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测量-课桌有多长-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编号:211c4).zip

相关 举报
  • 北师大2011课标版_二年级上册_小学数学_六 测量_课桌有多长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211c4)
    • 反思.doc--点击预览
    • 教学具.jpg--点击预览
    • 教学具照片.doc--点击预览
    • 教案211c4.docx--点击预览
    • 说课稿.doc--点击预览
    • 课前小研究.docx--点击预览
    • 课桌有多长.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创设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引出本节课的测量工具尺子。接下来认识尺子,进而认识 1 厘米,体会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几厘米,然后学习测量方法。学习测量方法之后,是练习巩固。测量文具盒长度时,学生遇到了尺子不够长的问题,因此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想办法解决并用想到的办法试一试,实际测量过程中提醒孩子注意做好标记。无论讨论是否能立刻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考了这个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参与、思考。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此时,我再以一句简练、切中要害的话总结和提示,顺利地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和牢记的效果,比起教师限制学生活动,先做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完成,要来得生动得多,积极得多。接着让学生估一估数学书上的线,再量一量 ,再画一条4 厘米长的线。最后引导孩子们用已有知识解决哪辆车能从桥下通过,学会利用给出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2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我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课后我经过反思发现以下点:1小组建设有待优化:小组讨论时发现虽然参与度很高,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给孩子分配合适的小组,根据小组内的成员分配任务,我个人认为小组内的分工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另外小组汇报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组织语言能力有待挖掘和培养。2评价检测单设计有待优化评价检测单设计的题目都是课本上的练习。在第一题“估一估、量一量”中测量文具盒的长度时,孩子们遇到了尺子不够长的问题,是我之前没有预设到的,但是这个问题出现的恰到好处,我便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也发现孩子自己探索的能力较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们尝试着自己探索。除此之外,检测单有一点不足,最后的提升题目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在刚刚学会了测量的基础上,孩子们对于测量的热情只增不减,所以提升的题目应该改为怎样用一根断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巩固测量中值得注意的问题。3环节设计- 3 -每一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但是最后由于对每一环节时间把握得不准,导致最后下课铃响起时才做课后小结。面对突发事件,课堂的驾驭能力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思考周全,不断提高自己的“二度设计”能力。4多媒体使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做好了,但没有完全使用,希望下次能够增加课件的使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1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2.学生准备:1 厘米小棒、5 厘米和 8 厘米彩条、长方形橡皮、直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淘气和笑笑也想试一试,他们测量了教室里课桌的长度(出示 ppt) 。测量完后,笑笑说:“课桌有 6 拃长。 ”淘气说:“课桌有 4 支铅笔长。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量的是正确的。同学们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测量时用的工具不一样。师:测量同一个物体时,要想得到统一的结果,该怎么办?生:用同一种的工具测量。小结:看来,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才会相同。 所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吗?- 2 -生:尺子。师:(出示 ppt)我们一般会用尺子来测量,接下来请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补充并记下来。 (板书:课桌有多长)教师巡视。二、新知探究1认识尺子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发现。生:我们发现尺子上有 0,1,2,3,4这些数字, (师插入:这些数字叫做刻度,那么 0 就是零刻度) ;还有很多小竖线,有的长有的短,(师插入:这些线叫做刻度线) ;其中,两条长的刻度线之间是 1 大格,尺子上每 1 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厘米也可以记作 cm。请问哪个组还有补充?师:你们真是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太棒了。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尺子上的数字叫做刻度,竖线叫做刻度线,两条长的刻度线之间是 1 大格,尺子上每 1 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以写作 cm。(板书:厘米:cm)2认识厘米认识 1 厘米师:你知道从零刻度到 1 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1 刻度到 2 刻度呢?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生:2 到 3 之间是 1 厘米,3 到 4 之间是 1 厘米尺子上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 1 厘米。体会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小结:尺子上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 1 厘米。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拿出学具袋中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 1 厘米小木棒,感受一下 1 厘米- 3 -有多长。下面轻轻的将木棒取走,注意两个手指不能动,比划一下 1 厘米的长度。 (收好小木棒,放进学具袋中)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出示 ppt 图片)师:注意我们用到了一个词“大约” ,也就是不确定,可能比 1 厘米多,也可能不够 1 厘米。这种方法叫做估计。认识几厘米师: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生:从 0 到 2 就是 2 厘米。师:3 厘米呢?4 厘米呢,5 厘米呢?3学习测量方法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和厘米,请小组合作测量学具袋中彩条的长度,并讨论怎样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请个别学生演示)生(个别回答):测量时,0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在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三、巩固拓展1请你打开评价性检测单,完成“估一估,量一量” 。2完成第二题3完成第三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长度单位 厘米:cm 0:零刻度- 1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1、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 2、学生分析 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尺子每个学生都见过) ,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上的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尺子上的数字叫刻度,长短不一的竖线叫刻度线,能够准确的找到 0刻度线,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班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不及之处,教师应面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3、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 2 -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5、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上,我为学生准备了 5 厘米和 8 厘米彩条,学生自己准备一根刻度清楚的直尺。备课过程中预设到孩子们的橡皮形状不一,测量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我准备了长方形小橡皮。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实际感受 1 厘米的长度,我准备了 1 厘米小棒。并用小的密封袋把这些学具装起来,方便组织课堂教学,也让孩子们养成用完的物品整理好的好习惯。6、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淘气和笑笑也想试一试,他们测量了教室里课桌的长度(出示 ppt) 。测量完- 3 -后,笑笑说:“课桌有 6 拃长。 ”淘气说:“课桌有 4 支铅笔长。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量的是正确的。同学们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师:测量同一个物体时,要想得到统一的结果,该怎么办?小结:看来,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才会相同。 所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师:(出示 ppt)我们一般会用尺子来测量,活动要开始了,孩子们注意听清楚要求,接下来请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补充并记下来。 (板书:课桌有多长)教师巡视。(二)新知探究1认识尺子师:在你们交流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组观察得很仔细,请他们为大家汇报。师:你们真是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太棒了。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尺子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尺子上的数字叫做刻度,0 就叫 0 刻度,长短不一的竖线叫做刻度线,两条长的刻度线之间是 1 大格,尺子上每 1 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以写作 cm。 (板书:厘米:cm)2认识厘米认识 1 厘米师:你知道从零刻度到 1 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1 刻度到 2刻度呢?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体会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4 -小结:尺子上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都是 1 厘米。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拿出学具袋中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 1 厘米小木棒,感受一下 1 厘米有多长。师:下面请一名同学为大家展示一下,现在老师将轻轻的将木棒取走,注意两个手指一定不能动,比划一下 1 厘米的长度。请所有同学一起试一下吧!(请讲小木棒收好,放进学具袋中。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出示 ppt 图片)师:注意我们用到了一个词“大约” ,也就是不确定,可能比 1厘米多,也可能不够 1 厘米。这种方法叫做估计。认识几厘米师: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师:3 厘米呢?4 厘米?5 厘米?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结:从 0 开始,从 0 到几就是几厘米。0 代表开始。3学习测量方法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和厘米,请小组合作测量学具袋中彩条的长度,并讨论怎样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请两个学生分别演示,并说一说测量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三)巩固拓展1请你打开评价性检测单,完成“估一估,量一量” 。师:测量文具盒的长度时,遇到困难了吗?怎么解决?2完成第二题。3完成第三题。(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 -7、课后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堂上孩子们的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比如孩子在测量文具盒长度时,尺子不够量的问题是课前我没有预设到的,但是这个问题很好,能够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我及时把问题提出来,让孩子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但是,课上孩子们提出的毫米,我没有作回应,应该给孩子一个回应,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班级内小组建设有待提高,表达、分工等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课结束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提升知识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也许会更好。希望下次能够改进,做得更好!- 1 -课桌有多长课前小研究 班级: 姓名:教学目标:1分析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课前小研究:1请认真观察尺子,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组的同学交流并记下来。2测量彩条长度时,我发现了:1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是:- 2 -2测量时应该注意:评价检测单1. 估一估,量一量2. 量一量,画一画 量一量它有多长。 ( )厘米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 估计 测量铅笔长( )厘米( )厘米橡皮长( )厘米( )厘米文具盒长( )厘米( )厘米- 3 -3. 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下面画“”。课桌有6拃长。课桌有4支铅笔长。认识尺子观察尺子,你发现了什么?0刻度刻度线刻度 厘米 : cm这都是1厘米1厘米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估计 测量铅笔长 ( )厘米 ( )厘米橡皮长 ( )厘米 ( )厘米文具盒长 ( )厘米 ( )厘米估一估,量一量 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下面画“”。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 测量-课桌有多长-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编号:211c4).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北师大版(2024) > 二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