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代数式-阅读材料 数学中的符号-ppt课件-(含教案)-部级公开课-(编号:700bc).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教案700bc.docx--点击预览
    • 数学中的符号.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浙教版 7 上第四章 数学中的符号 教学设计课时操作流程图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数学符号在数学发展过程伴随着人类数学史的推进过程,符号发展与数学发展互相促进,数学的定理、法则、推理、论证等均是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实现的本节课是在经历符号发展简单历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符号的意义与特征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符号的特征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符号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目标通过对数学符号发展的了解,体验数学符号的简洁,明了,易交流等特征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在现实背景中能够识别出数学符号,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合理分类,体会不同的符号的使用特点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具备的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符号,并且能够读出和使用2本课的目标需求了解符号的发展,体验符号的优越性,提炼符号特征3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符号的认识不够完备,分类有一定困难4应对策略 分析符号的使用需求,进而分类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符号分类的过程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符号分类的过程四、教学技术支持条件四、教学技术支持条件利用 ppt 解决呈现方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层次一:导入层次一:导入 展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一副老照片,镇江某女子学校的学生在上数学课,黑板上有“四元术”方法解方程的内容清代学堂照片符号分类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程使用需要聚焦数量符号符号系统完善推动数学的发展读取信息讨论异同谈数学符号2【问题 1】你从照片中能读出什么信息? 6 人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谈发现的信息,大致可能为:上数学课、解方程、 “天,地”相当于“x,y”,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等等板书现代方程 天 地 = 6天 + 地 = 102天 = 16 = 6 + = 10? 天 = 82地 = 4地 = 2 = 8 = 2? 5 天地 = 20天地 = 4天地 = 16 5 = 20 = 4 = 16 天 + 地 = 10地天+天地=52 + = 10+=52 天地+ 2 +地天=254 + 2 +=254 4天2+ 8天地 + 4地2= 25天地 42+ 8 + 42= 25 2天 + 2地 = 5 天地 2 + 2 = 5 2天 + 2地 = 2(天 + 地) 2 + 2 = 2( + ) 天2+ 2天地 + 地2= 100 2+ 2 + 2= 100 4天地 = 64 4 = 64 天2 2天地 + 地2= 36 2 2 + 2= 36【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清朝末年,人们已经基本能够运用与现代方程体系差异不大的方法解方程,基于符号体系的建立才能解决运算问题,这说明,符号体系已经在中国得到使用【追问】谈到符号,黑板呈现的符号与现行的符号有没有差异?有差异,差异主要在于符号更简洁,方便。3【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1基本的运算符号已经在使用,加减乘除等等。2都是在用符号表示未知量。3数学内部的知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符号的使用使问题的表达更简洁更通用。层次二:符号的分类层次二:符号的分类【问题 2】面对这么多的符号,需要加以分类 6 人小组合作讨论(1)数量符号:如 10, ,a,x 等;52(2)运算符号:+、 等;(3)关系符号:=、等;(4)结合符号:() 、 等;(5)性质符号:、等;(6)省略符号:等;【设计意图】1体验不同符号的使用意义,比如数量符号用来记数;运算符号用于运算;关系符号用来比较数量之间的关系;结合符号用于改变运算顺序;性质符号用来表示特征;省略符号使用书写或者表达更方便简洁;2符号使数学体系易于学习,明了;3符号要能够通用,交流便捷层次三:数量符号中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形态演变层次三:数量符号中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形态演变(一)阿拉伯数字是最通用的计数符号,它的发展历程:(一)阿拉伯数字是最通用的计数符号,它的发展历程:【问题 3】思考,大家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接触的这些数,为什么这几个简单的数字能够通用?阿拉伯数字究竟特殊在哪里? 6 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意图】由于这一套符号的特有的规则,使得阿拉伯数字得以通用帮助学生回顾体会阿拉伯数字符号的优越之处:1只有 09 十个基本符号2十进制,逢十进一3位置记数制,从右到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逐位上升(二)(二)09 的发展历程的发展历程1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公元前 3400 年左右)4结论:结论:直观,很先进,但是限于数字累计2巴比伦楔形数字(公元前 2400 年左右)结论:结论:已经有数位的萌芽状态了但还是基于数,巴比伦的楔形数字是 60 进制的3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 1600 年左右)结论:结论:已经有了用符号表示数的痕迹,但是还是比较复杂4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 500 年左右) 结论:结论:已经有了数位的痕迹,很有意义,还是复杂5中国筹算数码(公元前 500 年左右)结论:结论:以 5 为单位的表示方法,数位非常清晰了,就是九个符号在组合,不同位置表达的意义已经不同了56印度数字符号(公元 5 世纪)结论:结论:数量符号的发展经过了 2900 年还没有看到 0,直到古印度 0 才出现,形成完整的 10 个记数符号,计数系统完整了【设计意图】经历记数符号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体会数字符号系统产生背后的人类智慧层次四:基于符号系统的数学发展层次四:基于符号系统的数学发展人们通过用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交流数学思想,认识世界的奥秘,并把数学成果应用于各种人类实际问题。数学的定理、法则、推理、论证等均是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来实现的。【问题 4】符号系统的完善,才带来数学运算的发展,才能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古代原题呈现 1:九章算术卷第一方田【七】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十五分之十一译文:现有 , ,问相加得多少?1325答:1115【设计意图】体验符号的基础地位,以及运算的简洁古代原题呈现 2: “九算术”中著名问题之一九章算术-卷第八-方程-【一】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 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 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译文:今有上禾 3 束,中禾 2 束,下禾 1 束,实 39 斗; 上禾 2 束,中禾 3 束,下禾 1 束,实 34 斗; 上禾 1 束,中禾 2 束,下禾 3 束,实 26 斗。 问上、中、下禾实每一束得实各多少?算筹表示:【设计意图】61体验符号系统的完善带来的运算的简便2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欣赏:古代中国的“九章算术”创立了机械化算法体系,是中国数学体系确立的核心标志,代表了东方数学的最高成就。3这个问题相当于现代的“矩阵”,解线性方程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现在的矩阵初等变换一致,是世界上最早的线性方程。小结小结1数学符号具有简洁、明了、易交流的特征2数学符号化促使了代数学的产生,代数计算变得精确和方便,也使计算方法系统化促进了数学逻辑的发展数学中的符号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p 看一看,想一想p 看一看,想一想p 小组活动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学符号用适当的方法对符号进行分类p 数学符号分类数量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性质符号省略符号p “阿拉伯数” 符号形态演变p 印度数字符号(公元5世纪)印度数字符号的记记数方法:位置记数制,从右到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逐位上升;十进制,逢十进一;只有09十个基本符号p 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p 巴比伦楔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p 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p 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p 中国筹算数码(公元前500年左右)实例:九章算术卷第一方田【七】今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问合之得几何?答曰:十五分之十一p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欣赏九章算术-卷第八-方程-【一】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 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 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九算术”中著名问题之一p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欣赏算筹表示今有上禾3束,中禾2束,下禾1束,实39斗; 上禾2束,中禾3束,下禾1束,实34斗; 上禾1束,中禾2束,下禾3束,实26斗。 问上、中、下禾实每一束得实各多少?译文p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欣赏p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欣赏谢谢!研究在路上,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代数式-阅读材料 数学中的符号-ppt课件-(含教案)-部级公开课-(编号:700bc).zip)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数学 > 浙教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