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早已学过本部分内容,在九年级又刚进行完单元复习。 所以对本部分知识相对较熟练,故课容量大些。且打乱教材顺序,预计本 节课有一定难度。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2001 版教材用三课时(14-16 课)讲抗日战争,教材内容主线明朗:由 14 课局部抗战阶段到 15、16 课全面抗战阶段,共 14 年;教材第 19 课、21 课、22 课涉及到抗日战争部分也列入本节课复习范围,并做了适当补充, 使学生充分体会全民族团结起来在不同领域、不同形式进行抗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熟练掌
2、握抗战中重大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及各个领域中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例如侯德榜、徐悲鸿、聂耳、 冼星海等,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 、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得出结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 的信息,构建论据,运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合作探究用 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 侵略本质。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 共产党
3、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 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军事领域的抗战如东北人民的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等。 难点是各个领域是如何抵抗日本侵略的,如文艺领域、科技领域、经 济领域等。 课型:课型:复习课 课时:课时: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研讨法,讨论法,讲述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材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今天,在上复习课之前我们首先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大家对此很熟 悉,每周升旗时能听到。这首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后导入本节课中
4、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展示本节课课题(着重指出抗日战争为 14 年抗战) 出示课标,重点指出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也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抗战。 通过三幅关于抗战胜利的图片,别结合“说谜语话抗日” (见幻灯片) 结合谜语的答案,让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3 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对此早已熟知,采用倒叙法复习抗日战争相关知识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对此早已熟知,采用倒叙法复习抗日战争相关知识 点点。 ) 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归纳抗战胜利原因(见幻灯片)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本节课复习的抗日战争指从一九三一 年九一八事变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共十四年的时 间。 (
5、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教师进一步指出,按教材分三课时讲述的抗日战争(幻灯片) 4 师生共同总结局部抗战情况(见幻灯片) 教师过渡: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只有四个 5 多月东三省沦丧!由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 最主要矛盾,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 步形成。 日本紧接着在 1937 年发动了“七七事变” , (引用日本修改的教科书 中歪曲历史的描述和今井武夫不可思议的预告等史料)得出七七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的结论。 结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示意图讲解。 (见幻灯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对此早已熟知本节
6、课学生对此早已熟知,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识图能识图能 力。学会利用地图识记相关知识力。学会利用地图识记相关知识。 ) 6 结结合幻灯片一起总结在军事领域相关的抗战史实(见相应幻灯片) 教师引导学生课上做相应练习, (见相应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课上小练习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课上小练习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 7 教师过渡教师过渡:除了在军事领域抵抗日本侵略外,在哪些领域还进行抗 战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学生上课时看的国歌视频。 ) 师生一起总结在文艺领域的相关史实。 (见相应幻灯片) 后相继展示在科技领域、经济领域、爱国华侨等方面的史实,以及国 际友人和
7、国际军事上的援助等相关历史事件,体现全民族的抗战和抗日战 争的正义性,从而得到了多方的援助。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在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各政治派 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抗战不仅仅是抗战不仅仅是 在战场上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战场上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 性、全民性性、全民性。) 8 教师总结: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复习,使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 更深一步的了解,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主要知识。(见幻灯片知识梳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一道材料分析题检验本节课学习效果。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依托本题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依托本题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 值观教育,体现史鉴功能值观教育,体现史鉴功能。 ) 9 升华环节:从抗战胜利中,那些启示(见幻灯片) 分组讨论后,师生总结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主要知识(见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