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任务一 自主阅读-1 沁园春•雪-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c02d5).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九年级上册(2018年6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_任务一 自主阅读_1 沁园春•雪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c02d5)
      • 《沁园春·雪》上片解读.mp4
      • 《沁园春·雪》下片解读.mp4
      •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发表情况.mp4
      • 《沁园春·雪》朗读伴奏视频.mp4
      • 《沁园春·雪》示范朗诵.mp4
      • 教案c02d5.docx--点击预览
      • 朱英枝《沁园春·雪》课件.pptx--点击预览
      • 毛泽东《沁园春·雪》手稿.mp4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九年级上册(2018年6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_任务一 自主阅读_1 沁园春•雪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c02d5)
      • 《沁园春·雪》上片解读.mp4
      • 《沁园春·雪》下片解读.mp4
      •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和发表情况.mp4
      • 《沁园春·雪》朗读伴奏视频.mp4
      • 《沁园春·雪》示范朗诵.mp4
      • 教案c02d5.docx--点击预览
      • 朱英枝《沁园春·雪》课件.pptx--点击预览
      • 毛泽东《沁园春·雪》手稿.mp4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毛泽东毛泽东沁园春沁园春 雪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 沁园春雪是人教版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是毛泽东写景抒怀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词。全词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 雪景,纵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 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 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被誉为“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 的壮丽诗篇” 。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朗读很熟悉,通过两年多的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朗 读知识与技能,他们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可以通过朗读,深入感受伟人的情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赏析词句,领会上下片内容的关系,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了解词中的修辞手法,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2.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按照写作思路背诵词句,有感情地朗诵诗词,读出节奏和 韵律,感受词的壮阔意境,切身感受毛泽东的作品特色与人格魅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人毛泽东的形象,感受他博大的胸襟和豪 迈的情怀,感受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体会他的坚定信念与伟大抱负,引 导学生养成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朗诵,体会本词豪迈的感情和壮阔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与深刻性,领悟全词写景、议论与 抒情高度融合的特色。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激情讲述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批注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白板软件,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大家首先来看这幅图图 片片,它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手稿,挥洒飘逸,笔力刚劲,大气磅礴。常言说, “字如其人”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有着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他的沁园春雪被誉为“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 。是毛泽 东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词,也是历史上最好的咏雪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感悟理解词作内容,感受词作的意境; 2.通过赏析词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作品写景、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 色; 3.通过深情朗诵,体会诗人的宽广胸怀、坚定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 大抱负。 三三. .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题解文学常识介绍 词:又叫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句式长短不一,用来配乐歌唱。用来演唱 词的调子,叫做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包括词的段数、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 脚。这首词, 沁园春 就是词牌名,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 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沁园春词牌因此而得名,它规 定了词有 114 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 13 句,下阕 12 句,句号处必须压韵。雪, 是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是“咏雪” ,与词牌没有关系。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农民 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 京逝世。 (三)写作背景及发表经过(播放视频)(播放视频): 1.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 1936 年 2 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 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 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 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2.发表过程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 43 天的 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 日报上,轰动一时。 (四)播放范读视频,解决生字词 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五)整体感知 1.齐读诗词 2.合作探究 我们分组来讨论三个问题:第一,词分上下两阕,每一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 第二,每一阕里,都存在一个具有引领作用的关键词,是哪一个?第三,这个引领 词它引领的内容是什么? 3.小组展示 请三个小组的代表,上讲台来标一下:上下阙各分几个层次?并讲出自己的思 路。 (上阕分三层:第一层总写,第二层分写,第三层是晴天,和雪景不一样;下 阕分三层:第一二句总写,第二层是说古代的帝王,第三层是写今朝) 第二个小组,标出上阕的引领词和引领内容,并简要解说; 第三个小组,标出下阕的引领词和引领内容,并简要解说。 4.整体感知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感知,这首词描写了壮阔的北国风光,评论了古代的帝王, 歌颂了今朝的风流人物。下面,我们就来对词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六)具体内容分析 1.上阕: (1)提问:上阕分几层?(可略)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 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详细分析上阕(pptppt 批注式讲析)批注式讲析):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 “冰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雪飘”写天空,雪姿轻 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千里” “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 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望”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写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 “望”字体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一代伟人面对雄伟壮丽的北 国雪景时无比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北国的雄伟景观:“长城” 、 “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也正是中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 “大河上 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 “万里”两句相照应。而且与 “千里” 、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和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照应“雪飘” , “顿失滔滔”照应“冰封” 。 “惟余”二字,强化了 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 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更为具体地描述了冰封雪飘 的壮美风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 、 “原”人格化。这种动 态描写,表现了活泼奔放的气势。 “雪山”绵延起伏, “高原”雄伟浩大,山舞原驰, 化静为动,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 “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 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提问:“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诗人想象中的晴日之景是怎 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与前十句写眼 前苍茫雄伟的实景形成对比,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娇艳多姿。 “看”字与 “望”字照应;“红装素裹” ,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 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 ,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3)上阕小结: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上片讲析视频) ,对上阕内容进行整体的回顾。 整理思路,引导背诵诗词。 内容总结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山川的壮美,抒发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 独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娇美。正因为“江 山如此多娇” ,所以能很自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2.下阕 (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可略)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 第三层,论今。 (2)详细分析下阕(pptppt 批注式讲析)批注式讲析): 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阕,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 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 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 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 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的内容是什么,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古代帝王?“略 输” 、 “稍逊”和“只识”在评价感情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定下对历代英雄 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赵太祖和成吉思汗五位很有 代表性的人物,一一加以评说。措词极有分寸,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他们 作为一代帝王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文治、文学才华不足。 “略输” “稍逊”对 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并不是一概否定。与“只识”相比,褒贬的程度有差 别, “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 “弯弓射大雕” ,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 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俱往矣”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俱往矣”三字,画龙点睛,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结住评 古,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意在 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言有尽而意无穷。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 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 “今朝”的风 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 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应该看看今天的无产阶级,当然也 包括作者本人。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 志。那一刻思接千载,洞悉未来,傲视古今,豪情万丈, 。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矣”与“今朝”对比, “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 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评古”是为了“颂今” 。 (3)下阕小结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下阕讲析视频) ,对下阕内容进行整体的回顾。 整理思路,引导背诵诗词。 内容总结 作者对五位封建帝王,用一个“惜”字对他们加以评说, “略输” “稍逊” “只 识” ,客观地评价了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也就是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只有 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 愧的主人,从而抒发诗人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七)全词内容总结 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评说封建帝王的 文治不足,歌颂今朝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额中 国人民。 (八)艺术特点 1.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上阕写景抒情,饱含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下 阕议论、抒情,惋惜历代帝王文治不足,引出对今朝风流人物的歌颂,将写景、抒 情、议论熔为一炉,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2. 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 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配乐朗诵练习(播放视频)(播放视频) 五课堂检测五课堂检测 1. 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 )年 2 月,其中“沁园春”是( ) , “雪”是( ) 。 2. 读对字音: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分( )外妖娆 还( )看今朝 3. 解释重点词: 须( )晴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俱( )往矣 4. 默写填空: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 。 俱往矣, ( ) 。 5. 读出句子的节奏: 江 山 如 此 多 娇,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6. 这首词上下阕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使其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 抒情的( ) ,议论、抒情是写景的( ) 。 六课堂总结:六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读,感悟理解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深入理 解了作品写景、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色。初步领略了毛词的壮阔的意境。体 会诗人的宽广胸怀,坚定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七拓展阅读: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在 1925 年写过一首沁园春 长沙 ,我们来阅读。 1.出示词作,朗读正音: 2内容简析: 上阕写景,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美丽的风景。面对辽阔的苍穹,发出 “谁主沉浮”的慨叹。下阕写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 峥嵘岁月。 3.创作背景: 1925 年 2 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受到军阀的追杀,在 韶山人民的掩护下,他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来到橘子洲头。这一年的 晚秋,他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 人的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此时毛泽东正在苦 苦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因而发出了“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呼喊。 4.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沁园春 长沙里作者对当年的求索“怅寥阔,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 雪中是否有了回答?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八布置作业八布置作业 1.激情背诵沁园春雪 2.诗朗诵活动沁园春雪 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见下页) 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 沁沁 园园 春春 雪雪 写景 议论 抒情 总写 分写 想象 实写 虚写 江山多娇热热 爱爱 评古 论今 英雄折腰 赞赞 颂颂 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沁园春 雪 作品评价: 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 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 毛泽东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词 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咏雪词 v1.通过品读,感悟理解词作 内容,感受词作的意境。 v2.通过赏析词中的重点词句 ,深入理解作品写景、议 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 色。 v3.通过深情朗诵,体会诗人 的宽广胸怀、坚定信心和 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 大抱负。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题解: 词:又叫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句式长短不一,用来 配乐歌唱。唱词的调子就叫做词牌,规定词的格式(段数、 句数、字数、平仄声调和韵脚)。 沁园春 : 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 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沁 园春词牌因此而得名,它规定了词有114个字,分上下两 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 雪: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是“咏雪” ,与词牌没有关系。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出生于1893 年12月26日,于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写作背景及发表经过 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qn ro hn 读一读: mng gu xn fn sh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合作探究 第一,词分上下两阕,每一阕可以分 成几个层次呢? 第二,每一阕里,都存在一个具有引 领作用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第三,这个引领词它引领的内容是什 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作品内容分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总写北国寒冬雪景, 境界壮阔,气魄宏大 点明地点 点明写作 对象 写大地 凝然安静 写天空 舞姿轻盈 互文写法 总领上阕 动静相衬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登高远眺,意兴豪 迈总领 以下七句 从南到北照应 千里万里 自西向东照应 千里万里 照应雪飘,强化白 茫茫壮阔景象 照应冰封,突出变 化之速,寒威之烈 运用视觉形象,具体 描述了冰封雪飘的壮 美风光,凸显出北国 雪景的奇伟雄浑。显 示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和雄伟气魄。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比喻、对偶手法,化静为 动。“山”“原”都是静物,写 它们“舞”“驰”,是一种化静 为动的浪漫想像,让北国的 雪景充满动感与生机。 拟人手法,赋予山、原 以动态,表现“山”“原” 与天相连的高度,写出 了奋发的态势和竞争 的活力。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虚写 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娇艳娇艳 景象, 与眼前冰封雪飘飘的雄伟实伟实 景形成 鲜鲜明对对比。 “红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 女的衣装,红红日与白雪交相辉辉映 ,无比壮丽丽。“分外妖娆娆”,赞赞美 的激情溢于言表。 等到 形容雪后天晴, 红红日白雪交相辉辉 映的壮丽丽景色。 娇艳娇艳 美好 上阕:先总写,后分写;先写眼前实景,再写 想 象虚景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写出了“江山如此 多娇”,表达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江山如此多娇 概括写景:北国风光千里万里 具体写景: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想象写景:雪后晴日红白交映 实写 (以动写静) 虚写 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写景、抒情) 北 国 雪 景 (动静相衬 ) “望” “须”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 对“北国风光”作总评 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 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竞竞”,写出英雄之 间间激烈的争斗以及 一代代英雄相继继崛 起和衰落的经历经历 “折腰”弯腰行礼,展 示了英雄人物为为江 山倾倾倒的姿态态,并 揭示了为为之奋奋斗的 动动机。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字总领 七个句子,定下对历 代 英雄人物进行评论 的感情基调,褒 扬中饱含着惋惜之情 评论的措词极有分寸 ,“略输”“稍逊”,并 不是一概否定。 欲抑先扬, “只识”二字惋 惜之极而且带有嘲讽之意。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 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 不知文治的形象。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 举出五位杰出人物 ,褒扬他们的雄才 大略与赫赫战功, 惋惜他们的文治不 足。 统一中国 抗击匈 奴 贞观之 治 平息五代动乱 威震四海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画龙点睛,将中国封建社 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 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 流人物无产阶级 来带领,他们具有更卓 越的才能,必将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历史 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 风流人物,指能够建功立业的人,也 指毛泽东自己。当时毛泽东已经确 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 东渡黄河,大展宏图。看今朝,表现 了 “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 概。 这这三句结结语语震撼千古,是超越历历史的宣言 ,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思接千载载,洞 悉未来,傲视视古今,豪情万丈。表现现了诗诗 人坚坚定的自信和伟伟大的抱负负。 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惋惜他们文治方面 的不足,指出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才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 主人,抒发诗人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评论古代帝王 歌颂时代英雄 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评 古 论 今 (议论、抒情 ) 引入论述 江山多娇承上 英雄折腰启下 过渡 “惜 ” “数” 褒扬武功 惋惜文治 俱往矣 看今朝 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 今,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评说封建帝今,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评说封建帝 王的文治不足,歌颂今朝真正的英雄王的文治不足,歌颂今朝真正的英雄 人物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的 无产无产阶阶级人民群众级人民群众。 内容总结: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1 1. . 写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2. 2. 动动静静相衬,相衬,虚实虚实相生。相生。 3. 3. 用用词词准确、精练准确、精练,形象鲜明。,形象鲜明。 4. 4. 运运用用比喻、拟人、对偶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等修辞手法。 上阕写景抒情,饱含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上阕写景抒情,饱含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 情,情,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下阕议论、抒情,惋下阕议论、抒情,惋 惜历代帝王文治不足,引出对今朝风流人物的歌颂惜历代帝王文治不足,引出对今朝风流人物的歌颂 ,将,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写景是议论抒情炉,写景是议论抒情 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课堂练习 课堂检测 1. 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 )年2月,其中“沁 园春”是( ),“雪”是( )。 2. 读对字音: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分( )外妖娆 还( )看今朝 3. 解释重点词: 须( )晴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 )往矣 4. 默写填空: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俱往矣,( )。 5. 读出句子的节奏: 江 山 如 此 多 娇,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6. 这首词上下阕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使其浑 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 ),议论、抒情 是写景的( )。 193 6 词牌 题目 等到 倾倒 欲与天公试比高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 朝 基础 深化 都 / / / / / 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读鉴赏,感悟理解 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 ,深入理解了作品写景、议论与抒情 相结合的写作特色。初步领略了毛词 的壮阔的意境,体会到他宽广的胸怀 ,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 的伟大抱负。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g)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zhng r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qi)。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阅读拓展 毛泽东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 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受到军阀的追杀,在韶山人 民的掩护下,他秘密离开韶 山,到达长沙,并独自来到 橘子洲头。这一年的晚秋, 他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 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秋 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 ,写下了沁园春 长沙 。此时毛泽东正在苦苦寻求 救国救民之路,因而发出了 “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的呼喊。 沁园春 长沙里作者1925年的求 索“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1936年的沁园春 雪中是否 有了回答? 问题探究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布置作业: 1. 激情朗诵沁园春 雪 2. 积累写“雪”的古诗词名句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任务一 自主阅读-1 沁园春•雪-ppt课件-(含教案+视频+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编号:c02d5).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