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教案52fc2.docx--点击预览
- 角的认识.docx--点击预览
- 角的认识.pptx--点击预览
-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 角角 的初步认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 38 页40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 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 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 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 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 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 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 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 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 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会用直尺画角。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 生 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4 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三角板,五角星。 学生:三角板,白纸,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预设:(交流一年级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师明确: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些图形,并再强调一遍这些图形是我们 一年级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 设计意图:对于平面图形,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了初步的 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 做迁移铺垫。 师:(出示五角星)老师现在手里拿的是? 生:五角星。 师:哦,大家都知道这是五角星,那么,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 呢?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有哪 5 个角?(让学生指出) 。 谈话: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因为它有这样的 5 个角。所以我们把 它叫做五角星,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认识角,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 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五角星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引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 分类(把课件上标的图形分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谁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有 没有角分成两类? 预设:有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没有角:圆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通过“说一说”的活动 让学生明白角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几 何图形。 2 摸角(感知角)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三角板,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角在哪里? 3 老师手中也拿了一个三角板,有谁能给大家指一指,老师手 中的三角板角在哪里?(学生动手指) 。 师: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角,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摸到的角是 什么样子的? 预设: 生:尖尖的、 、 、 、 、 、 、直直的、 、 、 、 、 、 、 (让学生举手充份的说) 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边) 师明确:所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课件展示)我们在指角的时候,不仅要指出角的这个顶点, 还要指出这两条直直的边。 谈话:请同学们再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每个角的顶点和它的两条 边。 (进一步让学生摸角,感知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三角板引出角,让学生摸一摸三角板, 感知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身边的角,感知角。 谈话: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中的角。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从生活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 4 师明确: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角,进一步明确:所有的角都是有 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的物体上都 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 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 身边性、学会从生活中、从身边寻找数学的元素,从而激发学生从 生活中探索数学的兴趣。 4.做一组关于角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强化记 忆,加深理解。 (二)用直尺画角 谈话:刚才我们识了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角。 1 课件展示画角。 (学生认真观看) 师明确:(强调)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方 向画两条直直的线。 讨论画角:先画什么?(顶点); 再画什么?(边) 边怎么画? 从哪里出发开始画? 最后标出角的各部份名称。 (师明确画角:先画顶点后画边,最后标出各部分名称。 ) 2 让学生在白纸上练习画角。 (要求用铅笔和直尺画图) 设计意图:“画角”这一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这里主要是需要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步凑,规范作图。同时再一次巩 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3.展示学生的作品(投影展示) (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5 选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大家讲解角的画法,和各部份的名 称。 挑出不合格的作品重点讲解纠错,找出错误的原因。 谈话:这些是角吗?(明确不是)为什么不是角?(让学生充分的 说明不是角的理由) 预设:(a 没有从顶点出发。B 线画的不直。C 没有标出各部份名称。 ) 师明确:角必须是从这一点出发画出的两条直直的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来确定画角的方法,用学生的合 格作品与不合格作品作对比,让学生不仅仅明白了什么是角,为什 么是角。从而让学生们通过对作品的质疑来辨中求真,认识怎样画 角。 (三)认识角的大小 1 引导学生知道角有大小。 从刚才学生画的角中选出部份作品(大角、小角) 师: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预设:a.一个角张开大,一个角张开小。 b.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C.一个角大,一个角小。 师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 谈话:通过画角,同学们发现角是有大小的,那角的大小到底和哪 些因素有关系呢?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明白角是有大小之分的, 从而引出与角的大小的相关因素。 2.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扇子游戏。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扇子,扇子上有角吗?有) 示范 1:老师用扇子先做一个角,让学生仔细观察,用扇子做的这 个角,哪里相当于角的顶点,哪里相当于角的两条边。 (让 学生动手指一指。 ) 示范 2:老师再用扇子做一个较小的角,以老师做的这个较小的角 为标准,要求学生做比这个角还要小的角。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么小的角的? 6 预设:让扇子的开口小一点,再小一点。就可以得到较小的角。 示范 3:老师再用扇子做一个较大的角,以老师做的这个较大的角 为标准,要求学生做比这个角还要大的角 师:你是怎么到这么大的角的? 预设:让扇子的开口大一点,再大一点。就可以得到较大的角。 师引导:你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小角,我们就让角 的张口小一些;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大角,我们就让角的 张口大一些。是吗? 生:是的。 师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 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 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1)课件出示一组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 师:说说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说说你 的理由。) 预设:a.一个角边长一些,一个角边短一些。 b. 右边的角大 c. 右边的角的边长、 、 、 、 、 、 、 d. 一样大,角的大小不是看边长,看的是张口,张口大角就 大 谈话: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理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角大? (课件展示动态效果图,把两个角重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角一样大。 7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没有) 师:课件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对比等,使学 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 的长短无关。 (2)课件出示:一组大小“相 同” ,边长相同的角 谈话:同学们可以看出这两 个角是一样大的, (课件演示 红角变大的过程) 师:现在哪个角大? 生:红色的角大。 师:为什么红色的角大? 预设:因为红色的角口张开的大,所以红色的角大。 师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 大这个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这个角就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对比等,使学 生得出结论: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这个角就大, 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这个角就小。 三巩固提高 1 数一数图形有几个角。 8 2 填一填。 3 判断。 4 扩展训练。 。 设计意图:练习题有梯度、有层次的深入,学生在练习中巩固、 强化了对角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 练习中体会并感受到了几何图形的美。 四课堂小结: 9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五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边 顶点 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课标解读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过立体图形,如: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也认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知 识,认识角。包括: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 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认识的三种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的 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 “角” ,同时在研究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上也离不开角。借 助实物图来理解角的概念都是认识角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择合 适实物图,按一定的顺序抽象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对学生建立角 的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实物图中不仅仅是静止的物体,如: 尺子、小旗子等。教材中也呈现能动态变化的物体,如剪刀、钟面 等,这对学生感知动态角存在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 一、结合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 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1让学生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图,并从其中的实物图中抽象出 角,亲历操作活动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 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的方法。 2通过折叠、拼摆、制作等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角 的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3让学生知道画一个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 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 小有关。 5通过观察实物并从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 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 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角在生活中的“原型” 。学生对 此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学生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的物体的活动。 因此只有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 的抽象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概念和数学模型。 1教师应提供恰当的、精心选择的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找生活 中的角,并将这种角与数学意义的上角加以区分、对比观察,加深 对数学意义上角的感知,从而引领学生从数学角度认识角,建立角 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经历找角、做活动角、折角、画角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教师给予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明确角的构成要点。突出: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 3让学生在做活动角、折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动态的角, 利用这些动态的角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及角的大小变化,体会到 角的大小与所折的两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形成对角全面而系统、正确的认识。 丰富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逐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进而为角后续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在具体实物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的特点,并 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分辨、画、折叠等操作活动,加深对 直角的认识 1通过观察生活中实物图,使学生体会到角有大小。引出直角 的概念,注意沟通直角与角的关系,认识直角的构成特点,进而抽 象出直角图形和直角标志。 2借助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否直角,渗透“叠合法” ,明确画 直角的方法,也为学习判断锐角和钝角方法做好铺垫。 3加强对三角尺用法的指导和说明,结合折直角的活动,加深 对直角的认识。 四、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并 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巩固对三类角的认识,渗透三角形角的特点 1以三角尺的直角作为标准,进行比一比的活动,在比较分类 中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在实际比对中能正确区分三类角,充分利用 直角表象提高判断角的类型的效率。 2、让学生通过一些拼角活动,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 题的经验,加深对三类角之间关系的理解。 课件PPT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探索新知 边 顶点 边 角有一个顶点 和 两条边。 看一看,摸一摸, 你的周围有这样的角吗? 学以致用指一指哪里有角。 顶点 边 边 顶点 边 边 边 边 顶点 顶点 边 边 课件PPT 学以致用 ( )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 ) ( ) 探索新知 课件PPT (2) (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探索新知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 关。 探索新知 课件PPT ( ) ( ) ( ) ( ) ( ) ( ) 445 434 学以致用1.下面每个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2、填空: 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 画角时先画( ),再画( )。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面三个角的序号填在括 号里。( )( )( ) 12 3 4 顶点两条边 312 1 2 3 3、判断题: 边越长,角就越大。 ( )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课件PPT 学以致用 个角 4.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角? 2 3 4 5 6 1 6 思维训练 数一数,上面图形中有( )个角。 拓展练习 长方形有4个角,那剪掉一个角,猜猜还剩几个角 ?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 要看张口不看边 角 1 角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 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 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有三个部分。一、认识角;二、会用直尺画角;三、角的大小和哪 些因素有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角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整堂 课的设计,我注重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式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 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 ”的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利用独立思考 与合作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 慢慢感知每一个知识点。 一、 认识角 认识角在教学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教学,先让学 生动手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是利用己有的生活经验 在指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指点处,再让学生动手摸角,并 说一说摸到的角是什么样子的,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角的“角”的 表象。通过指角和摸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 边组成的,最后让学生找身边的角,通过找角进一步感知所有的角 都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 好了铺垫。最后做了一组判断是否是角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了角 的特征,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趣 味性。 二、用直尺画角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先用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的步骤,并进 一步明确画角时先画顶点,再画边,最后标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 让学生用铅笔和直尺在白纸上画角,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学生作品大体包括两部分:优秀作品、不合格作品。针对不合 格作品重点进行讲解纠正,不但强化了画角的正确方法,而且进一 2 步明确了角必须是从这一点出发画出的两条直直的线,对以后学生 进一步认识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认识角的大小 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 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突破是很困的,其原因可能与之抽象化有关。为 了突破这个难点,同时让学生又能轻松的理解这个知识点,我在这 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了扇子的游戏。首先让学生在扇子上明确顶点和 边,然后用扇子做大角与小角的变换。在学生动手用扇子做大角和 小角的过程中,师问:你是怎么得到大角的?你又是怎么得到小角 的?学生就说,让扇子的开口大一些,角就大了;让扇子的开口小 一些,角就小了。从而引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 越小。这样,角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个难点,通过学生用扇 子做大角和小角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突破了。 紧接着课件就出示了一组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让学生猜 一猜,这两个角哪一个大? 有的学生说左边的角小,右边的角大,当然这部分学生是用眼 睛直观感觉出来的,有的学生说两个角一样大,这部分学生除了用 眼睛直观感觉之外,还用思维进行了分析,通过刚才的扇子游戏中 得到了启发。他们认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课件演 3 示,将两角重叠在一起,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的,进一步明确了: 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紧着着课件又出示了一组边长相同、大小也相同的角。(红角 与蓝角)然后课件演示让红角的张口变大,蓝角的张口不变,让学 生判断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们齐说,红角大。问:为什么红角大? 学生们齐回答:因为红角的张口大,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这样通 过这三步的步步跟进,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就突破了。 通过以上的教学,我课后反思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 在认识角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安排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教 学,其设计目的: 让学生感知角在生活中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只是让学生从实物中寻找出了角的位置, 当然也在这个实物中所在角的位置标出了顶点和边,让学生直观的 4 用眼睛看,通过授课和专家的点评,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教学处理的 还不到位。这个环节的教学我只完成了一半,我应该: 先让学生从实物中寻找出角的位置。 在这个角所在的位置上标出顶点和边。 把实物中的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 这些从实物中抽象出的角的形状、位置、张口方向、大小等都 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不管是怎样的角都是由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从而进一步更明确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 两条边组成的这个知识点。 2. 在认识角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认识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 边组成的以后,我出示了一组练习,一共有四个图形。二个图形 是角,二个图形不是角,让学生利上上面学习的知识来作出判断。 学生判断完以后,我并没有再继续问学生,以下练习题从左边开 始第 1 个和第 3 个这两个图形为什么是角?第 2 个和第 4 个这两 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我应该继续追问,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进 一步感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而且这两条边必须是: 以顶点出发的; 5 必须是直直的; 这样就进一步在学生的脑海中强化了角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直观 的认识。 3. 在用直尺画角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选了合格的学生作品进行了展 示点评,对于不合格的作品,我没有挑出来进行重点的讲解和点 评,我觉得这个环节处理的不够好。有好的优秀的作品当然也会 有欠佳的作品,我们应该把欠佳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进行点评, 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它来当镜子照,既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进 行学习,同时也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 4. 在认识角的大小这个教学环节中,有一个扇子游戏,让学生用扇 子做出大角和小角,目的就是通过扇子的开与合让学生感知角的 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扇子是很 能体现和让学生感知这一理念的一个实物,学具虽然选的很好, 但是在这个游戏中有一点没有想到,就是让学生变大角和变小角 来感知角的张口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一个标准。因为不管大角还 有小角的游戏,这样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长无 关就更好了。 5. 在做练习题时,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子的: 6 这道练习题中,我用课件展示数角的过程中,是随意数的,也 就是说无序,既没有按顺时针方向数;也没有按逆时针方向数,这 种随意数、跳着数看见哪个数哪个的方法是很不好的,因为在数学 课的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是有序的。有规律的, 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 的,学生的有序、有规律、有顺序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从数学 课常中慢慢开始形成的。所以这张幻灯片需要把数角时的顺序定位, 要么顺时针要么逆时针都是可以的。当然这道题还可以改动一下, 剪去这个角不用直线画出来,也就是说没有定位剪,这样这道题的 答案就不唯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拓展了,这样也是一道很好 的拔高练习题。 6. 本节课的练习题是由简到难,有梯度、拓展练习有一道拔高题: 数数一共有几个角? 对于初学角的学生来说,这道题是有难道的,通过课堂练习 反馈情况来看,经过两次的同桌沟通与交流讨论,最后总算定了 下来一共 6 个角,能数出有 6 个角的学生是非常有成功感的,既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我在 用课件展示数角的个数时,先是单个数,然后再组合数,这个方 法来完成数角的。通过议课和听课专家老师的点评,我觉得我给 学生展示的数角方法不是很恰当,应该按照以一个角为基准的顺 7 序,依次类推的数下去,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为引导学生数角就 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课程,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中老师不 仅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要以知识为载体进行教学。在以 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让数学课堂充满数 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