考:提到区域经济学,你们首先想到什么? 5 课程简介 思考:已经学习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何还要学 习区域经济学? 6 课程简介:“区域经济学”关注的主题 7 “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结合的产物。运用经 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 l 关注区位选择 l 关注空间不平衡 l 关注集聚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特征 8 年份年份19781978198619861990199019941994199819982001200120092009 东部50.351.1

3、51.455.856.062.757.9 中部29.129.128.225.726.220.223.6 西部20.619.820.418.517.817.119.5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课程简介:“区域经济学”的产生的历史 背景 经济背景: l 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 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日本 的表、里差异,英格兰与苏 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 l 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美国 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不 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 政治背景: l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 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 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 l 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 9

4、经常提到的中 国区域经济热 点问题 l 区域增长:从东高西低到东低西高 l 产业地理分布:从沿海化到产业转移 l 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持续扩大 l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l 10 区域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l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11 第一章 导论 l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l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l 第三节 学科发展历程 l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1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l什么是区域? l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l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 13 如何定义区域? l给区域下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非常困难,地表的任何 一个部分都可以称为一个区域。 l区域的范围可

5、大可小,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区域划分 带有极大随意性。 l区域范围可以大到省市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组合,小到 一个居民点或工厂。 14 其他学科如何定义区域? l自然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按其地表单元的 自然地理特征,可分为沙漠地带,冰原地带等。 l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 来划分,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市,县界重合。 l社会学:把区域看作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 的人类社会聚落,可以超越国界和行政边界。 15 思考:现代经济学是如何定义区域的? l 现代经济学甚至没有对区域进行定义 l why? 16 区域经济学如何定义区域? l 孙久文: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

6、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 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空间范围。 l包括三大类 全国国土:省、市、自治区等。 一定范围内特定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 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欧盟、东盟等。 17 对区域的进一步解释 l区域的本质是空间 l每个空间都被赋予了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 l每个空间的环境、资源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 一个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空间范围。 18 长三角地区 l 中国第一大经济区,包括上 海、苏南、浙北的广大地区。 l 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 约1亿(2013年)。 l 汇集了金融、贸易、机械、 电子、教育、科技、文化等雄 厚实力。 19 珠三角地区 l 包

7、括9个城市:2个副省级城市与7个 地级市,同时与港、澳保持密切联系。 l 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5600万人口。 GDP总量占广东省80%左右。 l 改革开放先行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 造和出口基地,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 地区之一。 l 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等企业群和 产业群。 20 京津冀地区 l 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省 会石家庄和7个地级市。面积约 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700万。 l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 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 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 21 三大城市群主要指标对比(,2012) 国土面积国土面积总人口总人口GDPGDP人均人均 GDPGDP (万元)

8、万元) GDPGDP增增 速速 京津冀1.96.410.05.998.7 长三角1.27.617.48.728.9 珠三角0.64.29.28.448.1 2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得出。 对区域的进一步解释 区域经济学中空间概念是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统一体。 23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首先思考:什么是经济学? l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学问? l最优化的学问? l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24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l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学问 l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学问 l在哪里生产的学问 l胡佛:传统经济学在试图解释“何事为何以及应该如何” 方面很成功,但是却忽略了“何地”

9、问题。 25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l 孙久文:教材p.9 l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 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优势,所处地位,以及承担的功能。 2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1. 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l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27 2.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Ch. 1)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 Ch. 2-5) 第三部分 区际关系( Ch. 6-7) 第四部分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Ch. 8-11

10、) 第五部分 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Ch. 12-14) 第六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展望(Ch. 15) 28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的第一来源) l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 互关系的学科。 29 缘何强调经济地理学?二者的异同? l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圈层(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理圈层的关系。 l 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 l 两学科都强调空间的概念,考虑经济过程与空间的联系。均与 地理学和经济学关系密切。 30 31 经济学经济学 地理学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独有区域经济学独有 经济地理学独有经济地理学独有 两学科

11、共有两学科共有 经济学强调: 要素的最优化 专业化与分工 地理学强调: 人地协调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 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 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区域专业化、 产业集聚等 两个学科的主要区别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学科属性 具有自然科学倾向。 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社会科学。 对区位的 认识 事物占有的场所,含 有位置、布局、分布、 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 义。 “经济区位”。更多强调空间位置所 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往往描述为距 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惠地点的不同位置 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 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理论基础 强调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理论。 侧重区位论和贸易

12、理论。 32 二. 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的第二来源) 区位论研究什么? l 正确的区位选择 廖什:“对我们来说,事物存在的时间是一定的,但我们却 可能动地选择它所在的地点” l 最优空间结构 一定区域范围内各有关要素的最佳区位所构成的关系 33 1. 1. 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 l 农业区位论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 l 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韦伯 l 运输区位论 美国空间经济学家胡佛 特点: 从单一的企业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34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l Thunen,区位理论的鼻祖。 l 182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 济的关系 35 理论形成背景 l 1)背景:

13、在自给性农业转向专业型农业时代,探索合理农业的 生产方式。 l2)杜能认为,在土地肥沃程度相等条件下,农场距离都市远近 不同,农业经营方式也不同,农业收益就有差别。 l 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6 假设条件 l1. 孤立国四周为荒地,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必须供应全境一 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l 2. 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完全一致; l 3. 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与 运输距离成正比; l4. 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 工资、利息固定不变。 37 杜能圈理论含义 l 1. 农地

14、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 然特性,更重要的是距离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远近。 l 2. 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利润利润=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成本+ +运费运费) ) 即:即: P = V - (E + T)P = V - (E + T) 38 利 润 39 杜能圈农业布局六层次 1. 自由农作圈,鲜菜、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2. 林业圈,生产木材,供城市做饭、取暖、建筑和 家具。 3. 轮作农作圈,生产谷物和饲料作物,轮作以解决 肥料不足问题。 4. 谷草农作圈,该圈面积大,生产谷物和牧草。 5. 三圃农

15、作圈,谷物牧草休闲三圃制,供应城 市经过加工的畜产品(鸡蛋)和少量谷物。 6. 畜牧圈,纯牧区 。 逆杜能圈 l 辛克莱 (Sinclair),美国,1967。 l 城市蔓延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 l 在不断扩张的大都市边缘,土地集 约程度的空间部分与杜能圈相反。 l 城市边缘地带农民,预期土地将转 为都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越少;远 离城市的农地,集约度高。 40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l Alfred Weber, 1909 ,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l 背景: 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产业革命,人口向 大城市集中。 l 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 41 理论结构 l 中

16、心思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 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l 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 要有: 运输成本 劳力成本 集聚和分散 42 第一阶段:仅考虑运费因子 假设条件 l1. 均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 l 2. 只研究一种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 l 3. 原料地、燃料地与市场已知; l 4. 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43 第一阶段:仅考虑运费因子 44 原料产地、 燃料产地与 商品销售地 分别位于三 角形顶点, 求最优企业 位置。 区位多边形区位多边形 (存在多个原料和燃料地)(存在多个原料和燃料地) 区位三角形区位三角形

17、(仅有一个原料地和燃料地)(仅有一个原料地和燃料地) 燃料产地燃料产地 单位产品总运费的计算公式: 45 F单位产品总运费 f 运费率 单位产品耗费的第i种原料或燃料的重量 第i种原料或燃料的运输距离 产品运输距离 对原料的分类 46 l 广布原料 (广泛分布) l 地方原料 (只分布在某些地方) 原料原料 l 地方纯原料 (原料重量全部转至成品) l 地方失重原料 (原料重量部分转至成品) 如何布局? l MI1,工业为原料地指向,(水泥、造纸、面粉、葡萄酒) l MI1,消费地(市场)指向,(啤酒、酱油) l MI=1,可灵活布局,(石油精制、医疗器械) 47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

18、的地方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 第二阶段:加入劳动费用因子 l 劳动费用同样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l 对劳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 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劳动费用的最低点同样会影响工业区 位选择。 劳动费用指数=劳动费用/制成品重量 l 劳动指数越大,通过节约劳动费用来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性越大。 48 第三阶段:加入聚集效益因子 l 由聚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 49 1.工厂规模扩大带来的利益增长; 2.外部经济效益:由生产或分配上有密切联系,或在布局 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 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增加的效

19、益。 3)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 l 1931,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 ;1948,经济活动 的区位。 l 主要观点:运输距离、运输方向、运输量以及其他交通 运输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变化。 l 修正了韦伯理论中运费与距离成比例的基本图形。 50 运费结构和运输方式 l 运费结构 线路运输费用:线路维修,管理,运输工具磨损,动 力消耗,保险和工人工资等,费用与距离有关。 站场费用:装卸,仓库,码头,管理经营机构和保养 等,费用与距离无关。 l 运输方式:水运、铁路、公路、空运,单位重量的货物 运费不同。 51 该理论的应用 l 1.应用运费递减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

20、 l 2.运输布局尽量避免转运。 l 3.发展集装箱运输以降低站场费用。 52 2. 现代区位理论 l 中心地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 l 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 53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市场区 位论的转化。 1)市场区位论 l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 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 位。随着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在考虑生产成本与 运费的同时,还需考虑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结构的合 理安排。 54 l 1933,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 l目的:探索和揭示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即决定城 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 2)中心地理论 55 三. 现

21、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l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l 创始人之一,艾萨德,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最大贡献:设计出分析和应用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 学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学的转变。 l 埃德加胡佛提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旧)基石 l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l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 l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56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57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l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 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 体系。 Title in here 区域发 展理论 区域政 策理论 Title in here 区域关 系理论 理论理论 体系体系 二. 现代

22、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58 l 新经济地理学派 l 新制度学派 l 区域管理学派 三大流派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59 l 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藤田等 l 形成时间:上世纪90年代 l 理论基石: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 l 基于以上三个(新)基石,设计出 “中心外围模型 ”。 2. 新制度学派 60 l 研究中心 (区域政策问题) 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分析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l 研究内容 1) 通过政府干预使生产实现空间转移 2) 产业和部门规划 3) 缩小区域差异 3. 区域管理学派 61 l 产生背景产生背景 上世纪50-60年代。落后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发达地区,而发 达地区的产业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阻。仅 有政策和规划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对区域进行管理。 l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 2) 人口管理 3) 环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区域经济学:第1章-导论.pptx)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