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 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在学 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 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 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会让学生更感到困难一些。因此,为 了保证基础,突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做了更贴近数学认知的特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
2、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 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 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教学措施: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4、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要贴近
3、学生的认知特点。 5、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来教学解方程。 6、教学中要凸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7、解方程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0 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6 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 课时 3整理和复习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P5253 例 1、例 2 及练习十二第 1、3、 7、8 题。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 2、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3 3、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
4、明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 年 呢? 2、质疑:这里的 n 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 表示数) 二、互动新授 (一) 、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 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 哪些信息?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5、出示教材第 52 页的表格, 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并 集体完成表格。 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 龄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 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追问:是不是只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还能用其他字母表示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 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 答:过几年就用年龄+ 几,n 年就加 n。 学生可能回答: 小 红 1 岁时爸爸 31 岁; 爸爸比小红大 30 岁。 追问: “小红的年 龄”写起来有些麻烦, 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 的书写更简便? 小组交流讨论, 有 吗?引导学生理
6、解:可以用任意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 5、质疑: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能表示 200 吗? 6、提问:如果用 a 表示小红的年龄,当 a=11 时,爸爸的年龄是 多少?教师引导板书:a+30=11+30=41(岁) 当 a=12 时呢? (二) 、教学教材第 53 页例 2。 1、引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月球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 一起来瞧瞧。 (出示第 53 页例 2: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 量是地球上的 6 倍;在地球上我只能举起 l5kg。 )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 6 倍吗? 2、探索:在地球上能举起 l 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 多少千
7、克?在地球上能举起 2 千克的物体、3 千克的物体,在月 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 出示:教材第 53 页的表格。 通过刚才的列式,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入在月球上能举 起的质量吗? 引导学生把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用字母表示(以用 x 表示 为例) :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就是 x 6 千克。 3、简写乘号。 直接教学:x 6,我们可以写成 6x ,中间的乘号省略不用写。 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 x 可以表示哪些数? 4、 (出示教材第 53 页情境图)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 量是多少?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53 页“做一做”
8、。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纸条的 面积公式:长宽。引导:此题的宽是 3cm,怎样用含有字母的 式子表示长方形纸条的面积? 2、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四、课堂小结 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 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是怎么写的?为什 么这样写? 思考: 这些式子中的字 母 n、a都表示什 么 ? 学 生 汇 报 : a+30=12+30=42(岁) 拓展: 是月亮的质 量小的原因, 月球引力 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学生自主思考, 集体交 流。 学生小结: 人能举 起的质量是有限的, 因 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 有一定范围的, 不能过 大。 学生自主解答, 集 体交流:6x =615
9、=90 (千克) 列式汇报:3x 。 教师提示乘号简写的 注意事项。 先让学生回忆厘米、 千 克用什么字母表示(厘 米:cm;千克:kg), 再自主完成。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个 结果以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字母的取值是有 一定范围的。 2、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P58 例 4 及练习十三第 1、2、4、9 题。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
10、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再过几天老师的生日就要到了。同学 们,你们觉得老师有多大了
11、? 师:你们已经猜了老师的年龄,现在,让我来猜猜大家的年龄吧。 (11 岁) 老师告诉你一条重要的信息。(出示老师比同学大 22 岁) 你们说我几岁了?你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 1 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 2 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 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用一个算 式表示。在纸上写写看。 3、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4、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汇报、交流、评价。 6、优化。A+22 表
12、示什么?还表示什么? 学生发言, 猜一猜 老师的年龄。 把你写的算式跟 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学生发言, 说说自 己的算式与感想。 7、预设:A+22B+22X +22 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A、B、X 都是表示不确定的数,A+22 B+22 X +22 不仅表示老师 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 22 岁这个关系) 8、 师: 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让我们来 试试。 师:用 a 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数怎么表示? 试试看。 (解读一下自己写的式子) (二)教学教材第 58 页例 4。 1、出示教材第 58 页例 4。 2、通过阅读例 4 可知:一共有果
13、汁 1200 g,倒了 3 小杯,每小 杯的容量用 x g 表示, 那 3 小杯的容量是 3x g, 还剩下多少克呢? 3、师:当 x 等于 200 时,果汁还剩多少克? 还剩下:1200-3200= 600(克) 。 4、师:x 最大可以是多少? 5、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6、提问:解决上面的例题需要注意什么? 7、 你还能根据题目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交流一下, 收集问 题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 。 (1)120+lOa。 (2)把a=25代入120+lOa中, 得120+1025=370(kg)。 所以当a=25 时,商店一共有 37
14、0kg 苹果。 2、完成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3、完成教材第 60 页练习十三第 1 题 4、完成教材第 61 页练习十三第 9 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这些算式既表示 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 之间的关系, 又表示出 了老师的岁数。那么, 当老师 a 岁时, 同学们 几岁? 列出式子: 1200-3x 。(学生齐答, 教师板书) 组织学生分小组 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后 派出代表做课堂汇报。 学生思考, 小组交 流,指名学生回答。 (1)学生读题,理解 题意,引导学生区分 “离开重庆有多远” 和 “到宜昌还有多元” 。 (2
15、)组织学生独立完 成,全班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方程的意义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P62P63。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 3、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6、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2 谁能简单地说一下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是的。 那么你们知道吗, 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帮我们测量出 相同重量的物体。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天平。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天平: 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 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 1009 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2)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 右边放 100g 的砝码, 让学生观 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思考、 交流操作, 得出: 在天
17、平的左边放 2 个 50g 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现在天平平衡, 说明空杯子重 100g。 教师简单介绍 曹 冲称象的故事 让大象和石头的 重量相等, 再称石头的 重量。 教师做补充: 天平 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 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 的质量是否相等; 使用 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 体,右盘放砝码;指针 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用 算 式 表 示 : 50+50=100。 (3)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 (天平右边放 100g 砝码) , 发现了 什么? 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加砝码) 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 100g 的砝码,加两个
18、 100g 的砝码让学生 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lOO+x200 lOO+x200lOO+x 100。 天平两边不平衡 让学生观察式子, 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 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 等式。 引导总结:1像 lOO+x=250这样含有 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 程。2方程有两个重 要条件:一个是等式, 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 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 程。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P64P65。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 2、经历由天平称物抽象出等式
19、的性质的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及相关物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 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 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 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 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 同学们, 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 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 二
20、、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 64 页情境图 1 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 n 克,1 个茶杯的重量是 b 克,能用式子表示吗? 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 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让学生自主回答, 学生可能会回答: 天平 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 右边放了两个茶杯, 天 平保持平衡; 这说明一 个茶壶的重量与 2 个 茶杯的重量相等。 引导学生小结:1 个茶壶的重量=2 个茶 杯的重量。 小结:实验证明 1 先让学生猜一猜, 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 再追问: 为什
21、么? 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 2 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 同样的一把茶壶呢? 2出示教材第 64 页图 2 的第一个天平图。 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衡的 天平两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 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 5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 使天平保持平衡? 6出示教材第 65 页图 1 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7出示教材第 65 页图 2 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22、知 道了什么。 (2 个排球的质量6 个皮球的质量) 引导学生用 a 表示排球的重量, 用 b 表示皮球的重量, 写出等式: 2a=6b。 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 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小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左 右两边仍然相等。 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 O?学生交流,汇报:O 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拓展 1、如果 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3=b+()a-()=b-c ad=b()a()=b10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 ()里填数。 X+30=95X-15=60 X+30-30=95()X-1
23、5+15=60() 四、课堂小结 个茶壶+1 个茶杯的质 量3 个茶杯的质量。 让学生尝试用字 母 表 示 这 个 式 子 : a+b=2b+b(师板书) 引导学生归纳等 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 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引导学生用 a 表 示排球的重量, 用 b 表 示皮球的重量, 写出等 式:a=b。 猜一猜: 左边排球 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 倍, 右边皮球的数量也 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天 平还保持平衡吗? 多媒体演示变化 过程, 并引导学生用等 式表示:2a=2b。 如果把天平的两 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 大到原来的 3 倍、4 倍 呢?(仍然保持平衡) 发现: 平衡的天
24、平两边 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 相同倍数, 天平仍然平 衡。 平衡的天平两边的 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师:通过你们的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我们共同发现了等式的基 本性质,这是我们后面学习方程的重要依据。 五、布置作业 几分之一, 天平仍然平 衡。 你能用一句话总 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 质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解方程(一)解方程(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P67 例 1、P68 例 2 和例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 2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
25、基本性质,并能用它求出方程的解。 3 3、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4 4、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比较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解形如 ax=b 的方程,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 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 67 页例 1 情境图。 二、互动新授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
26、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 x 的 值。 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教材第 67 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观察: 把左边拿掉 3 个球, 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 (根 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3.出示第 3 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 引导学生看图回 答: 盒子里的球和外面 的3个球, 一共是9个。 并用等式表示:x +3=9 学生思考、交流, 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 想法。 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 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 就是方程 x +3=9 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
27、做解方程。 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 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 “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 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它是一个数值; 而 “解 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 过程。 5验算:x =6 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 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 x =6 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 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 即:方程左边=x +3 =6+8 =9 =方程右边 6出示教材第 68 页例 2 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3x =18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
28、这个题。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解题过程: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 3,解得 x =6。 7出示教材第 68 页例 3,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由于此题是“a-x ”类型,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学生可能会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x ” ,但 x 在等号的右边,不会继续做了。 8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等式的性质,只要等式的两边同时 加或减相等的数或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同时 加上“x ” 。 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 ,等号要 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 三、巩固拓展
29、1完成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第 1、2 题。 长方体盒子代表 未知的 x 个球,每个 小正方体代表一个球。 则天平左边是 x +3 个 球,右边是 9 个球,天 平平衡,也就是列式: x +3=9。 让学生尝试验算, 并注意指导书写。 引导小结: 根据等 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 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O 的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 等。 让学生尝试检验 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通过计算让学生 发现, 等号左边只剩下 “ 20 ”, 而 右 边 是 “9+x ” 。 继续引导学生思 考:20 和 9+x 相等, 可以把它们的位置交 2完成教材第 68 页“做一做”第 1、2 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
30、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换,继续解题。学生继 续完成答题,汇报。 学生自主计算解 答,并集体订正答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解方程(二)解方程(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P69 例 4、例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 2、通过探究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3、掌握书写格式与检验方法,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方法,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解方程的算理。 。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31、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 69 页例 4 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 3x +4=40 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 学生自主解答练 习, 并说一说是怎么做 的。并在订正的过程 中,规范书写。 一盒铅笔盒有 x 支铅笔,3 盒铅笔盒就 会怎么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2、解题过程: 3x +4=40 解:3x=40-4 3x =36 (先把 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小结: 在这里, 我们也是先把 3 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 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 (3x ) 3出示教材第 69 页例 5:解方程 2(x -16)=8。 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 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 (1)利用例 4 的方法来解。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 体? (2)用运算定律来解。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有些学生会看出这个方程
33、是乘法分配律 的逆运算。 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 4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先说一说如何检验,再自主检 验。 (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 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 等。 )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69 页“做一做”第 1 题。 2完成教材第 69 页“做一做”第 2 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五”第 8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别是第一幅图,要 提醒学生天平两边的砝码不一样重,审题要细心。第二幅图,学 生可能会列出方程 302+2x =158,再引导学生观察有两个 30 和 有 3x 支铅笔。
34、 让学生尝试继续 解答,订正。 让学生同桌之间 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 程。 先让学生说一说 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 先算 x -16,再乘 2, 积是 8。 先把x -16看作一个整 体。板书计算过程: 2(x -16)=8 解:2(x -16)2=82 (把x -16看作一个整 体) x -16=4 x -16+16=4+16 x =20 先让学生分析图意, 再 列方程解答。解答时,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 想法, 把谁看作一个整 体。 (可以把 5 个练习 本的总价5x 看作一个 整体。 ) 引导总结:1在解较 复杂的方程时, 可以把 两个 x ,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
35、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 体来解。 2在解方程时,可以 运用运算定律来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第七课时解简易方程的练习课解简易方程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P70P73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 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 迁移的能力。 2 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36、: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关于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 练习来巩固一下。 1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4x =36+1723a43 x +843x +4y=8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 x 的值是方程的解? (1) x +42-98 (x =57, x =135) (2) 5.2-x =0.7 (x =4.5, x =8.8) (3) 4x -7=21 (x =7,x =8) (4) 5(x -l)=25 (x =4,x =6) 学生自主解答练 习,并集体订正。 学生总结题目中 所给的信息, 然后独立 列
37、出算式, 再进行小组 讨论, 将自己的答案与 小组中其他的成员核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 70 页练习十五第 3 题。 (1)出示教材第 70 页练习十五第 3 题。 (2)教师提问:你们能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2教材第 72 页练习十五第 11 题。 (1)出示教材第 72 页练习十五第 11 题。 三、巩固拓展 1巧设相邻的自然数 出示题目上:三人相邻的自然数的和是 57,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多少? 教师小结:对于“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求这三个连续自然 数”的问题,一般设中间的自然数为 x,刚其余两个自然数分 别为 x 1 他 x-1。 2列方程解答。 一个数减去 43,差是 28,
38、求这个数。 一个数与 5 的积是 125,求这个数。 x 的 3.3 倍加上 1.2 与 4 的积,和是 11.4,求 x 。 3完成教材第 70 页练习十五第 4、5 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五第 10 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十五第 14*题。 (1)小组内合作讨论完成,组员之间相互说说解题的方法。 (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强调: 可以把 “x =5” 代入题中,把“ ”看成未知数再求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同学们对解方程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对,
39、改正错误的答案。 教师分析: 由题可 知, 第一个图是一个长 方形,已知宽和周长, 求长是多少。 这个题就 要借助我们之前学习 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进行计算。 学生阅读题目,理 解题意。 思路导引: 任意写出三个连续 的自然数,观察特点。 设其中一个为 x, 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其他两个自然数。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学生尝试解答,教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规范解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第 73 页例 1 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掌
40、握 bx a 这 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 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方程。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解下列方程: x +5.7=10 x -3.4=7.61 4x 0.56x
41、 4=2.7 2分析数量关系: (1)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 8 人。 (2)实际用煤比计划节约 5 吨。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 集体订正, 任选一题说 一说怎样算的 (3)实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0.64 m。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我们 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 二、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 73 页例 1 的情境图。 请大家认真观察 情境图,然后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告诉我学校的原跳远纪录是多少吗? 怎么列式呢?4.21-0.06=4.15(m),所以学校原
42、跳远纪录是 4.15m。 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你能写出具体解题过程吗? 师: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忘了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同学能 说说该如何检验吗? 生:把 x =4.15 代人方程,得 方程的左边=x +0.06 =4.15+0.06 =4.21 =方程的右边, 所以求解结果正确。 师:这位同学检验的过程是正确的。同学们以后在解方程时,一 定不要忘了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 73 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 师:你从题中能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 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2完成教材第 73 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 请学生思考应该把哪个条件设为
43、x ,怎样列方程。小组讨论后, 指名汇报,并板书:解:略 请学生讨论为什么方程 30 x 30=180030 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 第73页例1的情境图。 学生交流后, 指明学生 回答 也可以用方程来 求解。 由于原纪录是未 知数,可以把它设为 x m,再根据题意列出方 程。 用方程解决问题, 两人 一小组交流方法。 评讲 后要特别提醒学生别 忘了检验。 解答过程: 今年的身高 去年的身高长高 的部分解:略 请学生观察题目所给 出的条件, 你发现了什 么?引导学生说出所 给条件的单位不统一, 要化成统一的单位。 小组讨论怎样找到相 等的关系。 30 仍然相等呢。你怎样判断 x
44、 =60 就是方程的解呢?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指导检验的格式。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指名汇报并板书: 每分钟滴的水30= 半小时滴的水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第 74 页例 2 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 ax b=c 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 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
45、等量关系式。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忆旧引新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 (1)公鸡 x 只,母鸡 30 只,比公鸡只数少 6 只。 (2)公鸡 x 只,母鸡 30 只,是公鸡只数的 2 倍。 二、互动新授 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 知识。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 不同吗? 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 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 74 页例
46、 2 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 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白色皮共 20 块,比黑色皮的 2 倍少 4 块;未知条件: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先独立尝试,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师 生共同探讨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第 二个等量关系式, 学生尝试后, 组织 学生讨论,重点讨论 黑色皮的 2 倍-4 等于白色皮的 20 块。 黑色皮有多少块? 3引导学生利用例 1 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 4追问:在解方程时,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把 2x 看成 一个整体。 ) 5检验。
47、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稍复杂的问题,你能说 说列方程解决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吗?其中哪一个步骤是最关键 的? 三、巩固拓展 1根据方程列出等量关系式。 粮店运来 72 吨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 3 倍多 12 吨。运来面粉多 少吨? 2先说说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故宫的面积是 72 万平方千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 2 倍少 16 万 平方千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解:设共有 x 块黑 色皮。 2x -4=20 2x -4+4=20+4 2x =24 2x 2=242 x =12 学生独立完成后, 集体 讲评。 学生理解
48、7 是隐含的 条件 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板演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第十课时 练习课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知 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复习
49、回顾 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 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认识?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来巩固前面所学 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指名口答, 其余学生补 充,教师小结。 1请你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l)a+24=73(2)4x 36+17 (3)72=x +16(4)x +85 (5)25y=0.6(6)2x +3y=9 师:为什么说(1)、(3)、(5)这三个是方程,而且(6)也是方程? 2 我们班学生在作业中有这样解方程的, 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如 果不对,就帮他改正过来。 3你认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4
50、出示教材第 75 页练习十六第 2 题。 教师提示:要先找准题中的数量关系,黄河的长度+835=6299,再 列方程解答。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5出示教材第 76 页练习十六第 8 题。 (1)引导学生读题,捕捉题目中的信息: 猎豹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 110 km。 猎豹的速度比大象的 2 倍还多 30 km。 (2)教师: 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运用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 们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以上两个条件,你会想到哪些数量关系? (3)请根据归纳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 4x +13=3653x +27=504x +2.1=8.548.34-3.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