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本对话教学的内涵与架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对比研究文本对话教学,以“阅读”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进程与体验。基于整体架构下进行文本对话教学,效果如何?笔者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内容进行了对比教学实验。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常规教学,文本对话教学可以用更经济的时间、更高质量地达成学习目标。一、内涵界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了“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建议,要求“指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加强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结合国内外心理学家的论述,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自己做
2、主、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学习形式,包括自觉确定学习目标、拟定研究计划、独立解决问题、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检验、完善、提升对问题的认知,学生需要进行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和与文本对话。我们将文本对话教学看作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以“阅读”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辅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完善学习成果,达成学习目标。相较于另外两种对话形式,文本对话的最大特点在于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进程,而无需等待、跟随统一的学习步伐。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文本对话教学主要针对的是适合自学的以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的内容,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独立学习,这样无疑最符合自主学习的
3、样态。二、教学架构(一)基本框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曾设计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流程,流程图包含三个闭合的环路。第一个环路,是在理想的情况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即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自学教材内容、自学检查(达成目标)、练习巩固和学生小结。第二个环路,增加了“集体讨论”,即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时(即未达成目标),进行合作学习;第三个环路,当合作学习也未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时,由教师对剩余的问题进行讲解。该流程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所有构成成分,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拥有了独立学习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拥有了不同的学习进程,从而有可
4、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然而,数学学习的本质应是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如同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要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而反观上面的流程,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接收学习目标、阅读、理解、练习成为学习的全部,缺少了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更缺少了对问题的尝试解决,而这两者恰恰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基于此,我们对上面的教学指导流程稍作修改:一是将“确定学习目标”改为“聚焦问题”,通过呈现课题、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请学生提出问题,梳理、排序形成问题序列,并
5、提炼出核心问题。学生的问题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驱动,所以这个环节本身就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功能。二是在“自学教材内容”之前增加“尝试解决”环节,给学生“再创造”的机会。有了尝试的深度体验,再去自学教材内容就会有更深度的理解。三是将练习巩固分为基础类(必做)和提升类(选做)两个层次,分层设置的目的是让不同学习进程的学生拥有不同容量、难度的练习,从而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二)实施要点1.设计学材。就目前教材编排来看,绝大多数课时的教材是不适合作为自学材料的,因为“留白”过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自学材料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自学材料面对的是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与材料“对话”,
6、所以一方面自学材料的编写须详细、层次分明,要将所有的情况、各种变式都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其呈现的方式又要有助于学生阅读与理解,大段的文字编排不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图文并茂、适当标注、结构化整理等对学生的自学更有帮助。2.文本对话。阅读绝非简单的接收,而应该是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对”表示相互,对话意味着不仅是单向的读取、接收,还应该有发问、表达,有对既有答案的二次思考与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首先,可以给学生如下阅读的方法:粗读、细读、再粗读。粗读重在整体感知,对材料有一个整体印象。细读则是看清、理解每一个概念、句子的意义,在重要的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地方停下来,反复多读几遍,确保自己真的
7、理解清楚。最后再次粗读,则是再回到整体,从整体上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将材料内容内化,重建认知结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取、提问、提炼的能力。提取,外在表现是用笔圈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从而达成“自我提示”的效果。何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这反映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问,是对关键处发问:是什么意思?我理解了吗?为什么这样说?还可以怎样?与我以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提问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已经经历了再创造之后的二次甚至三次创造。提炼,对阅读的材料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提炼出材料的核心内容。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就是把握核心概念、原理、法则,特别是知识间的内
8、在联系,建立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即建构主义所说,将外部的信息与已有认知结合,从而完善或重构认知结构。3.自学检验。“自学检验”与“自我检测”也是自学材料的一部分,与教材中习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每道题均附有答案,以便于学生在第一时间能够知晓自己做题的正误,进而及时进行订正。有研究表明,反馈越及时,学习效果就越好。此外,自学检验中可以设计一些自学材料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学生尝试解决后,参看答案,实现内容的补充。4.学业求助。教学实施中的小组讨论(生生对话)与教师精讲(师生对话)是处理的难点,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进程不一致。何时开展小组讨论,是否每个成员都需要讨论?教师精讲,当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从头开始全部
9、讲解一遍,而是讲解学生存在困难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否属于所有学生的问题?又如何让这个问题暴露在教师面前?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使用学业求助策略,即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学生的自尊、归因倾向、目标定向、成绩等内部因素,以及教师的特征、教学方式、小组成员的同伴关系等外部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业求助具有一定影响。所以,首先要做好“安全班级”和“安全小组”的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提问。其次,引导学生确定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追求掌握性”学习目标,将学业求助作为一种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重要途径,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基于这两点,
10、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自学材料或是便签纸上,反复思考不能解决后,先在小组中寻求帮助,如果小组讨论未能解决,再向教师求助。教师可以先将各小组问题汇总,在全班范围内讨论,请其他小组学生尝试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再由教师讲解。三、教学实验为了检测文本对话教学的实施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选择的课题是近一年因“运算的一致性”“知识的结构化”而再次火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共选择了4个班级,分为2组,每一组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位数学教师任教,且实验班的成绩要弱于对照班,由团队成员分别按照阅读型课堂教学思路和常规课堂教学思路,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结束之后进行自我检测,并分析检
11、测数据。(一)实验班:文本对话教学1.聚焦问题。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聚焦: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明确学习流程:尝试计算自学材料自学检验自我检测。2.尝试解决。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两道题。(1)用竖式计算。2133 324112816 36408=(2)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3.自学材料。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之前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先拆分计算,再把两个分步计算的积合并。书写竖式时,把数字分开一些,方便自己看得更清
12、楚。要注意进位,提醒自己把进位的数写上,既要算乘法,又要加上进位的数,“乘加”口算很重要。4.自学检验。(1)乘加口算练习。(2)37524 30926 45248(3)不计算,判断:63719第一步的积与第二步的积哪个大?你是怎么想的?核对答案。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个别指导,并收集学生的问题。5.自我检测。(1)商店购进19箱饮料,每箱饮料125元。商店购进这批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2)下面的竖式中1和1相乘的积表示( )。(3)下图中,甲、乙两个分步积的关系是( )。(4)用竖式计算。12471 25112 60334 132124(5)大众粮油批发部一天销售大米和面粉的情况如下表。你能算
13、一算、填一填吗?自我检测完成后,仍有剩余时间的同学,从以下两项作业选择一项完成。作业一:思维挑战作业二:完成课堂练习中的相关练习。6.学生小结。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学习的收获或疑问,再在全班交流,对于集中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自学材料的设计,选取了2道“旧题”和2道“新题”。2道旧题还原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本来模样,提炼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与算理。2道新题分别是普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三位数(十位上是0)。前三题是学生已经尝试计算的,第四题是直接呈现给学生。所有竖式均标注了每一步的含义,此外用“话泡”的形式强调了竖式计算的关键所在,并最终总结出“先拆分再合并”的算法本质。自学材料基本涵盖
14、了各种式题的计算方法,同时呈现出新旧知识的关联,揭示出算法的本质,确保学生结合刚才的尝试过程,通过与文本对话就能深度理解并掌握本课内容。自学检验的设计中,出现了一道比较两个分步积大小的问题,旨在引起学生对拆分的两步计算的再次思考,同时通过提供答案(颠倒放置,避免学生未经思考就直接参考答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自我检测的设计,既有对计算技能的基础性检测,又有对内在算理的灵活考查,还有对学生结构化迁移的考验:给出了两道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检测学生是否从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了自主迁移的能力,是否真正认识到乘法计算的本质,从而让乘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二)对照班:常规教学
15、1.聚焦问题。2.尝试探究。(1)独立尝试计算。2133 3241 12816(2)交流。先交流前两题:你是怎样算的?通过交流明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谈话:第3个算式有困难吗?它和前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展示收集到的学生作业,请学生介绍计算过程。通过交流辨析,逐步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乘数16个位上的6和128相乘,得到的积是768,再用乘数16十位上的1和128相乘,得到的积是128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
16、加,也就是2048。(3)沟通算法。小组讨论: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之前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相同点:都是先拆分计算,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合并起来。3.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乘加口算练习。用竖式计算。37524 30926 24845独立完成后,讲评反馈,错误的订正。强调:题注意说明进位的地方;题交流乘309中间的0是怎样算的。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提升练习。下面这道题的积可能是多少?学生思辨说理,从积末尾的数字、积的位数进行判断。如果把上面的三位数改成任意的三位数,还是乘26,把它的两层积分别记作A、B,你能比较A和B的大
17、小吗?如果再把26改成任意的两位数,你还能比较A和B的大小吗?4.拓展迁移。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你还能计算几位数乘几位数?明确:看来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先拆分,再合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计算更多的多位数的乘法。5.课后完成“自我检测”。(三)教学对比分析1.教与学的时间。从课堂的教学时间来看,实验班的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学习进程,2个实验班课堂静默时间均达到了35分钟,部分学生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内容,80%的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了所有内容,剩余的时间中学生从“挑战思维拓展题”和“完成家庭作业”两项中选择一项进行。两个对照班的教学,一个班用了39分钟
18、,其中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的时间有7分钟,小组交流的时间有6分钟,其他的26分钟是学生全班汇报、教师讲解的时间。课后的自我检测用了11分钟。另一个班教学用了45分钟,其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共11分钟,加上课后自我检测的时间,接近1小时。这个数据带给我们的反思是:在统一的学习进程中,有多少学生在多长时间里,是被“捆绑”听课的?2.自我检测结果。从自我检测结果来看,两组实验略有差距。第一组整体来看,实验班成绩要略弱于对照班,但考虑到两个班级所用的教学时间,以及实验班日常就要比对照班平均分低3到5分,可以认为实验班的教学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组,实验班的整体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班。第(2)题和第(3
19、)题的检测,对照班级均比实验班级正确率高。第(2)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将计算拆解,理解其中两个数字相乘的意义;第(3)题则是考查学生能正确区分两步乘积所表示的含义。之所以对照班正确率更高,原因在于,这两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对照班教学时教师均有讲解。特别是第(3)题,教师将问题逐层推进,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表达过程,检测题相当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直接再现。而实验班对这两个内容的理解,一是需要从自学材料中自己体会,二是对“自我检验”第(3)题进行理解,那是一道具体算式的判断,虽然在答案中进行了概括,但显然部分学生没有将这一概括真正内化。3.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平时成绩要弱于对照班的实验班,在文本对话教学之下会出现学习的“逆袭”。这一方面反映出,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以更经济的时间、更高质量地达成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完善认知结构等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印证了,学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事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静默的学习时间十分必要,真正的学习是自学!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受年龄的限制以及个体的差异,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