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古人谈读书教案一、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 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选取了春秋经典著作 论语和宋代大学者朱熹关于读书、学习的言论,阐述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朱熹对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紧密契合了本单元 “读书明智”这一人文主题,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本单元提供了关于“读书”这一主题的很多信息,而恰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再结合本课课后第三题“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梳理、总结两则文言文所提到的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再谈收获和体会。二、学情分析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最初是家喻户晓的历史、神话故事或成语故事
2、,篇幅短小,通俗易学,随着年级的递增,文言文的选文无论是从篇幅的长度还是内容理解的难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本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略有难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已初步具有一定的概括、提炼等能力,因此在学习中我们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尝试自主运用。三、教学目标1.认识“耻、识”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 5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4.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
3、发。四、教学重点1.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2. 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耻、识”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则课文并背诵。3.能借助注释,理解第一则中六句言论的大意。(课前, 教师带领学生做接背古诗游戏。 教师说上句, 学生接下句。 背到“苏轼”的诗句时,呈现第八单元导读页。)(一)借助导读,了解单元文化主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单元导读页”中苏轼送我们的两句诗!学生齐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教师提问:从这
4、两句诗里,你读懂了什么?预设:旧的书不会厌烦读了很多遍,读多了就知道其中的意思。教师指导:“旧书”的意思是读过的书。“厌”的是意思是厌烦。(学生再尝试理解)教师总结:苏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典的书籍读再多回也不会厌烦,多读并且深思后其中的道理也就知道了。3.教师提问: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预设 1:有,有的书我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感悟。预设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样说的。教师总结:是啊,经典的书,经典的话,多读几遍,多读几次,就明白其中含义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经典世界,去读去思考。(二)揭示课题,了解文本出处及作者信息。1.教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教师引导:在预习时,看到课题“古人谈读
5、书”,你产生了哪些问题?预设 1:古人是谁?和谁谈读书?预设 2:谈了些什么?3.教师提问:通过预习,你们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预设 1:解决了,是孔子在谈读书,孔子在和弟子谈预设 2:解决了,是朱熹在谈读书教师总结:孔子在和弟子们谈读书。朱熹呢,书上这则文言文选自朱熹编写的童蒙须知,看题目我们就知道是儿童启蒙需要知道的事。就是讲给学习的孩子们,告诉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如何更好的生活起居等等。这些经典流传至今其实不仅仅是和自己的弟子、同时代的孩子们谈读书,还是和天下的读书人谈读书,也是讲给我们的。4.教师问题:那你们对这两位古人有什么了解吗?预设 1:孔子是一位老师,有很多弟子预设 2:朱熹
6、是宋代的大学问家教师总结:孔子是一位老师,儒家学派创始人,十分重视学习。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典言论的书,其中多处讲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都体现了孔子的思想,论语堪称国学的鼻祖。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 其实你们早就认识他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都是我们曾学过朱熹的诗句,朱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认为小孩子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及早进行教育。“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者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熠熠生辉的智者,被人们称为“朱子”。(三)理解课文大意,积累背诵。1.借助注释正音,理解句子大意。(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到春
7、秋时期,看一看孔子在和他弟子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第一篇论语的六句话, 拿不准的读音可以与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并互相读一读这六句话。(2)教师引导:哪位同学们愿意说一说这六句话哪句最难?你的困难出现在了哪些地方?预设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 “好”的读音教师引导:我听有的同学读“ho”有的同学读“ho”,到底读什么呢?我们来看注释,“好”意思是“喜好”,所以读“ho”。我们可以根据注释来确定这个字的读音。预设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 “识”和“诲”有困难教师引导: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易读错的字,“识”和“诲”。“识”,我们平常读 “sh”,在这里读 “zh”。多音字,字
8、义不同读音就不同,读“zh”的时候是记住。“诲”这个字是我们本节要学的新字,它的读音是“hu”,意思是“教诲”,教诲就是教育、教导的意思。(3)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六句话吧。(教师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这六句话,字音读正确,读得熟练、流利)(4)教师提问:我们再来想一想这六句话是什么意思,讲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小组讨论说一说。预设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点拨:在有注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没有注释, 这时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先猜一猜句意,用扩词法来探寻词义,从而疏通文意。比如 “默而知之”的“默”字,
9、一般我们常说“默写、默读、默默”,那么放在这句话中,哪个解释合适呢?“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所以“默”的意思是“默默地”。预设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教师点拨: “吾尝终日不食”的“尝”和在四年级下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都是“曾经”的意思。如果有的字古今意义不同,我们就可以回忆一下曾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文言文就是多读多积累,其义自见了。2. 理解句意,解决长句子朗读。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六句话中,哪一句读起来比较困难?预设: 刚才在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困难教师点拨: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该如何读呢?我
10、们可以通过句子大概意思进行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并非天生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勤勉去求取知识的人罢了。”因此这句话可以这样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环节四:熟读成诵,内化于心教师创设各种表达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这六句话, 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矣、岂”2 个生字,会写“耻、诲”等 5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则课文并背诵。3.能借助注释,理解第二则课文大意。4.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一)检测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复习背诵第一则文言文六
11、句话。2.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预设 1: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疏通文意,扫清阅读障碍,理解句子大意,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预设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与背诵。(二)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则文言文1.教师引导:那我们就运用上节课掌握到的学习方法,开始自学第二则文言文。自学要求:(1)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先圈画出来,在小组讨论中解决。(2)如果还有疑惑,在全班交流时,集中学习。2.教师引导:哪位同学愿意根据注释说一说这则文言文的意思。教师重点补充:“尝”是“曾经”的意思。 “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助词,相当于“了”的意思。3.梳理文章结构,教师提问: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
12、,心到、眼到、口到”,那如果朱熹想告诉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清楚了,为什么又加后面的文字呢?是否显得啰嗦?预设:不啰嗦,后面是阐述心到、眼到、口到的关系。4.朗读指导:这则文言文中,哪句话读起来有困难?教师重点指导范读:“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5.联系生活,阅读迁移: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经历吗?6.熟读成诵,内化于心: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争取达到熟读成诵。(三)梳理总结,落实语文要素。两位大学者跟我们谈论了哪些读书态度和方法?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两则文言文,可以通过圈
13、画关键词句、画结构图的方式进行梳理。师生总结: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勤奋好学、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学思结合。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四)联系读书经历,交流学习启发。交流读书体验: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与经验, 说说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谈启发。(五)指导写字,学习书写易错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耻、识、矣、岂”四个会认字并组词。其中的“矣”是语气词,可以组词:悔之晚矣、足矣、由来久矣。2.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把“耻、诲、谓、诵、岂”五个会写字教给大家。教师及时补充生词易错点:岂,下面是“己”,最后一笔竖弯钩不出头不堵口;皆,比的下面是白,不是日。教师提醒学生写“窥
14、”字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穴宝盖要写得扁而宽,下面的写得要稍微大一些,这样字才会漂亮美观。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会写字。七、板书设计八、作业建议1.背诵并默写这两则文言文。2.收集整理更多名人关于读书的言论制作成书签。感谢您下载使用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班海】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本篇课文配套专业范读音频本篇课文配套专业范读音频和配套课件和配套课件,请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搜索微信小程序请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搜索微信小程序【班海班海】免免费获取。费获取。领取课文朗读和配套课件添加答疑客服老师还可以免费使用老师还可以免费使用【班海班海】一键布置检查朗读任务一键布置检查朗读任务,告别群刷告别群刷屏屏,后台统计一目了然后台统计一目了然。除提供小学课内朗读素材以外除提供小学课内朗读素材以外,【班海班海】还还有课外朗读有课外朗读、古诗词朗读古诗词朗读、国学朗读等海量朗读文章和音频国学朗读等海量朗读文章和音频,让学生让学生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养成朗读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读出自信,读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