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总复习-统计图表与可能性-ppt课件-(含教案)-省级公开课-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编号:f172a).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摸球试验.pptx--点击预览
    • 教案f172a.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奖 品 谢 谢 你 游戏一:击鼓传花 1 2 一个袋子里边共装了10个球,有黄球和红球 (球的大小、外形和质感是一样的),你能 猜出哪种颜色球多么? 游戏二:猜猜看? 猜猜看,袋子里球黄球多还是红球多? 活动要求: 试验要规范 (1)每次摸前都要先把球搅一搅,摸 完先记录,再把球放回去。 (2)组长做好分工,一人摸,一人记 录,互相监督别出错。 课 题 摸球试验 学 科 小学数学 学 校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 姓 名 于芮 联系电话 13488778083 电子邮箱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 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 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 教材纵向梳理: 本课是对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图表与可能性”这一单元 85 页“可能性” 相关内容的学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北京版第一学段学习了一些收集数 据工具,学生也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过程。从第二学段四年级才开始学习“概 率”相关的内容,并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所有涉及的随机现象都是简单的,即结果 是有限的这一前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四年级相关内容的学习了解简单 随机现象发生有确定和不确定的之分,通过活动,能够列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活动中初步感受到每个结果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个结果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并了解 到所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摸球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分析和预测的,以及如何安排适宜 的活动,使学生发现不确定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进行推测。这也为第三学段学习 “事件的概率”打下基础。 教材横向对比: 通过对比人教版和北京版教材,北京版教材将这些内容安排到四年级上册五年级 上册五年级下册,分年级逐步达成学习目标;而人教版在五年级上册通过例 1、 例 2、例 3,掷一掷系列列学习完成对学生随机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学 时间安排不同,但我发现两版教材都注重积累学生的随机经验,安排了摸东西的活动, 鼓励学生在在活动中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并通过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此来对 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推测。而且都重视通过小组合作使试验数据的收集更高效和规范, 引发学生感受当 2 2、 学生情况的分析及我的思考:学生情况的分析及我的思考: 完成对教材的梳理,我又产生了如下思考:学生是否通过例 1、例 2 的学习达到了既定目 标呢?学生的随机经验如何呢?即对简单随机现象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否进行判断?对于 简单随机现象所有结果是否能够列出,并感受到每一次摸都是独立存在的,即摸到每一个 物品的可能性是同样的?这些是学习例 3 的基础,对于我如何安排例 3 的学习是非常重要 的,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前调研卷: 调研对象:昌平区一所普通城镇学校五年级某班 38 名学生。 调研问题:有两个箱子,在 1 号箱子里有红球 5 个,2 号箱子有红球和黄球共 5 个。 (两种 颜色的球质感和外形相同) (1) 号箱子一定能摸出红球。 (2) 号箱子不可能摸出黄球。 (3) 号箱子可能摸出黄球。 (4)小红从 2 号箱子中摸球,她先摸了 4 次,每次摸完都把球放回去,摇匀,再摸下一 次,观察记录结果,发现这 4 次摸到的都是红色的球,你认为她第 5 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 球?说说你的想法。 调研情况分析: (1)(3)题全班 38 人全对,这说明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前期学习,对于简单随机现 象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能够判断的。 第(4)题出现的问题较大,于是我按学生的思维层次进行了分析: 类型一,没读懂题,5 人,占全班人数的 13.16%。说明这些孩子审题态度不够端正,或审 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不能理清题干和问题的逻辑关系,后续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 能力的培养。 类型二,答案单一,确定是红或确定是黄,15 人,占全班人数的 39.47%。说明学生活动 的随机经验不足,对于每一次摸球活动都是独立存在的,即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不能感受到,把每个球和每个颜色的球混为一谈。 类型三,虽然答对,但原因分析错误或说不清自己的想法,10 人,占全班人数的 26.32%。说明这类学生随机经验较足或随机感悟较好,但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类型四,不仅答对,且原因分析较清晰,8 人,占全班人数的 21.05%。学生数较少,这些 学生随机经验较为丰富,并能将自己的随机体验有逻辑且清晰的表述出来。 基于对教材的对比和梳理,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累积随机经验,并在此基础 上初步感受大数据的统计规律性。结合课前的学情调研和分析,我认为学生们对于简单随 机想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准确判断,但大部分学生随机经验不足,或者不能把自己 的随机经验表达出来、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不强。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活动、在活动中思考、 交流和感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增加随机经验,能体会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是一样的,但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测的全过程,能够对简单 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的推测,并能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分析试验的数据,发现统计规律性并进行推测,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发现统计规律并进行推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增强随机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流程 游戏激趣,复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出问题。 师生两次试模,明确试验规范,增加随机经验。 第一轮摸球试验,体会次数少,数据规律性不明显。 第二轮摸球试验,体验次数增加,数据稳定规律明显。 回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推测过程。 Excel 汇总全班数据,体会“大”数据的价值。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题。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今天我们边玩游戏边学数学,看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第一个游戏 “击鼓传花”(出示游戏规则,两个题板后边分别是“奖品”和“谢谢你”) 游戏选出一名同学翻题板,另一块大家共同翻,体会第一次翻时不确定,第二次确定。 猜猜看奖品是什么呢?是玩一个更难更有挑战游戏的机会,快来看看是什么吧。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复习旧知,感受游戏中的随机现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习 新知做好准备) 二、摸球试验 1、出示游戏问题。猜猜看,有一个袋子,里边装了黄球和红球一共 10 个(球的质感、外 形、大小是一样的) ,你能推测出哪种颜色球多么?要说出推测道理。 2、交流方法。有什么办法?给大家具体说说。 (预设:多摸几次,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次数 多,这种球很可能多) 3、师生试模,体验随机性,思考试验注意。 第一次,学生试模,摸出全班看到颜色。 第二次,老师摸,学生做监督员,检查老师的操作。刚才摸出的这个球怎么办,用不用放 回去?(预设:需要放回,因为探讨的是 10 个球的情况,要保证每次摸时袋子里都是 10 个球。 )放回去直接摸可不可以?(预设:要先把袋子里球搅乱再摸,否则总是摸到上边 的球,摸多少次也不能了解袋子里球的整体情况) 我们摸了两次可以推测袋子里那种球多么,为什么?(预设:次数太少,受偶然因素影响 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增加随机经验,能体会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每个结果发生的 可能性是一样的,但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你觉得摸几次就够了?(预设:5 次、8 次、10 次,10 次因为有 10 个球) 那咱们就先摸 10 次试试,看能不能推测出哪种颜色多。 4、第一轮试验,摸球 10 次。 (1)明确试验要求。 先一起小声读,再交流理解试验要求。 (2)小组合作摸球 10 次,将结果记录在活动单 1 上。 学生活动单 1 组员名称: 问题:猜一猜:袋子里黄球多还是红球多? 摸球情况记录次数合计 黄球 红球 (3)展示试验结果,引发质疑和思考。 (预设:三种情况,黄球次数多,次数一样多,红球次数多) 出现了三种情况,我们怎么该根据哪种进行推测呢?(预设:少数服从多数,大多数组摸 到黄球次数多,推测黄球可能多) 质疑:作为另外两种情况的一员,我们 10 次试验操作规范,结果是红球摸到次数多,为 什么要服从你们的结果呢?学生交流思考。 也就是说袋子里虽然有 10 个球,摸 10 次就能推测出哪种多么? (设计意图:感受 10 个球,不是摸十次就能推测,次数少受偶然因素影响,数据还是不 太可信,还需多做些次,这并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就能解决的。 ) 5、第二轮试验,再摸 20 次。 那我们就多模些次,再摸 20 次。 (1) 小组再合作摸球 20 次,将结果记录在活动单 2 上,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活动单 2 摸球情况记录次数合计 黄球 红球 我们前后做了两回摸球试验,一共摸球( )次。 第一回试验摸到黄球( )次,红球( )次; 第二回试验摸到黄球( )次,红球( )次; 所以一共摸到黄球( )次,红球( )次; 我们推测袋子里( )球可能多,推测的理由是 你还有什么体会,和同组同学说一说。 (2) 分层次展示学生结果,小组交流汇报。 展示 1:(前 10 次试验和 30 次总计都是摸到黄球次数多)说下你们的情况,谈谈你们的 感受?(预设:前 10 次摸到黄球次数多,推测黄球多,随着试验次数增加,依然是摸到 黄球次数多,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推测,黄球次数多) 展示 2:(前 10 次和 30 次总计情况不同)这组虽然最后的推测和你们一样,但她们的试 验过程中的数据还是和你们有些区别的,能谈谈你们的感受么?(预设:前 10 次我们摸 到两种球次数一样,我们推测袋子里两种球数量可能一样,但看到其他组情况也不太一样, 我们也产生了疑惑,后来又做了 20 次试验,总共做了 30 次,发现摸到黄球次数多,我们 认为试验次数多的果,更可信) (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测的全过程,能 够对简单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的推测,并能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 分析试验的数据,发现统计规律性并进行推测,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 ) 三、回顾解决问题过程,小结板书 1、 (板贴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回顾摸球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推测的全 过程,明确数据要足够多,更具有推测价值) 2、Excel 汇总全班数据。 刚刚我们发现,通过增加试验次数,我们得到的数据规律更稳定,用这样的数据推测,更 为可信。经过 30 次试验,确实是绝大多数组都摸到黄球次数多,但依然有两个组和大家 情况不太一样。该怎么办?(再多做)时间问题,今天课上没法再做了,有没有别的办法, 那如果我们把全班的数据汇总起来,是不是相当于试验次数更多了,看看数据是不是更稳 定了(小组汇报,Excel 统计全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黄多,红少更明确了) 3、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数据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的价值。)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课堂进行的摸球游戏中,你能够推测出盒子里有几个黄球,几个红球吗?根据是什么?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 通过环环相扣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随机体验,在摸球试验中更是经历了数据获得、 分析、进而做出决策的过程,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方法。 2、通过增加试验次数,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真正体会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即数 据足够多的时候,统计规律的逐步显现。即先做十次试验,结果混乱,产生增加试验次数 的需求,顺应这种需求,再做 20 次试验。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两轮试验,在前 10 次和 最终 30 次试验的对比中,感受到试验次数的增加,数据量增大,规律趋于稳定,这时再 汇总全班数据,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数据的价值,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摸球次数与球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数据背后隐藏信息的进一步思考,为后 续学习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史宁中教授曾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 学生的随机观念,难点在于如何创设恰当的活动,体现随机性以及数据获得、分析、处理, 进而做出决策的全过程。 那怎样才能设计有实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呢?创设怎样的活动情境, 才能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呢? 基于以上思考,本节课我创设了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随机性,增强随 机意识。同时经历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测的全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数据的价值。 而且在试讲和思考中,我产生了如下两点感悟: 第一,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悟数据的价值。 对于重点环节摸球试验,起初的设计是先做 10 次试验,结果不统一,无法推测进而 汇总全班数据,学生再根据全班数据进行推测,虽然完成了推测任务,但在课后访谈中, 发现学生存在汇总数据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感觉,没有真正体会到数据的价值。 是不是虽然探讨了,但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并不是真正认同汇总数据这种增加试验次 数的方法呢?于是我将教学环节进行了修改,先做十次试验,结果混乱,产生增加试验次 数的需求,顺应这种需求,再做 20 次试验。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两轮试验,在前 10 次 和最终 30 次试验的对比中,感受到试验次数的增加,数据量增大,规律趋于稳定,这时 再汇总全班数据,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数据的价值。 2、摒弃试验中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学生的关注点聚焦于数据上。 起初主教学环节设计的是摸糖活动,问题是“袋子里装了草莓和柠檬糖共十块,猜一 猜哪种糖多?”认为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更感兴趣。结果孩子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我 摸到了什么味道的糖,对数据并没有更多的关注,即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已经超过了得出什 么数据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感受数据的价值。 为了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我改成了摸球活动,并强调这十个球除了颜色不同,质感 和外形是一样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试验和数据上。 此外,试验的规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起初设计时,交流完试验要求,就直接进行试 验,于是很多组由于试验不规范,如随意晃一下袋子,把袋子放在桌上只搅一下中间的部 分,导致试验数据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这样的数据会干扰我们的推测,学生很难感受数 据的价值。于是,我加入了师生的两次试模活动,并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试验规范 性,使学生得出的数据更具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 总复习-统计图表与可能性-ppt课件-(含教案)-省级公开课-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编号:f172a).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京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