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2022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 主要考点详解古代中国政治【考点】历代行政制度的创新(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乃至以后历朝的基本特征都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3)秦始皇创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各级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4)汉武帝时形成“中朝”,是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
2、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地方上,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分裂叛乱问题。(5)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6)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7)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8)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9)从汉代察举制到
3、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10)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考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考点】王位世袭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它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考点】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
4、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考点】西周国家结构的特点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案】中国古代社会王权与族权通过宗法制进一步结合。宗法制不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王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这也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稳固的条件之一。【考点】三代政治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继承、一家一姓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2行政制度(1)中央:
5、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天下归周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2概况(1)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2)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3影响(1)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借助分封制开拓疆土,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的整合,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
6、周文化的传播。(2)后期:是导致诸侯分裂的重要根源。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天下归宗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宗族内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4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制;家国合一,家国同构,血缘关系(兄弟)与政治关系(君臣)结合。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四、西周的礼乐制权力认同、天下归心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
7、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考点】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考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指导思想,同时具有规范社会秩序、整齐生活习俗的作用。宗族作为家和国的中介,发挥着协调两者关系的作用。自秦汉以下,“封建”不
8、再是政制主体,而“宗法”却得以延续,从封建时代夏、商、直至帝制时代秦汉至明清,余韵流风延及近现代,如祖庙、祠堂、宗谱、族田等都是宗法观念在后世的反映。【考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礼乐制是其维系机制。(1)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2)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3)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考点】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1)周灭商后,其人口和军力无法控制全国的广阔区域,所以需要诸侯国来镇守。(2)当时还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各个地区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分封来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考点】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血缘标准及分封主体: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在富庶地区或战略要
9、地大都是姬姓贵族,在偏远和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2)对异姓诸侯既拉拢又防范的态势,比如对殷商后代封国宋国的“半包围”之势。(3)同姓不婚:通过婚姻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以固结权势,并维护宗族内的伦常关系。(4)当时黄河流域是政治、经济中心。【考点】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等级森严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血缘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考点】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1)积极方面:分封制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严格的君
10、臣关系,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分封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加强了统治。分封的过程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分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统治网络,商的方国被周的封国代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古代第一次实现了上层政治组织的统一。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周朝的很多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
11、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2)消极方面: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考点】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山西简称“晋”, 山东简称“鲁”等。(4)分封
12、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秦晋之好”。【考点】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考点】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考点】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宗法制是区分嫡庶、亲疏,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与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宗法制崩溃后,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延续,而其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宗法制度下,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
13、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政权的补充。宗法制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2)实质: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考点】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1)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3)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
14、、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考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在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礼乐制度是西周文化的精髓,是
15、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促进作用。(3)评价由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统治者以天意自居,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国事以占卜方式决定浓厚的部族色彩由于是从父系
16、氏族演变而来,三代的政治、法律及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封国自主权较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统治权;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的文化及习俗在不断传播和影响着诸侯国贵族政治特征明显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考点】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
17、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考点】秦汉政治皇帝制度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皇帝独尊:权威不可世俗。【案】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柳宗元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2秦朝统一(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2)经过:公元前
18、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2中央官制3郡县制(1)确立: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二者都由皇帝直接任免。(3)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分裂和维护统一,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政令能顺利贯彻到基层。其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三、影响1军政大事先
19、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加强和完善。4在这一制度下实行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赈灾救济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性与统一性的特征。这都对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5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恶化。【考点】区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一
20、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考点】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中央主要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都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人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
21、治特点。【考点】秦朝推广郡县制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初步形成和推行为秦朝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思想基础,郡县制本身就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疆域上秦朝疆域空前扩大,为秦朝推行郡县制提供了现实可能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县制的推行【考点】周秦政治制度比较【典型史料】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22、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探究】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是什么,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案】差异: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代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考点】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考点】汉
23、代政治汉承秦制1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国并行制(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选官制度:察举制(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2)选官标准:孝廉。(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4政治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
24、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
25、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衰落: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唐朝中期,科举制兴起,从而导致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3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考点】“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
26、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考点】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此外,郡国并行制也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考点】“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7、。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考点】门阀士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考点】隋唐政治1地方制度(1)隋:并州、郡为一级,地方管理重归州、县二级制。(2)唐: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察访善恶,举其大纲”,监察地方。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唐玄宗后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诸道的采访使与掌管兵权的节度使合二为一,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
28、原因。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2)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选官制度:科举制(1)形成与发展: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
29、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宋元政治臻于成熟(一)君主专制加强1宋朝(1)二府三司制形成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
30、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二)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意义:加
31、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考点】三省六部制“民主色彩”的本质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且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加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因此,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考点】唐代政事堂主要职责是“议事”“议定”“评章”,它也是宰相协助皇帝进行议事决策的机关,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唐太宗“询谋于众,而不自用”的一项重要措施。【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选拔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演变为
32、学识才能。选拔方式: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案】二府三司制主要体现了对制衡的追求,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官员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人说,三省六部制是从程序上对相权的削弱,而二府三司制则是从实体上对相权的削弱,目的都是加强皇权。【案】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考点】宋朝叠层政治架构的形成宋朝注重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1)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
33、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调兵权。(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考点】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1)山川形便: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2)犬牙交错: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
34、制。【考点】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典型史料】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 963 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典型史料】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探究】(1)宋代知府与
35、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2)两宋时期“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案】(1)地位和关系: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的衰落、中小地主的崛起;科举制的推行和发展;崇文抑武的政策等。【考点】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1)从控制军权入手,地方军、政、财、司法权都收归中央。(2)分化事权:分化军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化相权
36、,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分化地方事权,使军政、监察、财政、司法等掌握在不同的官员手中。(3)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考点】历代地方行政机制的变与不变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东汉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或州县【案】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考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
37、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考点】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演进【典型史料】(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
38、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案】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考点】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
39、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考点】 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唐中期
40、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考点】科举制的深远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
41、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
42、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考点】古代中国监察和谏议制度1监察制度(1)演变时期中央地方秦汉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 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魏晋御史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 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唐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地方分设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宋元御史台为宋元时的最高监察机关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 观察使到各地区巡察; 元在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明清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朝沿袭;
43、明在中央设厂卫特务机构和锦衣卫监视官民明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2)特点组织独立,自成系统。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3)评价积极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2.谏议制度(1)含义: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2)发展演变: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
44、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与皇权的高度加强相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3)评价: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考点】史官制度1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2史官们通过手中的笔来惩恶扬善,点评朝政,使君主和史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
45、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3然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考点】明清政治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废除:1380 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制度(1)出现: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
46、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二、清朝1清朝初年的中央体制(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案】内阁对皇权
47、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案】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与此 1718 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考点】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考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案】明代内阁的权力
48、【案】“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充分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考点】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
49、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
50、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考点】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