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2、运用资料,概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3、探究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措施。 苏奥米国家极地轨道伙伴卫星(Suomi NPP)是美国最新一代气象卫星。其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传感器,能够过滤掉极光、森林火光等非城市灯光,捕获到城镇中居民点、车流、路灯等发出的低强度灯光。教材图2-32是科研人员通过收集该卫星2016年多个月份的数据,合成得到的卫星影像。导入新课 1.对照世界地图,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与夜间灯光分布是否一致。2.世界上有的区域夜间灯光闪耀,有的区域夜间则一片
2、漆黑。夜间灯光分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一、城镇化1.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镇化的主要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浦东的变化3.城镇化动力(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2)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4.城镇化与三次产业的关系(1)第一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2)第二产业:工业是
3、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3)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活动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不同点:珠江三角洲,侨乡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互动,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相同点:都受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世界城镇化的推进世界城镇化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缓慢。(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4、。(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世界六大城市群世界特大城市和主要大城市带分布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该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称为东海道城市群。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该城市群由苏州
5、、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英格兰大都市带 该城市带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后期阶段后期阶段加速阶段加速阶段初期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阶段划分示意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6、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镇化低水平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发达国家发展
7、中国家几个相关概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迁往更远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堵;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主要特征:1、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2、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提高了城镇运行的效率3、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4、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也得到普遍的重视5.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高、
8、中收入者高、中收入者年轻专业人员年轻专业人员 资本资本 中心中心商业区商业区贫穷贫穷富裕富裕低收入、少数民族区低收入、少数民族区内城内城高、中收入及白人区高、中收入及白人区郊区郊区逆城市化现象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郊区化与逆城市化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城市郊区城市郊区乡村或乡村或小城
9、镇小城镇郊区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增加减少乡村人口减少增加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注意: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二)发展国家的城镇化1、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但是速度快2、发展很不均衡3、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特点:“虚假城镇化” 虚假城镇化:也叫过度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进程快于工业化进程。 影 响: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等城市问题。 主要原因: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案 例:墨西哥、阿根廷等国
10、墨西哥城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约2200万,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市区。它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是该城市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墨西哥城“滞后城镇化”滞后城镇化:是指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主要原因: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影 响: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案 例: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窟达拉维贫民窟:位于印度的商
11、业之都孟买的中心地带,是仅次于肯尼亚内罗毕的基贝拉,排名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在近2平方公里的区域,居住人数超100万。(三)我国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19782017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上升到58.5%,平均每年约增长1.0 个百分点。2017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1亿,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65个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起步早,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化水平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
12、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进程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城市化问题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活动:项目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与工业化的关系快,加速发展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 第二、第三产业内地向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主要流入大中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3. 归纳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特点初步改善,但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不少,如劳动力就业问题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