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 13 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 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 习方式。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 (课件出示)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这节课
2、,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 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bisn lqun dunlin ht di ji l i ch 背诵例圈段练糊涂 呆戒厉 挨 楚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诵” ,翘舌音“楚” 。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 , 在文中读“bi” ,组词为“背诵” ,还有一个读音是“bi” ,组词为“背包” 。多 音字“圈” ,在文中读“qun” ,组词为“圆圈”
3、 ,还有一个读音是“jun” ,组词 为“羊圈” 。 (2)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4、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通过刚才读课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本课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比如,课题中的星号、文前的学习提示、课后没有课后题和要求写的字;文后 还有两个泡泡。 )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并思考完成学习提示里的两项任务。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 法。 (2)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 三、再读感悟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想一想
4、有没有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和解决主要问题: (1) “照例” 是什么意思? (2) “先生” 是谁? (3) “戒尺” 是什么? (4) 什么是“私塾”? (5)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6)为什么孙中山 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 明白。 教师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私塾: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 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一般只有一个教师, 采用个别教学, 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 先生: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 。先生
5、教什 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4.(1) (课件出示)你能用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他们的学习方式吗? (2)孙中山对私塾这种只背不讲的情形做了什么?请在第二自然段找出相 关词、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3)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 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质疑: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 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 放教育的不同。 ) 6.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 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 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6、(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 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1)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 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 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 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板书:不懂提问)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五、拓展提高,积累运用 1.迁移练习。 (课件出示)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 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板书:壮胆) 2.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 会有收获。 (课件出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板书设计 3*不懂就要问 学文学问 不懂就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