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咏雪咏雪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4、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 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说的是谁?(学生回答:
2、雪)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 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 刘义庆(公元 403-444 年),南北朝宋文学家,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 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 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笔记体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撰,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全书按内容分 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 、方正 、雅量等三十六门,共 8 卷。主要记载汉 末年到
3、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行与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阶层的生活和风气 。 该书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世仿作很多,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 书”。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朗读课文,读懂文意三、朗读课文,读懂文意 1、积累生字词。 2、听课文示范朗读,听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与停顿。 3、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 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4、复述故事 故事涉及哪些人?他们是什么关系? 了解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4、、事件、经过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归纳:这是一个和睦、民主、自由的家庭。有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从“内集”“欣 然”、“未若”、“大笑”可以看出 来。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归纳: “撒盐空中”一喻好,很多时候,雪呈颗粒状,其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 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 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以柳絮作喻写出了雪花的飘逸、轻盈的特点。它给人以春天即 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盐”
5、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3、教师追问:你怎样理解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归纳: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5、一家之言,名人点评:宋代诗人蒲寿宬(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 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
6、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可见其钟爱之深。那么这 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 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 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五、拓展延伸、积累名句五、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
7、歌送武判官归京 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 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 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七、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八、板书设计 交代时、地、寒雪日 人、事铺垫 骤 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笑 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教学反思: 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 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 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但本节课也有不足,诵读贯彻不到位,未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当堂背诵的目标,在诵读形式上 也显单一。 另外,研读课文环节,概括层次时教师应拿第一层做示范,让学生明白是用一句话归纳解析 内容,这样就不会导致学生不明就里,在此处过多花费时间。也就能节省出时间借助板书指 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