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鹳雀楼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高处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情景。 诗人站在高处向西望去,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看到滚滚的 黄河流进大海里。如果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等高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诗中生字并会写,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材
2、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诵音频。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出示图画,生看图,说说图中的内容。 2、你能用“楼”组个词吗? 咱们见过的楼都是很高很高的,因为他们都是用钢筋水泥建造的,你 知道在遥远的古代,楼是用什么建造的么? 3.所以楼是木字旁。 4.学写“楼” 5.认识“鹳雀”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范读古诗,生边听边勾出生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生字拼出来多读几遍。古诗是讲究
3、停顿的,师范读 第一句,生试着读第二三四句。 2、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3、师生接读。 4、登上二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简介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高处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情景。 诗人站在高 处向西望去,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看到滚滚的黄河流进大 海里。如果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等高些。你们也想看一看就要 落山的太阳和大海吗?那就跟诗人一起来吧! (看图) 2、指导读第一句。 生读“白日依山尽” 导读。太阳下山的速度怎样?(慢慢地下山) 试读。把太阳慢慢下山的那种样子给读出来。 个
4、别读。 (生评价) 齐读。 3、指导读第二句。 生读“黄河入海流” 导读。太阳下山时慢慢的,水也向太阳那样慢慢地流到海里去 吗?(不是)是怎样流的?(哗哗哗哗) 试读。把水“滚滚向前流”的那种气势给读出来。 个别读。 齐读。 (分小组) 4、指导读第三句。 生读“欲穷千里目” 你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吗?(想)要怎么读,才能让人知道你 想看到很远的地方了? 生试读。 师示范读。 生齐读 5、指导读第四句。 生读“更上一层楼” 登上一层楼了吗? 看到老师的手势再读。把“一层楼”声调提高,让人听出来你有 登高了。 6、齐读全诗。 7、 看呀看呀!看到极点看到尽头就是欲穷的意思, 孩子们读到这儿, 这幅画面能不能试着背一背。 (配乐) 8、指导写字: “依” 认结构找主笔捺不落地 9、描一个,写一个。课堂展示,师生评价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其实古代的诗歌是吟诵出来的,咱们也可以跟着一起吟诵一下。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