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标明确的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的课堂教学中,我有了新的感悟。【案例片段】师: 老师课前让你准备好的人民币都准备好了没?那现在我们带上这些人民币一起到一元店购物吧。(
2、课件出示“一元店”)师:哇,店里的东西真多,看,老板有话要说:(课件出示)欢迎光临,我是一元店的老板,我们店里的所有东西都卖一元,但是我要给小朋友提个醒,我们店里一律是付款后不找钱的哦!师: 什么叫付款后不找钱?他卖一元钱的东西你付 5 元有没有找给你?所以我们要付正确,不要付多了。师:小朋友们,店里有你想买的东西吗?先选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然后跟同桌说一说,接着把要付的钱准备好,摆在桌面上?师:谁来说说你想买什么?请你拿着你准备好的人民币到前面来。生:我想买魔方,我付 1 元的纸币。师:因为我们是一元店,所以他付一元钱,付对了没有?要不要找钱?还有没有想买的?生:我想买飞机,我付 10 张
3、1 角。(把 1 元和 10 角贴黑板)师质疑:同样是付一元的东西,怎么有的同学付一元,有的同学付 10 角呢?生:因为 10 角就是一元。师:噢,老师明白了,原来 10 角就是 1 元,也就是说 1 元=10角。师相机板书:1 元=10 角,全班齐读。师:老师手上东西还没卖完,有没有别的付款方式呢?生:我想买小熊,我付两张 5 角。生:我想买风车,我付 4 张 2 角。师:付对了吗?生:不对,还差 1 角。因为 1 元等于 10 角,刚才只付了 8 角,还差一张 2 角。生:我想买小鸭,我付一张 5 角,5 张 1 角,合起来是 10 角。师:最后一样谁想买?生:我付一张 5 角,两张 2
4、角和一张 5 角,合起来是 10 角。师小结:这里不管是哪一种付款方式,合起来都是 10 角,因为1 元等于 10 角。【案例分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 “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加工,创设了到“一元店”购物的情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与购物相关的知识,加上之前已经学习的人民币的面值这一知识基础, 就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且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5、” ,只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像是在做游戏,是一种开心、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负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往往是事半功倍。店里有着可爱的玩具,大家都可以拿着手上的学具人民币到老师处购物,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对新课内容的兴趣,能迅速把学生引入新课,另一方面又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及亲身实践的空间,学生就会变得积极主动的学习了。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我充分利用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
6、造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和同桌说说要买的东西,然后想想怎么付款,把要付的钱摆在桌面上。”这样的活动方式,把整个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获取到知识,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品尝到这个过程里的成功喜悦。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才能真正的落实保障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 相反一个来得恰当而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在大家都在展示如何用一元买到东西的时候,我提出了质疑“同样是付一元的
7、东西,怎么有的同学付一元,有的同学付 10 角呢?”这样通过老师质疑的付款方式,然后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发现,最后小结,这样的效果往往更理想。学生果真自主的总结得出元与角的进率,1 元=10 角,并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结果,拓展出相同价钱的其他的付款方式,从而体现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更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收获更多。【体会思考】这节课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通过情景创设,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来进行小组交流,然后汇报得出结论。但课后我回想整节课的过程,纵观全体学生,看上去好像很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活跃,特别是小组交流时,但这都是学优生的专
8、利, 自主学习都体现在学优生的七嘴八舌上, 导致于有个别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问非所答,牛头不对马嘴,不知其所以然,小组交流个别甚至出现的“谈天说地”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放任学生,没能及时介入学生的活动,没有真正的要关注每个学生要学什么与怎样学, 也忽略了个别学困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所以课堂效果与预期期待的有所差别。其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其自主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会如何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所以在小组交流讨论的环节前, 应该要留给学生空出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想一想,在脑海里面预演一下这个过程。我在这课堂上忽略了这一让学生交流前的独立思考过程, 导致有一些学生没有完全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特别是学困生,这样让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我们应该善于抓住个别学生生成的问题,把问题抛向全体学生,让大家共同地思考,并保证全体学生有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再利用大家的力量把问题解决,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合作的过程,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避免个别学优生占领课堂的局面,把所有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尝试,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