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识读生字。 2、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 情。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小白杨导课 二、了解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著名 作家、文学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文坛上具有浓墨重彩一笔的一 个作家。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 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子夜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 春蚕 ,散文 白杨礼赞等。 三、整体感知 1、细读全文,找出白
2、杨树具有那些特点? 外部形态:干笔直,绝无旁枝 枝向上,紧紧靠拢 叶片片向上 皮光滑有银色晕圈,淡青色(朴素)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内在气质: 倔强挺立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2、速读课文,找出作者用哪个词语概括了这些特点? 提示:不平凡 3、再读课文,找到关于“不平凡”的相关语句。 提示: 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 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 树。 第 8 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 9 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本文是一篇散文,始终有
3、一条线索贯穿全文,你觉得线索是什 么? 提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四、深入研读 5.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提示:不是。 第 7 段: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 “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 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 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6.反复朗读文章第 7 段,思考: (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提示:反问、排比,即“难道你就只觉得那种精神和意志?” (2) 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
4、 反问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 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如果改为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 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 抗日军民呢? 提示: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 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 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
5、战绩。茅盾从他们身上看 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 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 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试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1)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 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蜜蜂,忙忙碌碌, 不畏艰辛,可以使人联想到勤劳质朴的精神,因此蜜蜂是农民的象 征。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第 6-8 段并背诵。 2、推荐阅读美丽的白桦林 、 西风胡杨 。 七、板书 朴 素 严肃 坚 强 不 屈 傲然挺立 团结 上进 农民 哨 兵 精神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