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1765893 上传时间:2021-09-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能够感受作者描写的春景,体 会作者的情感。2.联读比读, 能够体悟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特点。 3.细读品读, 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能尝试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 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目标 1、 2。 三、教学方法:诵读、自主、合作 四、教学时数: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 课前布置学生积累摘抄写春的古诗和美句,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课文、 解决字词、学会做批注)(一)温故古诗,激情导

2、入同学们,人们都说 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桃红柳绿,自古以来有多少的文人 墨客为春天倾倒,留下千古绝唱的诗篇,让我们温故知新,背上几首。(学生背 诵春夜喜雨、春晓、春夜洛城闻笛。)感谢古人给我们留 下这么多宝贵文学财富,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同样面对春光,朱自清先生又是如 何触动他心灵深处那颗柔软的情弦,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春(出示课题) (二)满怀深情读春天1.PPT 显示朱自清个人资料。 2.学生放开声音带着 问题读课文。 PPT 显示: 1、 圈画标注字音字形。 2、 在春天里,作者怀着 怎样的心情写景。 3、 说说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画面。 (学生摆正身体自由 诵读课

3、文,教师巡视,教室里读书声琅琅) 师:小试身手,检查同学们的学习 成果。 (学生开火车读字音,同时伸出手指速记字形) 师:课文读完了,谁先 说说,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欢喜、愉悦、奋发向上。 师:说得真棒,那作者带着欢喜愉悦 描绘了哪些画面? 生: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教师板书) 师:文章 情景已把握,那文章写作顺序也顺其自然得清晰(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在 期盼中盼春,又在一副副画面中绘春,最后带着欢喜情不自禁赞春。 (学生通 过诵读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 ) 思路清晰说春天 1、 PPT 显示精 读 3-6 段绘春,解决问题,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每一幅图画都有各

4、自的特点,巧 用词语归纳(教师提出要求,同位快速讨论三分钟,举手抢答) 师:请同学们 珍惜你的抢答机会,开始,春天草特点? 生:草(嫩绿、生机、多、)花(繁 花、色彩缤纷。)风(温暖、柔和)雨(细密、绵绵小雨、长。)人(抖 擞、忙碌)(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竞争又合作着,说出的答案层出不穷,课堂 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用词简练,概括能力强,老师很欣慰,接下来老师考验 一下同学们有没有一双独具慧眼的眼睛。 2、PPT 显示: 火眼金晴找春草(两 处不一样的春草图,比较哪段好,哪里不同) 生:句子长短不一样。师 归纳:短句的使用使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要求学生齐读本段,教师点评: 声音洪亮、语言流

5、畅,但缺乏感情,并对语气、语味、轻重音的把握提出新要求。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逐一朗读并适当点评,举一反三) 3、 文章在淡淡的语言 透露出浓浓诗意,文章也可当作一首小诗读。 PPT 显示:吟咏诗歌读春花 (学 生同位互读,读准语气、语速、把握轻重音,师生共同探讨,在朗读的基础上感 悟春花的美、多、香。并归纳本段写作特点,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师: 春花固然美丽,春草呢? PPT 显示:比较阅读感春风 (学生齐读林斤澜的春风 图,感受它的猛烈,读出气势,并引导男女生分读朱自清的春风,感受别样的温 暖、柔和,朗读的声音此起彼伏) 师:温暖的春风像妈妈的手,这是人感官的 那一方面?还有哪些感官? 生

6、:触觉、听觉、嗅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环节学生们精 神饱满,在朗读中愉悦的感春、知春。总结收获,进一步熟知用心朗读的技巧) 四、美点寻踪品春天 师:文章景美语言更美,让我们细读课文品析语言。 PPT 显示: 1、我喜欢 段,因为 词生动形象的写了 ,所以我这样读 2、我喜欢 段,因为 句(修辞、句式、写法等角度)生动形象的写了 ,所以我这样读 (学生们小组合作,从不同词语、句子品析语言特点,进一步学会朗读, 在在基础上,从修辞角度积累知识,共同美点寻踪) 此环节,四人小组合作质 疑问难,陶冶学生情操。 五、乐观向上爱春天 PPT 显示:四副生机盎然的春图 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这一幅幅

7、美春图,大家有何感受? 生:春天太美了,对 自然的一切要热爱,任何时刻奋发向上。 师:同学们,即使心情苦闷, 看到美景面对生活,我们也会做到笑逐颜开勇往直前。 PPT 显示:请同学们怀 着热爱自然,对美好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背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此 环节,学生思想升华,主动深情的背诵课文,并和老师共吟小诗和春天上路, 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有更深的感悟。) 六、课堂小结 PPT 显示:四副细致工笔 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春,大家快乐吗?这都归功于我们的作者朱 自清先生,他像一位丹青高手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幅逼真的工笔画,老师也有一个 小礼物送给大家,请同学们拭目以待(画一朵春花)希望

8、你像她一样美丽而不妖 娆,有生机朝气,在你人生的大好春光中为自己画出那精彩绚烂的一笔。 板书 春朱自清风 花雨草绘春 人迎春赞春 复制 文字已复制 第二课 济南的冬天 大门中学 孙甜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 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反复诵读, 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 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 泼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 语设疑, 激发兴趣学过了朱自清的笔

9、下, 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 山清水秀, 草长莺飞, 百花争艳,那我们就来见识一下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他在济南的秋天里说: “上帝把 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 济南的冬天 ,看上帝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读 课文,培养语感1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 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 美。 2关于济南。 位于山东境内,南面为千佛山, ,东接佛懋山,西有马鞍山、四里山, 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 他们都是“小山” ,最高千佛山也只

10、 有 285 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 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城内多泉水,号称“泉城” 。 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 生注意教师语 感的把握。4学生 自由读。 (1)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响 (xing) 晴着 (zhu) 落宽敞 (chng)贮 (zh) 蓄澄 (chng) 清髻 (j)水藻(zo)狭(xi)窄空灵(2)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方法。如语 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等。 教师点拨:朗读课文时,脑海中要想 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整体把握,理清全文脉络教师提示阅读方法:粗读,把握基本 内容;细读,理解主题,揣摩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

11、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 1学 生默读,思考。(1)用一句话概述对全文的总体印象。 (可从不同 角度) 。 (2)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 (4)作者对景物怎 样描写? 2学生 合作讨论上面问题。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 南的山、水、城、雪等 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 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进行体会。 五、小结: 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知。我 们明确了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响 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导游活动,加深了我们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六、作业认真体会作者对这篇 文字的写作情感,你能读到什么? 复制 文字已复制 教学目标 评论1、浏览课文,感知文章结构,体悟作者情感。 2、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画 面美,感知雨的形象和特点。 3、研读课文,批注点评,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4、学习和 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 评论1、 感知雨的形象和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会学生使用批注法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3、学习和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 3 教学难 点 评论学习和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 4 教学过程4.1 一学时4.1.1 教学目标 评论 4.1.2 学时重点 评论4.1

13、.3 学时难点 评论4.1.4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欣赏雨的 画面,激情入课。 (配乐秋日私语 ) 评论(出示 PPT )展示四季雨景图,配乐秋日私语 。 导入:雨是一首诗,华丽的诗句书写着季节的心跳; 雨是一支歌,优美的旋律低回着绵绵的情意;雨是一幅画,明丽的色彩氤氲着自然美丽的容 颜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雨的四季 (出示 PPT ) (过渡语: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 (师出示 PPT )标出段序、生字词。在浏览的过程中标出段序、生字词,是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也 是我们学会欣赏,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 )活动 2【活动】二

1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评 论1、浏览课文,感知文章结构,体悟作者情感(生浏览课文) 要求:标出段序、生字 词。邈 mio,形声。义:遥远。彩棱 lng 镜穆棱 lng傻不棱 lng 登(过渡语: 请同学们把这些知识在书上做好批注。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师出示 PPT) 2、在结构上,作者是如何构思布局全文的呢?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 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领起下文;中间主体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一段一个中心,分别描绘 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形象;结尾第六至七自然段扣题,照应开头。层次非常清晰。 (过渡 语: 这种布局谋篇的方法非常适用于我们初学写作的同学们,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灵 活运

15、用。高明的作家总是能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刘湛秋就是这样一位高明 的作家,他的文章处处流露出诗的美感、诗的激情。 ) 3、体悟作者情感 (1)文中哪几个自 然段这种激情体现的最充分? 明确:1、6、7 自然段 (2)从抒情方式来说,这三个自然 段都属于什么抒情? 明确:直接抒情 (3)朗读: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进一步体悟诗人的情感。 (过渡语:在刚 才的朗读中,同学们可有什么发现或疑惑?) 明确:女字旁“她”更能突出雨“美”的特 点。第三人称“你” ,犹如面对面,亲切可感,便于直接抒情。 (4) 第三人称“你”的运 用,便于诗人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那文章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16、情感呢?(师出示 PPT ) 明确:文章抒发了诗人对雨的喜欢、爱恋和赞美之情。 朗读体味:读出这些情感喜 欢、爱恋!活动 3【活动】三、自读引导,批注引路评论(过渡语:接下来老师想 请同学们带着赏雨的喜悦朗读课文的第 2 自然段。试着从雨的特点、写法、修辞等角度进行 批注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 (出示 PPT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两个问题。 ) 1、这篇自读课文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两篇讲读课文 有什么不同? 明确:课文旁有旁批、课后有阅读提示 2、课文的旁批和课后的阅读提示对我 们阅读课文有什么帮助? 明确:帮助我们自主阅读、思考。 (过渡语:自读课文旁批的设 置,主要是为我们自主阅读时提

17、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课后的阅读提示则配 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 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关注课 文的旁批、课后的阅读提示,运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批注阅读。好,开始。 ) 3、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困难?下面老师引导大家来完成。(1) 这部分有直接写到春雨吗? 作者都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通过写春雨之后万物经春雨洗涤后的情态,来突出春雨的特点。 (2)春雨有些什么特点? 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 明确:美丽、娇媚、芳 甜、滋润万物 小结:是呀!春雨知时节,

1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过渡语:刚才我 们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批注阅读的呢?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突出春雨的特点的 呢?刚才,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从写法和雨的特点这两个角度对文章进行了 “疑问式批 注” 。同学们能试着从其他角度来批注吗?先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角度来批注阅读的。 ) 预 设: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了特别明亮的眼睛。 ”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了 “树” 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青黄、嫩叶萌发时生机 勃勃的景象。 小结: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对这个句子进行了“评析式批注” 。很 好!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

19、的眼泪还娇媚。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 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较,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平淡无奇的自 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 (3)一滴水珠尚且如此,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滋润下 的其它景物呢?一定更加美艳动人吧! 好, 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朗读这部分内 容。老师读前半部分,一位同学补充。谁来?老师的朗读和文章的内容略有不同,同学们可 要认真听喔。 “听,小草-;深吸一口气,呼吸-。 ”这又可以从哪个角 度来点评呢? (师生共读) 明确:这是从感官的角度来点评的。作者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调动听觉来 描写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调动味觉和嗅觉来描写

20、清新的空气。特别的生动形象。 (4)我喜欢春雨图,因为-,让我们一起饱含热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的最后一句话。 (师生齐读:真的,只有改变了姿容) (过渡语: (出示 PPT )这是老师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旁批、课后的阅读提示,以及自己的思考,运用在前两课学到 的鉴赏方法,在文中所做的批注。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批注。接下来我们 分组对课文第 3 至 5 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批注阅读。 我分一下工吧, 一组同学批注第三自然段 的内容,二组同学批注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三组同学批注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自己试 着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批注阅读。 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同座合作完成。 (出示 P

21、PT )活动 4【活动】四、自主阅读,批注欣赏评论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待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展示。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阅 读成果,建议大家阐述时先介绍自己批注阅读的角度。 。 ) (1)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知 夏雨的形象和特点。 预设:我是从雨的特点的角度进行批注的。我喜欢夏雨图,尤其喜 欢夏雨热烈、粗犷。 我是找关键词进行批注的。我喜欢夏雨图,尤其喜欢“花朵怒放着, 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怒放” 、 “鼓 着浆汁” 、 “争先恐后”等词语都是动态描写,分别刻画出花朵、树木、草叶在夏季生长的茂

22、盛,最后又总起来以“海绵”这一比喻作结,新鲜而贴切。 小结:你通过抓关键词语来“赏 析语言” ,并进行“评析式批注” 。很好!接着说。 我是从描写及感官的角度进行批注的。 我喜欢夏雨图,尤其喜欢“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 痒嗦嗦的。 ”像电影的特写镜头描写局部细节, 还诉诸触觉, 让原本寻常的雨滴也灵动起来。 小结:这位同学从描写及感官的角度来“赏析语言” ,对这个句子进行“评析式批注” 。也说 的很好。 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感知秋雨的 形象和特点。 预设:我是从雨的特点的角度进行批注的。我喜欢秋雨图,尤其喜欢秋雨 端庄而沉

23、静。 我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批注的。我喜欢秋雨图,尤其喜欢“当田野染上一 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 沉静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无生命的“秋雨”比作有性情的“妇 人”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端庄、沉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朗 读:这个适合谁来读? 我是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旁批提出的问题进行批注的。师:你是带 着问题对内容进行的 “疑问式批注” 。我喜欢秋雨图,尤其喜欢“秋雨端庄、沉静,使人静 谧、 使人怀想、 使人动情, 能让人们在劳累了一个春夏, 收获已在大门口的时候安静的沉思, 让人感到高邈、深远

24、,能纯净我们的灵魂。 ” 引导学生思考:有说“秋风秋雨秋煞人” , “秋寒带雨苦为情”,“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 雨助凄凉” 而诗人笔下的秋雨却像一个端庄、 沉静的少妇, 深邃而成熟, 流淌着沉思之美。 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小结: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人生境遇不同,赏雨的 感受也就各异。 而作者怀着一颗通达乐观的心, 因此在雨中看到的都是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 丽。 (3)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知冬雨的形象和特点。 预设:我是从雨的特点的角 度进行批注的。我最喜欢冬雨图,尤其喜欢冬雨自然、平静。 我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语言”进行批注的。我喜欢冬雨图,尤其喜欢“这时候,雨已经化

25、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 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雨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冬雨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小结:说到雪花我不禁想到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花的诗句,师生齐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 我是从写法的角度进行批注的。我喜欢冬雨图,因为这部分开头写到“也许,到 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后面则写到“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 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 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 这是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写人们会讨厌雨,冷冽 、

26、 刺激 、 干涩而苦等词语也表达的是负面的感受;后面却写冬雨的美妙,给人一种湿润、柔和、 温暖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过渡语:文中值得仔细品味的内 容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品味了。 ) 活动 5【活动】五、小结课文,归纳方法评论1、小结课文 潺潺雨声中,杜甫听出了 润物无声的喜悦, ,陆游听出了铁马冰河的豪情,刘湛秋却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美丽:春雨美 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生命和自然总是相生相融的:初生 的喜悦,青春的热情,成熟的智慧,晚景的真淳。走过雨的四季,走过生命的四季,只要我 们怀着一颗通达乐观的心,美丽的雨就飘落在生命的大地

27、上。 2、归纳方法 今天,我们还 一起尝试了“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进行批注阅读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雨的四季 ,的学习过程: (出示 PPT)在浏览的 过程中标出段序、生字词、好的词句。探讨文章的结构;这是从知识层面进行的知识性批 注。体悟作者情感;这是从情感角度进行的体悟式批注。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阅读;这 是从内容的角度进行的批注。 本文描写了四季的雨的形象和特点。 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又是如何来突出四季的雨的特点的呢?我们从“雨的特点” 、 “写法”入手进行了“疑问 式批注” ;此外,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处处流露出诗的美感。我们还从“

28、赏析语言”的角度 进行了“评析式批注” 。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 。老师希望大家今后阅读的时候,也能 做到随文批注、点评,浸入文章的字里行间。活动 6【作业】六、批注阅读,拓展运用评 论课后请同学们运用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批注阅读的方法, 完成本月的名著阅读计划 朝花 夕拾的阅读。届时,我们将对同学们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评比。 活动 7【讲授】板书设计 评论雨的四季刘湛秋春雨美丽 娇媚夏雨热烈粗犷喜爱 秋雨安静沉思赞美 冬雨自 然平静【板书的主体内容与课题、作者对应,以四季的雨的特点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主 体呈现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一目了然。 】 复制 文字已复制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2016

29、2017 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讲学稿1 低吟 浅唱感诗意起承转合有章法 次北固山下讲学稿主备人:彭家芳 审核人:郭兆雨 时间: 2016-10-13班级: 姓名: 成绩:批改形式:老师改组长改同桌改自 己改学习目标:反复吟诵,感知诗意。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基本章 法。 学习重点:吟诵诗歌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根据 诗的平仄规律,吟诵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课堂上采用诵读、 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基本章法。 资料助读: 有关吟诵 吟诵, 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 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

30、的 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 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 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 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 活态。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 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规则(初级) : 1.平长仄短。此指格律诗文的音步所在,即 二、四、六字(词中一字逗当不计)中的平声长。此外平声韵脚当长。其余的字,原则上都 是短的。2.依字行腔。中国所有的传统音乐都称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诵最严。吟诵力 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

31、最清楚,所以与字音最贴近。因此,吟诵调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结 构,易学易记。3.文读语音。吟诵是必须文读的,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南方 方言各有文读语音系统。北方也有,而又以入声字的处理最为突出。综合以往的情况,可知 当代的新吟诵, 也须文读。 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 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 押韵的字要尽量按平水韵发音,不可不使押韵。平仄不可混,如看、叹等字,要吟平声。其 余如车读如驹等,因与吟诵调关系不大,似可不必太严。符合此三条要求的,方为吟 诵。掌握此方法的人,可以吟诵任何作品。 律诗的基本章法“起承转合” 起、承、 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

32、句,即起事,或交代事情的起 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首联)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 (颔联) “转”就是转句,表明 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 的转换。 (颈联)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20162017 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讲学稿2“合” 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尾联) 学 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反复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查 阅课外资料,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近体诗包括 和 。律诗共有 句,按照字数的多少分

33、为 言和言; 、 、 、 句需要押韵;律诗共分为四联:一、二两句称为 联;三、四两句称为 联;五六两句称为 联;七、八两句称为 联;颔联和颈联是对仗句。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 诗。请仔细阅读本课基础训练的“常识介绍”部分,然后将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代诗人 , 人。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在外或在外任官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 之思。本诗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 由楚入吴, 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时, 触景生情, 有感而作的。 仔细阅读课下注释,解释词语并写出诗意。解释词语次:客路: 潮平:风正:悬:生:残夜:入:乡 书 :归 雁 : 根 据 自 己 的 理 解 和 想 象 说

34、 说 诗 的 大 意 。 二 、 学 习 研 讨 吟 诵 诗 歌 , 感 知 诗 意 。次 北 固 山 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探究律 诗的章法,体味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学习律诗“起承转合”的基本章法。小 组合作探究次北固山下的“起承转合” ,体味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起: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20162017 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讲学稿3 承: 转: 合: 三、巩固延伸根据登岳阳楼的平仄规律,吟诵诗歌。登岳阳 楼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

35、上岳阳楼。 平 平 平 仄 仄仄 仄 仄 平 平吴 楚 东 南 坼 , 乾 坤 日 夜 浮 。 仄 仄 平 平 仄平 平 仄 仄 平亲 朋 无 一 字 , 老 病 有 孤 舟 。 平 平 平 仄 仄仄 仄 仄 平 平戎 马 关 山 北 , 凭 轩 涕 泗 流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自主学习登岳阳楼 “起承转合”的结构之法。 四、 课后作业反复吟诵并背诵两诗。 课后搜集一首律诗, 并分析此诗 “起承转合” 的基本章法。【学习心得】 复制 文字已复制 1 观沧海教学设计东山中学 周静 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 有关知识。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3、品味语言,体味诗 词的意境

36、。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 点和难点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2、准备多 媒体教学。教学设计观沧海 曹操1、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 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 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作一个简单的名义调查)评价一个人物,历 史和文学两种角度是不同的, 前者更注重客观性, 后者强调艺术性, 加上不同时代不同个体, 出现对立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

37、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以客观为准。 今天, 我们先来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PPT: 曹操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 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 汉献帝到都许昌, 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 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 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 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

38、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 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 、 兵书接要等书。善 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 观沧海 、 龟虽寿 、 短歌行和蒿里行 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 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后人对其评价,尤 其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与历史颇有出入。 2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 。乐府, 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

39、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 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 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 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 的。 大战之前, 身为主帅的曹操, 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2、 朗读课 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扫清文字障碍, 教师正音。学 生个人配乐朗读。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请学生翻 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 声音 PPT:参考译文东行登上碣

40、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 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 各种草长得很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 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4、研读课文 学生带 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PPT:问题组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 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参考: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

41、陈其事, “观”字 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 的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 6 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参考: “水何 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海水 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 “树 木丛生,百草丰茂” ,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洪” ,大的意思。 这 3 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

42、显示了大海 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这一层 6 句诗, 结构非常严密, 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第三层( “日 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 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研读 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 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 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 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 果再以优

43、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 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 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 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 品。5、小结: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 一天下的宏伟抱负。基调苍凉慷慨, 历来被视为 “建安风骨” 的代表作。6、 拓展与延伸 (1) 曹操的历史评价陈寿:

44、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 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 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矣。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 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 许 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魏书 (2)对比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论 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又别有一番风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

45、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沧海桑田,当 时光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又一位雄才大略的伟人议古论今,激情满怀。当时,毛泽东和彭 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 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 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此情 此景,与曹操的观沧海何其相似!不同的时代际遇

46、,同样的诗人情怀。 而同是诗人, 登峰造极的李白,又演绎了另一种人生,且看他的月下独酌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 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样的醉生梦死,造成了他抱月而逝的结局。 纯粹的诗人往往拘泥于个人情绪, 像曹操、 毛泽东这样, 真正关注现实世界, 投身改造世界, 才能把人生过成一首诗。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欣赏诗歌之美;又要俯瞰大 地,胸怀天下之广,用我们的青春热血,书写新时代奋斗的诗篇!7、作业 (1) 背诵并 抄写和翻译全诗。 (2) 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

47、诵。 (3) 预习下面 4 首古诗词。 复制 文字已复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主题学习”表现手法鉴赏课一曲小令意万重 天净沙秋思诗歌赏析指导教学设计山东省潍坊市第五中学 李真 【课前延伸】 1.学生广泛搜集关于秋和思乡的诗句。 2课前认真阅读主题阅读材料, 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第一册 四季如歌“浓郁的秋” 、“圣洁的冬” 部分。【设 计意图】让学生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感受季节的无限魅力。 (一)学习目标 1.能 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通过朗读体会感情。2.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3. 学习古代诗词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 【设计意图】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是一 篇

48、讲读课文,其中天净沙 秋思文本的教学点在于感受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浓重乡愁,诗 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元曲中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拓展到相关的主题阅读中,并由此进行写作上的指导。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的生平背景 材料一:知人论世赏元曲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12511321 至 1324 间) ,元大都(现 在北京)人,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他 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 四大家”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他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 ,被誉为 “秋思之祖” 。

49、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 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漂泊二十 余年,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 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 现实的的愤世与体验, 让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他的才华得不到朝廷 的重用。失意、痛 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2.元曲的资料 “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 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没有动作、说白, 包括套数和小令。我国古代不同历史

50、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其 作为越调天净沙的“定格”范曲,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 “思” 。 “秋” 是特定时节, “秋思” 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在 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赞秋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市一等奖优质课全册完整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