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设计: 齐读: 五柳先生传 先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 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空,晏如也。常著文
2、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 失,以此自终。失,以此自终。 赞赞曰:黔娄之妻有言: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不戚戚于贫贱,不 汲汲于富贵。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隐士情怀:隐士情怀: 隐士隐士(隐逸隐逸)文化: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 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 他是古代知识分子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的高洁人格体 现。现。 厌恶官场,蔑视权贵厌恶官场,
3、蔑视权贵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淡泊明志,闲适自在 保洁守志,固穷守节保洁守志,固穷守节 娱情诗酒,躬耕田园娱情诗酒,躬耕田园 知天乐命,不忘思忧知天乐命,不忘思忧 隐士文化的产生:起源隐士文化的产生:起源-庄子庄子 隐士和社会、山林和庙堂隐士和社会、山林和庙堂 仕进和隐逸的路上进进出出仕进和隐逸的路上进进出出 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 个人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对立起来个人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对立起来 个体感很强和原则性很强个体感很强和原则性很强 不愿与世俗同流不愿与世俗同流 孤独感孤独感 寻找属于自己的寻找属于自己的 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中最突出的特质是自由,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中最突出
4、的特质是自由,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追求的根本。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追求的根本。 精神家园精神家园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写作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写作 晋书晋书陶潜传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素简贵,不私 事上官。郡遣督邮事上官。郡遣督邮 至县,吏白应束带至县,吏白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吾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拳拳事乡里折腰,拳拳事乡里 小人邪小人邪! 义熙二年,义熙二年, 解印去县,乃赋解印去县,乃赋 归去来归去来。”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陶渊明(陶渊明(365-427365-427),晋宋时期),晋宋时期 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人。
5、名潜,一名江)人。名潜,一名渊明渊明,字,字 元亮元亮,别号,别号五柳先生五柳先生,私谥,私谥靖靖 节先生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 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大志济 于苍生于苍生”的志向。的志向。 句式散化,一般押韵。 两句一组,四句一节。 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 文体简介文体简介 千百年来,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受到人们 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归去来一篇一篇 而已。而已。”(东坡题跋东坡题跋卷一引)敬佩卷一引)敬佩 之情,无以复加。而之情,
6、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确确 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 作。作。 归归 去去 来来 兮兮 辞辞 题题 解解 思考:翻译序文,说出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思考:翻译序文,说出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也就是说自己 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 性不想做的事。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忍饥受冻固然严重, 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交病”,那比交冻可,那比交冻可 能
7、更难以忍受。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需要去奔丧。 4、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总结总结: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 “性本爱丘山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 官是官是“深愧平生之志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 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诵读:诵读: 1、一读、一读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 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
8、上面提到的字 词,理会文义;词,理会文义; 2、二读、二读概括地读,明确韵脚,分清概括地读,明确韵脚,分清 层次,理清各层次的大意;层次,理清各层次的大意; 3、三读、三读理清线索,体会感悟作者的理清线索,体会感悟作者的 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 4、四读、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 缓急;熟读成诵,琅琅上口。缓急;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梳理全梳理全辞的叙事脉络。辞的叙事脉络。 第一段:辞官第一段:辞官归途(思想斗争)。归途(思想斗争)。 第二段:抵家第二段:抵家室内生活室内生活涉园涉园外外 出(家庭生活)。出(家庭生活)。 第三段:纵
9、情山水(社会生活)。第三段:纵情山水(社会生活)。 第四段:安度余生(反思与感悟)。第四段:安度余生(反思与感悟)。 思考:思考: 陶渊明陶渊明想象自己从辞官回家一直到如何想象自己从辞官回家一直到如何 悠游生活,大家觉得他的情感是否也有一悠游生活,大家觉得他的情感是否也有一 个随之变化的过程呢个随之变化的过程呢?那这个情感线索又是那这个情感线索又是 怎样的怎样的? 情感线索情感线索 明确:明确: 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 庆幸之意。庆幸之意。 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 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也是
10、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 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旷达、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旷达、 悠然。悠然。 归纳:自责归纳:自责-自悔自悔-自觉自觉-自醒自醒 研读第研读第1段段 (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 “大济苍生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 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 难道是当官不好吗难道是当官不好吗?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 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 那么,辞中第一段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那
11、么,辞中第一段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 样的心愿样的心愿? 明确:明确:“田园将芜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心为形役”“”“悟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迷途未远,觉今迷途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是而昨非”。 谈谈你对这一段中谈谈你对这一段中“觉今是而昨非觉今是而昨非”一句的一句的 理解。理解。 昨日之昨日之“非非”,今天之,今天之“是是”,陶渊明,陶渊明 算是彻悟,一了百了。算是彻悟,一了百了。故一个故一个“觉觉”字,真字,真 有一种迷途知返的味道。有一种迷途知返的味道。陶渊明率性而行,陶渊明率性而行, 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做了千古的榜样,可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做了千古的榜样,可
12、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研读第研读第2段段 讨论三个问题:讨论三个问题: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1)“舟遥遥舟遥遥”“”“问征夫问征夫”“”“恨晨光恨晨光”,尤其一,尤其一 个个“恨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先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 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 “问征夫以前路,问征夫以前路
13、, 恨晨光之熹微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 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一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一 个个“恨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急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急 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是一派狂喜 之态之态。 (2)“载欣载奔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 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
14、来迎接, 但由但由“有酒盈樽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 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抚孤松而盘桓”,既,既 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引壶觞引壶觞” 到到“之易安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 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 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 然自得之然自得之情。情。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 禹锡禹锡陋室铭陋室铭中的中的“斯是陋室
15、,唯吾德斯是陋室,唯吾德 馨馨”异曲同工。异曲同工。 思考:思考: 从此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 隐士情怀?隐士情怀? 一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 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研读第研读第3、4段段 这这2段段中中, 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 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乐琴书以消忧;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与乡邻交往之乐 告余春及
16、,有事西畴;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一窈窕寻壑,崎岖一窈窕寻壑,崎岖 经丘。经丘。 思考:从此思考: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 情怀?情怀?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作者再一次表明 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中国士大夫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中国士大夫 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 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 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17、。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此段是转承段。从此段是转承段。从 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 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 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极力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 初进家门初进家门 居室之乐居室之乐 庭院之乐庭院之乐 户外之乐户外之乐 小结小结: 思考: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思考: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 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四段第四段结尾处两
18、结尾处两 句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已 见端倪,在见端倪,在第第5段段又有何表现又有何表现?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 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 伸张心志、何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伸张心志、何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 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 思考: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思考: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 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
19、据何在? “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富贵非 吾愿,帝乡不可期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通,从正反两方面,通 过想象,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过想象,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 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怀良辰以 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 清流而赋诗。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 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 清
20、流旁纵情赋诗。清流旁纵情赋诗。 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聊乘化以 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包含着悲观消极 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 问题的看法。问题的看法。 “兼济天下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 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 诗人,他的诗人,他的“济世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的确让人费解。文中 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 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情趣
21、,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 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 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 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 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 “猛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
22、,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 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 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 剧,即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忆忆 矣乎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 中饱受折磨。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
23、“自然自然”指人指人 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 扭曲,追求扭曲,追求“本我本我”“”“真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 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也我们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体味到济世不得的 痛苦与回归田园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无奈。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 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 完整的认识。完整的认识。 欧阳修曾有欧阳修曾有“
24、晋无文章,惟陶渊晋无文章,惟陶渊 明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的慨叹。那是因 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 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 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正如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正如 苏东坡所云: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 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这种“委心任去留委心任去留” 的任真自得之意,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的任真自得之意,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 一片净
25、土,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一片净土,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 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 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 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 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 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 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 而而平淡自然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 境地。境地。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自责自安自责自安归思归思 自安自得自安自得 归途之乐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出游之乐 乐天安命乐天安命 厌恶富贵厌恶富贵 (缘由)(缘由) (主旨)(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