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 【单元教学导语】【单元教学导语】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本单元人文主题为“ “劳动光荣劳动光荣” ”, 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 的人物通讯的人物通讯,一篇关于一篇关于“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的新闻评论的新闻评论,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 “劳动劳动 光荣光荣” ”的素养目标为的素养目标为 “ “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传承与发展劳动精 神神” ” ,深入体会,深入体
2、会 “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 的思想。所的思想。所 以,引导学生认识以,引导学生认识“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 ”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 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本单元属于本单元属于“ “实用性阅读与
3、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任务群任务群,要求学生要求学生“ “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 语文语文” ”。从文体要求上来说需要把握新闻的特点从文体要求上来说需要把握新闻的特点,如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如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理解事实与 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等;学会写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等;学会写 作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传媒类文体;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作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传媒类文体;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 头表达交流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发
4、展要求上来说,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头表达交流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上来说,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 质提升。质提升。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1.1.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2.阅读与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件、理解事实阅读与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件、理解事实 与观点的关系、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与观点的关系、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 3.3.关注社会事件,了解新闻
5、短评的特点,学会新闻短评写作。关注社会事件,了解新闻短评的特点,学会新闻短评写作。 4.4.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新闻传媒类表达与交流水平。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新闻传媒类表达与交流水平。 【单元教学设想】【单元教学设想】 1.1.注重时代性:自媒体盛行与多媒体广泛运用的时代,学习跨媒介表达,把当时注重时代性:自媒体盛行与多媒体广泛运用的时代,学习跨媒介表达,把当时 的社会生活与当下的时代发展联系起来,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的社会生活与当下的时代发展联系起来,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 2.2.注重文体特征: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有新闻通讯、新闻注重文体特征:本
6、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有新闻通讯、新闻 评论、古诗等文体,教学中增加了宣传语、解说词、拍摄文案等。抓住文体特征进行评论、古诗等文体,教学中增加了宣传语、解说词、拍摄文案等。抓住文体特征进行 针对性教学,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针对性教学,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3.3.注重实践性: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注重实践性: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 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4.4.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活动任务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探究、辩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活动
7、任务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探究、辩 证思考等,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证思考等,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本单元教学设计共五课】【本单元教学设计共五课】 第一课:千里眼第一课:千里眼确定对象事件典型(确定对象事件典型(2 2 课时)课时) 第二课:艺术眼第二课:艺术眼巧选角度细节动人(巧选角度细节动人(1 1 课时)课时) 第三课:黄金眼第三课:黄金眼直面事实立场鲜明(直面事实立场鲜明(2 2 课时)课时) 第四课:今眼第四课:今眼理性表达逻辑严密(理性表达逻辑严密(1 1 课时)课时) 第五课:古眼第五课:古眼颂赞劳动经典传承(颂赞劳动经典传承(1 1 课时)课时) 第六课:我眼第
8、六课:我眼立足真实辩证思考(立足真实辩证思考(2 2 课时)课时) 第二课:艺术眼第二课:艺术眼巧选角度细节动人巧选角度细节动人 小细节中的大境界小细节中的大境界 人物通讯之细节描写人物通讯之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描写手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2.借助人物话语,更加深入剖析人物心理,看到人物所彰显的时代精神。 3.试着抓住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细节刻画大人物【环节一】小细节刻画大人物 课前阅读卡片 报道人物: 职业: 文中的主人公与你印象中的该职业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 (一)细节描写展现人
9、物的个性形象 1.袁隆平: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 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眯起”“打量”“跨过”“走进”“蹲下”等动作描写;“出神地”神态描写, 展现了袁隆平扎根土地、实干、心系稻田的形象。 段 6,“拍去”“掖着”等动作描写展现他的认真、焦急;“屏气静神”“欣 喜”等神态描写,可见他有所发现时的紧张与开心。 “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可见袁隆平的坚持不懈、脚踏实地、 扎根土地 “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 14 天。” 对于环境的细节强调以及动作的描写,可见袁隆平不畏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 “
10、14 天”,时间的强调,亦体现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这 14 天之前可能有着千千万 万的 14 天。 小结:有着科学家基于事实、尊重事实不畏权威的科学探索精神;对真理温和而 坚定的捍卫;更有着深入稻田、扎根土地的踏实与朴素 2.张秉贵: 段 6:“拿起”“放到”“又拿出包好”“塞进”“包捆结实”;“立即征得 前面顾客的同意”“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可见其热心、细心、周到、体贴入微 “顾客看都不看张秉贵一眼,绷着脸从中间柜台向东头柜台”而“张秉贵一边 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可见张秉贵待顾客的热情 “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区参观访问”详细展现了张秉贵对工作的认真、有 上进心,刻苦钻研等 “同
11、时开动,抬头售货,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 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 还要扶着墙。”工作和下班后状态的对比,展现了张秉贵工作时极大的热情与专注, 也正是因此下班后方感疲惫与力不从心。 小结: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热情洋溢;不仅仅是售 卖糖果,更有着对顾客的人文关怀。 3.钟扬 “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 迈着长期痛风的腿, 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 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 钟 大胆。”针对肖像的细节描写可见钟扬的朴实以及对工作的认真。 “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
12、了钟扬 2017 年 6 月 24 日的工作安排:”“而他双 肩包里很多张小纸条显示出,他的工作依然很满”对时间争分夺秒的利用 小结:对种子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能深入大山收集标本亦乐意走进基层科普知识; 在人物通讯作品中不仅可以借助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性格, 还可通过环境、场景地细致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生动细节地刻画使得人物形象饱满 而真实。 【环节二】小细节彰显大时代【环节二】小细节彰显大时代 张秉贵与袁隆平都成功入选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由新华社组织编撰的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钟扬 2018 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入选 2018-2019
13、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结合他们的话语,谈谈不同时代的他们为何能感动中国,他们又分别彰显着怎样 的中国精神? 明确: 1.物质匮乏年代,袁隆平对梦想的追求也是富有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更是心怀 天下的仁厚 2.张秉贵认真负责,忠于岗位,为人民服务的忱挚热情。他亦是众多平凡普通人 民的代表在新时代的中国满怀希望地积极而认真地期待明天。 3.钟扬对梦想有着执着不懈地追求与探索,他朝着“改变人类命运”的终点,争 分夺秒地奋斗者,也在筑梦途中,以一己之力点亮、助推更多人的科学梦。 【环节三】小细节传达大情感【环节三】小细节传达大情感 任选其一,你将如何从细节的角度讲述 20 世纪 20 年代伊始这场战役中属于我们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