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1678954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班级班级考号考号姓名姓名总分总分 (一)(一)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 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 鹤氅( chn

2、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 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 冈新建小竹楼记 ,有删节)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求: 2居庙堂 之高则优其民庙堂: 3不可具 状具: 公退之暇,被 鹤氅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后天下之乐而而 乐 烟云竹树而而 已 B. 以以 其价廉而工省也 不以以 物喜,不以以 己悲 C处江湖之之 远竹工破之之 D然然 则何时而乐耶子声丁丁然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焚香默坐,消遣世

3、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5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 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 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7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除 了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作家写的楼的作品?请写出有

4、关作家作品及主要诗句 (二)(二)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望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最,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 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 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丰乐亭记 ) 1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佳木秀秀 而繁阴。秀: 遂书以名名 其亭焉。 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时所写的丰乐亭记的最后部分,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写景不多, 其中写四时之景的语句是: 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 5文中说明人民能喜获丰收,过上安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6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三)(三)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亭以雨名,志喜也

6、。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 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 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3 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 乎?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 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

7、乐 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 【注释】 雨麦:雨做动词。天上落下麦子。占:占卜。有年:丰年。忭:bin,欢欣。 荐饥:连年不熟或麦禾皆不熟。 1、上面文字中,作者与百姓的喜与忧和岳阳楼记中作者的乐与忧有相同之处,但各自表 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却有不同,请写出你的理解。 2、上面文字和醉翁亭记中都有人们日常生活的描写,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 同之处。 (四)(四)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8、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上 ) 【注释】时: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季节。谨:严。这里指重视。庠序:古代的学校。 颁通“斑” 。 上面两组材料都是儒家先圣为我们描绘的美好而理想的社会蓝图,各自有怎样的侧重点? (五)(五)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9、,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 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 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见虎丘本色耳! (明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 ,有删改) 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10、。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月色人户户 木兰当户户 织 B然终不若不若 山空人静徐公不若不若 君之美也 C时闻闻 风铎隔簋竹,闻闻 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度 道不通,度度 已失期 4 2 下列句子中 “于” 字的用法和 “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 中的 “于”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4用斜线()为乙文中下句标出两处停顿。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

11、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6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六)(六)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 “此公欲来, 能相容否?”对曰: “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

12、纱、麻之属, 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 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 “子来或迟,则封 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渔人甚异异 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 (3)老人引引 杨氏入山()(4)迫迫 暮,与老人同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之 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之 大穴 B、以以 耕以以 蚕以以 塞忠谏之路也 C、杨氏谢而而 从之水落而而 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于 人也生于于

13、忧患 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5 4、阅读理解。 (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段按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 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2) 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 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 (七)(七)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4、蝉则 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与朱元思书 )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 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 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 游

15、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晚游六桥待月记(节选)) 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 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春: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作 响: 4梅花为寒所勒:勒: 5山岚设色色 之妙: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负势竞上上 ,互相轩邈横柯上上 蔽,在昼犹昏 B猿则百叫无绝绝 月景尤为清绝绝 C夹岸高山,皆皆 生寒树皆皆 在朝日始出 D梅花为为 寒所勒歌吹为为 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甲、乙

16、两文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 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6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八)(八)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 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 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17、曰: “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 ” 【乙】西湖游记一则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 湖。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 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释昭庆:寺名,在西湖东北岸上。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 (青黑色) 。如绫: 形容极细软平滑。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东阿王,三国时曹植,封东阿王,文学家。他作过一 篇洛神赋 ,写他从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洛河之神。 于是用大量华丽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

18、的爱慕之情。原作没有说是梦。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俱: 余拿一小船拿: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棹: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3甲文写道: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作者选择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 ,表现了他 什么样的心态? 4同是写西湖美景,甲乙两文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文作简要评析。 7 (九)(九)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

19、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 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 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 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 细微,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 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

20、。 【丙】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 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 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 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 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 )

21、 【注释】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下迨(di) 蔀(pu)屋下至小户人家。交衢间指路边。雷辊(n)电霍雷鸣电闪。布 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妍媸(ch) 美和丑。瓦釜比 喻粗俗的歌子。属(zh)而和(h)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竹肉 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甲文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三幅满井春色图,即_、_、_;乙文着重描绘 了西湖月下美景,即_之美。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波色乍乍 明乍: 汗出浃浃 背浃: 遂以以 箫从以: 霞轩乃乃 吹箫背月而行乃: 3翻译下列句子。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堤

22、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 4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髻鬟之始掠掠 也(梳掠)B风力虽尚劲劲 (猛,强有力) C得得 数十人而已(得到)D虎丘去城可可 七八里(大约) 8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于 时冰皮始解告之于于 帝B罍而歌歌 者一人缓拍而歌歌 C竟以以 歌喉相斗属予作文以以 记之D郊田之之 外齐国之之 美丽者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8文段理解。 (1)甲文写_景,以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

23、美景色; 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的热闹场面。 9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 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 。 (十)(十)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 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

24、,类合欢而蔓生,轇轇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 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 世。 (选自柳宗元的袁家渴记 ) 1.选文【甲】中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 选文【乙】中描写袁家渴的小山,作者选取的景物有_。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不见曦曦 月曦: 良良 多趣味良: 冬夏常蔚然然 蔚然: 永之人未尝未尝 游焉未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4.选文语句优美,令人回味无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要的赏析。 句子: 赏析: 9 5.

25、选文【乙】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一,试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谈谈你对“永之人 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这个句子的理解。 (十一)(十一)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 【乙】口技(节

26、选) 蒲松龄 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朮。参酌移时,即闻九姑 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 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 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 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1甲文用一个“_”字总领全文,乙文用一个“_”字作结。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众妙毕毕 备毕: 但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

27、反反 身入室反: 听之了了了了 可辨了了: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群讶以为真神。 4甲文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尽致?乙文中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 文中原句答) 甲文:_ 乙文:_ 5请根据选文内容续写下联。 上联:先辈著书谈口技 下联: _ 10 附: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1.求:探求。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具:全,都。被:通“披” ,披着。 2. B(A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 ,罢了,表语气。B 连词,因 为。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竹子。D代词,这样;助词,表状态) 3没 有这样的人

28、,我和谁一道呢?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 遇而安、自得其乐。5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 “刻苦自励”分不开的。6 忧国 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的思想,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的品德。 略, 言之成理即可。 7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 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王勃 滕王阁序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崔颢黄鹤楼 (二)1滋长 命名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 为快乐啊。

29、 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3掇幽芳而荫乔木、风 霜冰雪,刻露清秀。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又幸其民乐其 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5.幸生无事之时 6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7同:两文 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 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 以“风霜冰雪” “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 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 “也” ,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30、(三)1、 岳阳楼记中,作者因眼前景象变化、产生联想而忧乐, 喜雨亭记因天气变化, 由久旱不雨到连降甘霖而忧乐。或者岳阳楼记中作者借景抒情,其忧乐观表现得比较概括。 喜雨亭记中作者的忧乐因事而发,表现得具体、实在。2、官吏与百姓同欢乐。 (四) 【甲】侧 重于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乙】侧重于施行仁政的王道统治。或【甲】从天下为公的角度描绘了 人们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社会安静和谐的理想社会; 【乙】从物质保障、道德教化两方面提出了 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 (五)1D2A3.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 以静意对之 5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

31、影。6月色美好;幽静。 (六) 、1、 (1)觉得奇怪 (2)类 (3)拉,带领 (4)接近 2、C3、 (1)桃源中人看见了 渔人,竟然大吃一惊,就问他从哪里来。 (2) (在这儿)能享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些一点也不缺 少。4、 (1)行踪空间人物对话(2)第一问: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 农耕生活。第二问:不真实。这样的生活,只是表达了人民渴望过上平等、安宁、幸福的美好生 活的愿望,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七)1飞奔的马匹发出抑止,遏制安排、布置 2C 3(那些)治理政务的 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

32、中的僧人和游览 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 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5作 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 名利的思想。 (八)1全、都撑、划客居划船 2(湖边的树林)附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 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被满眼的美景陶醉了。 3选择此 时看雪,表现出作者淡淡的愁绪。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和不随流俗的 生活方式。 (意思近即可) 4略(示例:甲文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自然

33、,不事雕琢,却能 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 、 “一点” 、 “一芥” 、 “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 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乙文运用比喻,虚实结合,准确而生动 地描绘了西湖美景。选择一文作答即可) (九)1早春风光图郊原春游图 早春动物图“雾霭溟蒙”的朦胧凄清幽静 2初、始 湿遍带着于是 3高大的柳树耸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润湿,放眼望去是一片开 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堤上柳树浓密一片,因而显得黑 暗,没有柳树的地方才能看见月亮。 4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由于某些限制看不到它;只 11 有摆脱了这些限制,

34、不断扩大视野,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5C6B7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 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8 (1)春(初 春之、早春之) 自然游人聚饮斗歌 9。 面: “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 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点: “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 面: “中 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 点: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无得而 状。 ” 面: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 点一: “分曹部置,才三四辈。 ” 点二: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听者魂销。 ” (十)1

3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美石、岩洞、树、草 2.阳光真,实在茂盛的样子不 曾 3.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大概都是这样,我无法完全说出它们的样子。 4.略(示例:句子:纷红骇绿,蓊葧香气。赏析:用拟人手法写红花在纷乱翻动时感到惊骇,绿 叶在风中纷乱摆动时感到害怕,香气在风中弥漫开来) 5.表面上作者感叹面对美好的山水景物, 永州的人不会欣赏,实际上是感叹自己的杰出才华不被朝廷赏识,却被抛弃在边远地区,无法展 示自己的才华。 (十一) 1善 奇 2全、都只通“返” ,掉转清晰 3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 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众人听了很惊讶,以为真是 神仙。 4甲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口技者的表演刻画得淋漓尽致。 乙文: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5略(示例:后人研究乃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精选11组附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