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课时学习让学生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2. 每个学习小组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按照“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标准进行分类。2. 在实验中学生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对固体的特征有初步认识。三、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交流总结出固体的主要性质。(本课时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时重点: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固体的主要性质。2在拓展学习中利用固体的主要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本课时难点:1 小组实验活动中
2、能够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高效率的完成实验任务。2 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实验小组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固体,例如:石块、面包、塑料、铁片等。2. 教师准备的导课和实验器具:各种物体:充气的气球、墨水、袋装醋、塑料梳子、铁勺子、木块、袋装奶等。还有实验要用到的天平或台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要提前教学生使用天平)。3.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 学生以实验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约6-7个小组,每组7人左右,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2)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液晶投影仪、电脑、投影幕布)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生活情景、问题导入
3、: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充气的气球、墨水、袋装醋、塑料梳子、铁勺子、木块、袋装奶等),提出问题:为这些物品来分分类?怎么分? 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按自己的想法分类,(由于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固体,总结学生的分类并引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引课环节也可以直接请学生按固体、液体、气体的标准分类。但是教案设计中的这种引课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2指导自学、合作探究:一、活动1:引入部分1.出示活动目标:(1)、将书中20页图片中的物体以及自己由此联想到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类填入书中圆圈内。(2)、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多媒体出示)2.学生首先阅读活动目标。然后按小组的形式根据活动目标
4、的要求进行讨论、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教师注意辅导:如果认为某种物体具有多于一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那么可以将它填入相应的圆圈的重叠处,例如:气球可填在气体和固体的圆圈重叠处,沙拉酱可填在固体和液体的圆圈重叠处。3.每小组选出自己的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表分类结果,并听听其他小组的分类,与其他小组交流。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认识。4.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提出:这个活动对物体进行的分类不是非常严格和规范的,由于同学们年龄比较小,认识有局限性,所以同学们意识到有固体、液体、气体之分即可。二、活动2: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出示活动目标:(1)、研究固体的几种常见性质,
5、如形状、体积、软硬、质量等,并在书中做好记录。(2)、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多媒体出示)2.学生阅读活动目标并根据活动目标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教师辅导重点:1、天平或台秤的使用。2、对固体的形状、体积、软硬和透明度的描述。(四年级还没有学体积的计算)3.实验结束后每小组选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同时倾听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得出固体的主要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一定的质量的物体。,传资料赚钱。(多媒体出示)活动一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分,物体有时是由不同状态的物质组成的,对纯净物质的状态分类才是更准确的
6、。活动二的实验对学生认识固体的性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让学生由直观感受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教学活动3 研究讨论、提升能力:一、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多媒体出示)1.每种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用途?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3.不同的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二、将讨论结果进行小组间交流。帮助学生对固体的基本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活动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提出活动最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将豆、小米、沙等混合后,如何把它们分离?试一试吧!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最奇妙!(多媒体出示)2.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提出方法。3.鼓励学生可以课下亲手实践一下。 此活动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并无标准答案。可能的方法有筛、浮等方法。 板书书设计:6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性质:具有一定形状、一定体积、一定质量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