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卖家):163笑对人生 文档编号:1864006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分数乘以整数 自我评价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 开头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很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 点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同时复习相同分数加 法,为推导计算方法进行铺垫。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 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 节课中, 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 多角度的思考, 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 充分体现了 “不同的人学习不

2、同的数学” 的理念。 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 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 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 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 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反思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约分时,只能将分母与整数约 分。我还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没时间多练。对

3、学生还是不 放心,老师讲得太多,强调的主题太多,一些注意事项没有变成学生的语言,让 学生去发现,去解决,从而记忆不是很深刻。我觉得补充的内容较多,各种题型 的练习,让课堂显得时间太紧张,其实我太注重题海战术,没有让学生充分掌握 好,跑得太快。只顾及到了成绩好的学生,从这一点,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备 教材” , “备学生” 。 课堂重建 课前要把知识点吃透把握住重点、难点,哪些要补充,哪些地方要创造性使 用教材。学生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接受,老师哪些地方该讲不该讲,都需 要我们深思熟虑。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自我评价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的问题是在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能突破难点,让学生建立起这类问题解题策 略的模型,并能正确解决问题,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经历独立 思考的过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学 生认知的特点,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 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对比观察两个问题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画一条线段图,什么情况下画 两条线段图。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该用除法计算。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

5、归类练习,既巩固了所 学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 分数除法的意义,形成清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 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 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 意来解答;

6、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少部 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 审题不细导致出错。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 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我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 面的地方。 课堂重建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早上刚教过的内容 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 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

7、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 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 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 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 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分数乘以分数 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 则,同样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 法让学生在

8、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 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 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第一点:敢于冲击教材。 一 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粉墙改成了一位老师家的墙,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第二点:关注动态生成。 在课的开 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老师家粉刷墙壁”的信息, 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 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我关注了动 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 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 体现

9、了教与学的主体地位。 第三点: 敢于放手研讨。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 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通过折纸,学 生理解了 1/4 的意义,1/2 的意义,才能理解 1/41/2 的意义。 反思问题 刚上完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教学过程有点脱节 课堂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案,做好充分准备,把握重难点,抓住关键。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自我评价 一、注重了情境的导

10、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 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 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 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 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 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

11、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 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 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 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本节课,使我在教育教学上,在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 让教为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 反思问题 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比如:在开始情境导入这一环节中,学生除了出现 4 (2+3)42+43 两种做法外,还出现了 422+4 这样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本节课 要

12、研究的问题没有多大的联系, 但老师却不应忽视孩子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应及时给予肯定, 并加以合理的评价。再比如:孩子们在猜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时, 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是想到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分数加法, 所以断定也能推广到 乘法。这里,我给予了肯定,但力度不够。以上可以看出,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 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还有待加强。 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课堂重建 课前

13、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 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解决问题 自我评价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 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 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 因此, 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 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 弄清哪个量是单位 “1” , 要求的量是单位 “1” 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

14、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 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 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反思问题 教学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 1、练习题与例题、在同一题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较中,比较得到的结论还需站在更高的角 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

15、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课本 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查漏补差。 课堂重建 对于学困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 的训练。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倒数的认识 自我评价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始,我以一道和本课内容相关的智力题引 入教学,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努力思考而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提示了课 题,使学生的学习的探究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时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

16、们的课堂,学 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思想,使我们不得不退出 “主角”地位,努力当好 “配角” ,在教学本课时,我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学生充分 的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 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同伴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以 体现。 反思问题 1、在教学倒数的定义时,只是让学生口头回答了一次,教师未曾板书,也未做强调,致 使后面教学中由于概念不清,而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2、灵活掌控课堂的能

17、力还不强。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所用时间稍多,致使最后没有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小组讨论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足。 3、教学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够细致。如: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课堂重建 1、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发现知识的成 功者。 2、要努力突出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概念性的内容更要做到这一点, 不能让学生概念不清。 3、要从细节上下功夫,无论从备课上,还是讲课中,都要力求完美。 4、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学习,多积累,多锻炼,使自己对课堂的灵活掌控能 力能有大的提高。 年级六(4)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一个数除以分数 自我评价 本节课内容

18、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 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 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 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教材通过题目中的情境图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新知, 提出问题后, 引导学生通过猜想、 尝试、验证并通过多种方法都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 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肯定不错,教学过程也一定自然流畅。 如何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经过深思之后,我在学生猜想、 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

19、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 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 悟, 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两者有机 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同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在新课改实验中,面对新教材中新的思 想和方法与旧教材中的思想和方法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取舍, 如何有机结合?是我们每位老 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反思问题 “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

20、。在“ 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由于本节课让学生理解算 理这一目标为中心,但学生普遍都存在困难点拨很少且不够到位,有个别学生。 课堂重建 纵观整节课,本人教学缺乏耐心,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空间都不足,今后有待加强。 “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 ,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让我在现有的水平能更上一层楼,本人将不胜 感激! 年级六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工程问题 自我评价 工程问题是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学 生在此之前,零散地接触过这一类问题, 初步了解过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现在将这样内 容放于“分数除法”的应用 中,只要的目的就不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工程问题,而是分数除法 的一种特殊应 用, 作为解决问题的形

21、式出现, 还应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一般形式。 这是我没 有 正确解读教材,从而出现的两个误读。 如何将复习时间缩短?新课一开始的复 习用时过长, 但并不是特别必要, 造成后面练习 时间不长。我可以在新授过 程中,从学生提取信息引出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简短的复 习。在练习题 的设计中, 第二部分的练习要求的思维程度已经抽象化, 但是在后来的新授环 节 思维程度又降低一个层次, 这样会混淆学生思维, 也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出现信息,可以大胆放手,让他 们自己 找信息,找问题,提问题。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在学 生说一说的过程中适 当引

22、导,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到最后 的回顾反思。最后,应该让学生再 一次回顾解题的过程。从分析和思考题目中, 归纳或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 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 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 孩子懒惰的学习习惯。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 据进行解题,然后再 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练习环节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不要总是一对一。 本节课中做的比较好的是,认真倾听学生的的发言,及时做 出反馈。 反思问题 这节课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还有少部分学生无 法接受量与分率的转化,所以对

23、于本节课的新知还是一头雾水。 课堂重建鉴于此次课堂的不足,我会在课后对后进生加强训练,因材施教,争取每个学 生的进步。 年级六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分数除以整数 自我评价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为什么要用分子除以整数” “为什么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 倒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算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靠学生抽象 的思考是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经历分一分、画一画这样的过程才能让学生 真正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并运用算理来推导算法。 特别是在解决 2 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画图不仅解决了算理的问题,还提升了 算法,让学生找到了算法的适用

24、范围,学会从问题本质上去思考根据数据选择算 法的必要性。 以上动手操作的过程,都需要教师耐心等候,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尝试, 去交流,真正做到自己去寻找算法。这样也才能建立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运用符号,抽象算法,概括总结。 符号语言是数学独有的语言,简洁、清晰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让学生 学会用符号来总结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素养,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 的提升。在本节课上让学生对两种算法进行了符号化总结,这也是一种方法 渗透。希望通过这样的引领让学生有一些符号化概括的意识,喜欢并学会运 用这种简洁、清晰的概括方法。 3、运用数据,体验算法,合理选择。 本节课中两

25、种算法各有千秋,第一种是针对特殊数据的,虽有局限性但是运 用得当将非常简便。第二种是适用于所有数据,并且还会适用于后面所的分数除 法问题。怎样处理这两种算法,得要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数据选择并体验和甄选的 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合理选择。 反思问题 1.在两种算法比较的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设计上没能带给学生困难,也 就没法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体会还是不够深刻。 2.在算理的研究中,学生提出了运用分数基本性质先扩大在除以整数的方法。 只是简单的总结为乘以倒数的算法,没有在算法上给予提升和总结也是一个遗 憾,其实这是学生总结出的一个很好的经验,应该给予肯定。 课堂重建 课后多拓展本节内容,加深巩固分

26、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 年级年级六学学科科数学章章( (组组) ) 三 学习学习内容内容第 5 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 3738 页例 4 和例 5 学习学习内容内容 分分析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三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 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文字题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一 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决问 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 而产生了新的解决问题。 这类解决问题

27、历来是 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所以在本教材中解题过程中仍采 用分数乘法的解题方法来解决分数除法的问题。首先安排了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加强了 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 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学习列出方程,解决已 知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在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体验自

28、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办法。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应 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学习重难点重难点 学习重点: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解决问 题,也是对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 而产生新 的解决问题。找准“1” ,找出等量关系。 学习难点:能正确 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 方方法法 迁移类推、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时数学习时数1 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 3 ,而儿童

29、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5 4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 重为 35 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四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等量关系很重要,但是写起来太麻烦,教学时,我们不妨说说等量关系式是什么,再解答)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 4 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小 明的体重明的体重 5 4 体内水分的重量体内水分的重

30、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 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5 4 体内水分的重量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5 4 小明的体重) 2、学习例 5:课件出示题目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

31、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爸爸的体重爸爸的体重小明体重的分率小明体重的分率= =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千克。 x x ()7575 算术解:算术解:3535()7575(千克)(千克) 指生说说指生说说 两种做法的区别与联系。你自己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两种做法的区别与联系。你自己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3、随堂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这道例题中有四个已知条件, 要求小明的体重只需要两个条件, 学生提取出来后, 在找出单位 “1” , 列出等量关系

32、时,问题迎任而解,这节课效果很好,从作业情况来看,对提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五、学以致用,过关检测 1、练习八第 1、2、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2.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 8 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的 40/57 ,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用直线划出题目中的单位“1”。 六、拓展练习: 1、小伟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枝钢笔的 34,一枝铅笔的 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 58,买一枝铅笔花了 2 元钱,买一枝钢笔花多少元钱? 七、总结 作作业业设设计计 完成练习八第 4、5 题 板板书书设设计计 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3、求这个数) 例 4:小明的体重 5 4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5 4 小明的体重) 例 5: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千克。 x x ()7575 算术解:算术解:3535()7575(千克)(千克) 年级年级六学学科科数学章章( (组组) ) 三 学习学习内容内容第 5 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 3738 页例 4 和例 5 学习学习内容内容 分分析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三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 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文字题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34、少的解决问题一 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决问 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 而产生了新的解决问题。 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 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1、学习列出方程,解决已 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在分析数量 关系。 2、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办法。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学习重难点重难点 学习重点: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解决问 题。 学习难点:能正确 的

35、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 方方法法 迁移类推、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时数学习时数1 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 3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5 4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 35 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3、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 4 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

36、量关系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2、学习例 5:课件出示题目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爸爸的体重爸爸的体重小明体重的分率小明体重的分率= =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千克。 x x ()7575 算术解:算术解:3535()7575

37、(千克)(千克) 指生说说指生说说 两种做法的区别与联系。你自己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两种做法的区别与联系。你自己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3、随堂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五、学以致用,过关检测 1、练习八第 1、2、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六、拓展练习: 1、小伟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枝钢笔的 34,一枝铅笔的 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 58,买一枝铅笔花了 2 元钱,买一枝钢笔花多少元钱? 七、总结 作作业业设设计计 完成练习八第 4、5 题 板板书书设设计计 解决问题 例 4:小明的体重 5

38、4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5 4 小明的体重) 例 5: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千克。 x x ()7575 算术解:算术解:3535()7575(千克)(千克) 年级五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执教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自我评价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 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 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 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 识, 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

39、 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 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 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 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 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 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 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 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反思问题 这节课的不足

40、之处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练习,这节课的内容看起来不 多,但是因为要涉及到以前学过的许多知识,如:最简分数,最大公约数,最小 公倍数等。所以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的班级来说,最好分成两课时来教学,其 中的一课时用于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和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练习, 另外一课时专 门进行化简比的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另外由这节课的教学我想到了,做一名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要学会创 造性使用教材,比如: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课本中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没有 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本练习,而马上进行化简比的内容,这样由于学生还没有 牢固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从而为化简比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这里要适当 地增加一些练习。另外,在化简比的例题中,课本中只给了化简整数比、分数比 的例题,而没有给化简小数比的例题,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充。 课堂重建 总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使教学 成为具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为本站会员(163笑对人生)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