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全书)知识点总结(背诵复习资料).rar

相关 举报
  •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章节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
    •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知识点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点击预览
    •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知识点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点击预览
    •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知识点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点击预览
    • 第四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知识点总结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一、不同类型的区域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3区域的类型(1)按地理特征划分标准举例自然特征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人文特征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中国主体功能区(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划定区域目的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3)客观存在的区域举例意义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水稻育种专家寻找杂交育种的野生稻提供了帮助4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以下特征:特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线是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是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影响的依据5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区域及特点区域类型典例特点按自然特征划分黄土高原区、中国东部季风区体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按人文特征划分汉语北方方言区、住宅区体现显著的人类活动及现象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中国主体功能区既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又充分反映人文活动特点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行政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体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客观存在、经人类长期实践认知的区域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人类研究、认知、开发自然提供依据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1)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2)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2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3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补充知识1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2区域主要自然要素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区域主要人文要素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主要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等方面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1)分类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2)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影响表现举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捕鱼、采矿、风能发电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2)区域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4理解区域的特征5理清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发展要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1)自然要素差异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 3033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 44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耕地条件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贫乏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人文要素差异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3)发展变化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表现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区域差异性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主要成因(2)地形差异的主要成因(3)水文差异的主要成因(4)土壤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项目具体表现差异成因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的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业机械化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率等的差异土地等自然条件及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的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的差异人口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的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的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的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的差异地形、河流、经济、科技、人口等的差异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2城市功能(1)含义: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2)特点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如武夷山市旅游服务;功能突出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如省会城市3城市的辐射功能(1)含义: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2)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城市的功能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城市腹地范围影响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5城市体系(1)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2)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6正确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1)城市的辐射功能的主要特点城市的辐射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的对外开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自身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能有关。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城市的综合功能越突出,则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城市因其辐射功能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城市的辐射功能会因城市腹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强、扩展。城市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产业、资本、科学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实现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因素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人口因素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动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3)结合城市化发展特点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从而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型城市、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等新型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伴随着一批超级城市、巨型城市的相继出现,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得到了加强,成为区域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导区域,成为周边地区发展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流转中心。二、纽约的发展1位置: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港口条件得天独厚。2发展时间表现殖民地时期港口建设1825 年伊利运河开通,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20 世纪 30 年代纽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过 1_000 万的城市三、纽约的辐射功能1地位:纽约是“波士华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辐射带动作用强。2对周边地区的影响(1)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纽约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2)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 60 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3对城市带的影响: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4对美国的影响5对世界的影响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第二节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地区产业结构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3作用: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二、产业结构的升级1主要表现(1)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2作用: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升级的原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新比较优势凸显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解构需要升级国家或地区政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1概况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主导工业: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2变化过程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位区位优势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位区位优势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国家实施了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原有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明显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开放的服务环境等3今后的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4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5理清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首先,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其次,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 60 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 60 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最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 60%。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6明确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及影响因素(1)产业转型的路径路径内容效益产业延伸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产业更新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综合发展有的产业转型并非是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2)理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随经济的发展区域的资源条件、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等经济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原有的发展优势丧失,主导产业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管理者实施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为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管理者通过因地制宜的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第二章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1)主要表现: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2)典例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1)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不高,如孟加拉国。(2)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却发展得很好,如日本。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1)原则: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2)案例案例评价水利工程都江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土壤遭受风蚀,出现“黑风暴”4地理位置与区域发展5自然要素与区域发展6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改造及对区域的影响自然条件改造方式对区的域影响发展温室大棚,改造热量条件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率气候条件人工降雨缓解区域旱情地形条件山区发展梯田,进行立体种植发展农业、保护生态建设水利工程防洪、排涝、灌溉水文条件过度开发导致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度捕捞、引进外来物种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物入侵生物条件破坏植被区域生态问题严重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2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1)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2)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3常见资源类型及其特征分析自然资源分析内容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生物资源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水资源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4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合理利用我国分布世界分布合理利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地区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资源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煤炭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50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利用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时,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促进再生,使后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至少达到目前的水平;二是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在实现合理开发的同时,要找到能够代替它们的新资源。具体途径和要求如下表: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第二节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生态脆弱区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4我国的生态脆弱区(1)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2)典型地区我国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1 世纪初,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5正确认识生态脆弱区(1)从成因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往往是气候变异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其脆弱的生态产生强烈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2)从分布看:生态脆弱区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3)从表现看:生态脆弱区的土地易退化,呈现出荒漠化景观,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化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分布“三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东北平原黑土分布区6正确理解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及表现原因具体表现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本带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 300400 毫米,降水变率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自然原因多大风本带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但是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极易遭受大风侵蚀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为了维持生计,人们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这样,年复一年,垦殖区面积越来越大,并向西、向北扩展。这些地区本身生态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渐降低过度放牧牧民为求得当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提高载畜量,但过度放牧的后果是草场退化,反而使牲畜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下降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7. 判断不同地区土地退化人为因素的技巧不同的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造成土地退化发生、发展的主要人为因素有所不同。人为因素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过度开垦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水资源利用不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古城遗址上游用水过多,下游因缺水而使绿洲退化、沙化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概况(1)位置特征: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2)现象变化: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年均降水量大多在 300400 毫米,夏季暴雨集中。(2)多大风大风多集中于冬春季节,地表易遭受大风侵蚀。3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1)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2)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2综合治理措施(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2)构筑防护体系(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6)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3. 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在西部地区,不同的区域合理用水的措施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1资源型城市(1)含义: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生命周期2资源枯竭型城市(1)形成: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转型发展转型措施具体表现典型城市举例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大庆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阜新3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1)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2)开采条件: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条件: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2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问题问题成因影响经济结构单一,多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能源,但也存在过分依赖现象受技术革命和资源枯竭影响,经济衰退;产生资源、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主要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不愿入驻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工业高度集聚,达到过饱和状态企业效益下降,出现外迁转移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1地理位置: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黄河。2产业发展三、焦作市的转型之路措施表现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措施表现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焦作山水”等旅游品牌,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重点培育优质粮食、怀药等农产品品牌,并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正确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1)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的竞争力不足;管理体制落后、僵化;大中型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下,冗员多,社会负担重。(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发展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因地制宜,培育新的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理顺体制机制,实施大小企业、公私企业集约整合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促进就业,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第四章第四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概述(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2)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2流域特点3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养殖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2)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往往是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并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大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农业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工业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旅游业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旅游业(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植树保护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水源利用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土地生态(4)协作开发的必要性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4协作开发的措施河段措施上游地区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全流域对全流域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河长制可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二、黄河的调沙减淤1实施背景(1)河流特征:河流含沙量大。(2)存在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非常多。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夏季的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高原兔土质疏松易被冲刷。2目标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3主要措施(1)对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措施具体做法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2)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4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这是水土流失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5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6对黄河下游的调沙减淤措施(1)通过修建水库,对河流中的大量泥沙进行拦截,实现河流减淤的目的。(2)利用水库蓄水,适时放水,人为制造可控洪峰,对下游河道实施冲淤,将下游河道中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地理背景(1)径流量少: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突出。(2)需求量大: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水量不断增加,自 1972 年出现断流现象。2调配措施时间措施1999 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2009 年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3调配成效:基本保证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4流域水资源状况分析(1)流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小,则流域水资源贫乏。(2)流域内水资源供给状况分析流域内水资源的供给状况主要看流域内水资源的需水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流域的需水量则取决于流域内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密集,产业发达,则水资源需求量大,则会表现出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流域内的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3)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整个流域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三个方面:保障水量、保护水质、提高水效。核心具体内容保障水量(1)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2)保障流域生态健康对水资源的需求(3)实现流域水资源区域间、产业间的科学分配保护水质(1)治理水土流失导致的“水浑” (2)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水污染提高水效(1)提高产业用水效率 (2)提高居民生活用水效率5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措施黄河流域的具体做法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流域水资源安全提供保障(1)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2)实施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3)推动水土流失的生态治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减少对流域水环境的污染(1)对传统产业实施生态化改造(2)注重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实施节水技术的集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强化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3)多种措施并举,推动城乡生活节水第二节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调配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2)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2调配背景3资源调配与区域发展项目内容调配前提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交通运输、政策为保障条件,在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影响因素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调配目的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主要影响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4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输出地和输入地(1)输出地:新疆和中亚。(2)输入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2主要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我国总体状况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不匹配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使用占比对环境的影响煤炭60%以上大气污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对交通运输造成压力天然气36%清洁,污染小(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3. 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1)有利条件资源优势: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稳定供气 30 年;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补充气源地。技术保障: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广阔。(2)不利条件管线长:输气距离远,管线长,工程量大。地形障碍: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河流障碍: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艰巨。环境脆弱: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1)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2)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2)为沿线区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4.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思路(1)从不同区域进行分析角度影响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调出区不利面临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有利缓解了当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改善了大气质量对调入区不利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沿线地区一般而言,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2)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分析效益调入地区调出地区经济效益获取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社会效益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生态效益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第三节第三节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全书)知识点总结(背诵复习资料).rar)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