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973284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教材分析】深度解读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层面的“主旨挖掘”,一是形式层面的“技法研究”。“主旨挖掘”往往受制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要较全面地对作者知人论世,二是学生要有足够的阅历和体验,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心理基础。在这两点上,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都难如人意。一是教材不可能提供关于作者本人太多的参考资料,二是学生的心理成熟必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故都的秋,作者在文中表达的隽永深沉的情感,需要广泛联系他的经历才能深入领会;而近 40 岁的作者对“悲凉”这一特殊审美情趣的追求,要想唤醒 10 多岁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情感共鸣,更

2、是难上加难。所以 “主旨挖掘”层面不宜过深,能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文化铺垫即可。与“主旨挖掘”相比,“技法研究”属于形式层面的问题,它受到的外在制约就要少些,实践告诉我们,它还往往可以借助外在因素,尤其是技法相近的作品进行参照解读,帮助我们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给我们的写作以有益的提示。如把学生初中学过的济南的冬天来和故都的秋作一比较,就会让人有很多惊异的发现:如同样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同样是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同样是书写某地的某个季节,同样是外地人写他乡景,更重要的是同样选用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体。再从写景抒情手法的微观层面去比较,更有可贵的发现:如同样是表达“喜爱、赞美”的单调递增的情感,同样运用了“

3、概具结合”的手法、“对比衬托”的手法、“以情驭景”的手法、“画面组合”的手法等等,这些相同之处不一而足,正可以给我们的写作以有益启示,让我们在写作写景抒情这类文章上获得宝贵借鉴。【教法分析】“教无定法”但“教有常法”,本课拟采用“比较发现法”进行教学。比较是使学生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往往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规律,进而获取知识指导实践。本课确定的比较对象为故都的秋和济南的冬天,比较的角度为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即“求同”比较。“求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比较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寻其共同点,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领悟其规律性。确定为手法上的“求同”比较,目的更明确,就是

4、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发现不同作家的一些相同写作技巧,进而增强他们对写作有“常法”的认识,引导让他们先用这些“常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使学生能更直观发现比较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拟配合采用“列表法”;为调动学生参与手法分析的积极性,拟配合采用“合作探究法”;为让学生能较深入理解手法运用的效果,拟辅助采用“点拨法”。【课前准备】1、熟读故都的秋,了解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2、复习济南的冬天,熟悉课文,了解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作者笔下济南的冬的特点。3、阅读济南的冬天并按要求完成比较表格。4、学生分组:每组 8 人,全班共分为 6 个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比较表格后由组长汇总

5、填写到一张表格上,准备由组长代表小组初步汇报研究成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的相同写作技巧,获得写作借鉴。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发现不同作家的相同写作技巧,从而获得写作借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比较意识,培养严谨认真的探究精神,提高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学重点】运用比较阅读法,发现两篇文章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并理解“以情驭景”的写法。【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教学时数】1 课时【课堂类型】活动课【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约 3 分钟)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肯定有两片非常相像的叶子。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

6、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作品就应该是文艺花园里两片非常相像的“叶子”,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它们的纹理脉络去细密观察,看看能否获得启发,为我们也能画出一枚精美“叶子”提供灵感二、成果交流(第一轮)(约 7 分钟)1、以抽签形式选择六组中的一组根据本组表格填写的内容与大家交流,时间限定为 3分钟。2、该组发言后,其他各组可适当补充,时间限定为 2 分钟。3、教师对同学两篇文章的初步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不完善处给予点拨补充,约 2分钟。附:教师点拨用资料附:教师点拨用资料概括介绍(特点)具体描写(景物)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第 3 段:一椽破屋、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漏下来的日光、牵牛

7、花的蓝朵(蓝白为佳,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第 4 段:槐树落蕊、扫帚的丝纹;第 5 段: 到处秋蝉的残声;第 6-10 段: 秋雨、 灰沉沉的天、凉风、又晴了;第 11 段: 秋果淡绿微黄的枣子颗儿、成熟到八九分的柿子、葡萄等济南的冬天“温晴”第 2 段:阳光、小山第 3 段:小雪、小山、矮松、微黄的阳光、粉色薄雪;第 5 段:绿萍、水藻、长枝的垂柳、澄清的河水、蓝汪汪的天空包着红屋顶,黄草山等三、合作探究(约 12 分钟)1、请各组仔细研究表格内容,合作探究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规则:限时 10 分钟;组长发言;一处 10 分;总分排名。3、探究提示(1)作者分别从哪两方

8、面结合着来写“故都的秋”和“济南的冬天”的?(2)作者在概括介绍写作对象的特点时,是怎样突出它们的与众不同的?(3)济南没有大雪吗,为什么不写?故都的香山红叶不是一道奇景吗,为什么不提?(4)作者对笔下的景物是随意提及吗?是不是有一定的组织和安排?四、成果交流(第二轮)(约 20 分钟)要求:1、以抢答的形式交流,每组只能说一点,限时 3 分钟,如果给出的答案不能得到认可的话,其他组可补充。2、教师对各组汇报的成果给予恰当点评,再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拨补充,师生共同归纳相同的写法。附:教师点拨用资料附:教师点拨用资料(1)作者分别从哪两方面结合着来写“故都的秋”和“济南的冬天”的?明确:概具

9、结合说明:都是先概括介绍其特点,然后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来表现这一特点。(2)作者在概括介绍写作对象的特点时,是怎样突出它们的与众不同的?明确:对比衬托说明:故都的秋南方的秋(慢、润、淡)济南的冬天北平的冬天(常刮大风)、伦敦的冬天(难见日光)、热带的冬天(永远毒热)(3)济南没有大雪吗,为什么不写?故都的香山红叶不是一道奇景吗,为什么不提?明确:以情驭景说明: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如果写“大雪茫茫”容易让人感受到的是寒凉,是冰冻,不符合要表现的“温晴”的特点。文中写的都是“阳光”、“小山”、“小雪”、“矮松”、“绿萍”、“垂柳”、“红屋顶”、“黄草山”等,这些景物无一不带着“温晴”的特点。故

10、都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清、静、悲凉”,如果写“红叶似火”容易让人感受到的是热烈,是蓬勃,不符合要表现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写的都是“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蓝白为佳,陪衬秋草)、“没声音没气味的秋槐落蕊”、“扫帚的丝纹”、“到处秋蝉的残声”、“来得快去得快送凉的秋雨”、“淡绿微黄的枣子颗儿”、“成熟到八九分的柿子、葡萄”等,这些景物给人的感受正是“清、静、悲凉”。可以说,作者是“以情驭景”,特意选择那些能表现该季节特点的景物来表达情感,对描写的景物都按照心意经过了艺术眼光的筛选。这一点在我们写景时特别值得借鉴。(4)作者对笔下的景物

11、是随意提及吗?是不是有一定的组织和安排?明确:画面组合说明:故都的秋:第 3 段秋晨小院图第 4 段秋槐落蕊图第 5 段秋蝉残声图第 6-10 段秋雨话凉图第 11 段清秋佳果图小结:一共写了 5 幅清秋画面,组合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济南的冬天:第 2 段阳光下的小山图第 3 段小雪后的小山图:第 5 段阳光下的绿水图:小结:一共写了 3 幅暖冬画面,组合表现济南冬的“温晴”。可以说,两位作者都在选取了能表现季节特点的景物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艺术加工,通过画面组合的形式,给读者以全面生动的试听冲击,进而表达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的。这种写法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五、总结(约 3 分钟)1、让

12、学生谈谈通过两篇文章手法上的比较获得的写作上的启发,教师给予适当点拨。(点拨:“相同”给我们提供写作“常法”,“不同”给我们提供写作“变法”,关键在于我们要乐于探究, 勇于发现, 利用好教材范例,在语文学习上做“读写结合”的有心人。 )2、根据各小组表现评出优胜组,并发放小奖品给予鼓励。六、作业借鉴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的写法,写一篇话题为“天津的夏”的写景抒情散文。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天津的夏”?概具结合对比衬托以情驭景画面组合【课后反思】1、从“需求”出发教学要务实,就要从实际“需求”出发。这个“需求”从教学层面上来讲,基本包括学生“学”的需求和教师“教”的需求。如对于

13、故都的秋,学生愿意尝试“理解”内涵,但更渴望学习“表达”技巧,因为他们知道“学技巧能表达”才是最大的收获;而教师是应该带着学生进行“主旨探究”,但更有必要引着学生开展“技法研究”,因为“技法”才是“规矩”,让学生熟悉“规矩”才能画出“方圆”。当单篇文章不利于“技法研究”时,可以援引学生熟悉的文本,“用教材教”。所以,每次教学,教师都应善于找到教学双方“需求”的共同点和侧重点来实施教学,这样才能从最开始就避免“教”与“学”的错位,实现教学收益的最大化。以前的教学多注重“主旨探究”,今后应适当调整,多尝试“技法研究”;以前的教学多注重“读是读,写是写”,今后应注重“读写结合”;以前的教学多“猜想”

14、少“调查”,今后应多“调查”勤“调整”。2、从“比较”发现规律就在那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发现。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有非常强烈的发现欲望。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掌握的资料较少,况且缺少广泛联系的意识,往往不能有太多的发现收获。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他们的研究加以引导,如提供对比资料,让他们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故都的秋与初中学过的文章济南的冬天有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写法上的相同,让学生认识到了写作规律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阅读与写作兴趣。今后,应不断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加强比较意识,可以“求同”比较,也可以“求异”比较(如:同题材的不同写法),从比较中求发现规律,进而真正获得学习的乐趣。3、从“活动”锻炼教育源于交往,教学不可缺少交流,况且教学上的交流应该是多元互动交流,为实现多元交流,活动课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型。活动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立论发言”、“归纳整理”等,这些能力对于有些同学还明显欠缺,仍需要不断加强。开展活动课,不断的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施展的平台,正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找相同 达共识 学写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写法之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