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城镇和乡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完成 12 题。1.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类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B.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C.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D.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2.下列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B.民居的屋顶坡度C.室内装饰D.夏季服饰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 5 万。读
2、图,完成34 题。3.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河流B.气候C.文化D.公路4.甲、乙、丙为该城市主要功能区。丙功能区布局特点及原因是()A.上风上水,环境优美 B.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C.靠近河流,水源优质 D.位于公路两侧、过河点,交通便利图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图为城市功能区付租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图表示居住用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6.图中能正确表示乙功能区理论付租能力的是()A.B.C.D.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图示意沿甲乙线的地租变化。据此完成 78 题。7.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
3、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B.西北风,自东向西C.东南风,自东向西D.东风,自西向东8.图中曲线能反映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B.C.D.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是 2017 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 910 题。9.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0.20 世纪 80 年
4、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图为某市过去五年内城镇人口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 1112 题。11.该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方向再城镇化现象郊区城镇化现象A.B.C.D.12.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约为 26%,主要是由于近郊区()环境质量好交通通达度提高土地价格高人文环境好A.B.C.D.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
5、景图(图),完成 1315 题。13.“背山”“面水”的区位特征对宏村的影响是()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14.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15.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C.防范火灾D.增加美感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 19502050 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情况(含预测)。读图,完成 1617 题。16.20072050 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 25 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 31 亿。 此两者之间的差
6、额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镇化的进行17.据图可知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镇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 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镇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 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镇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为代表的 “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二维空间内扩大城市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 1819
7、题。18.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主要是基于()A.城镇化水平B.人口密度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水平19.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D.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 “堵城” 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甲、乙、丙、丁为四条主要道路)。读图,完成 202
8、1 题。20.图中最可能与主要居住区连接的道路是()A.甲B.乙C.丙D.丁21.下列交通方式,对缓解“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C.高铁D.高架道路福建海坛岛面积 276.13 平方千米,至 2013 年底,海坛岛总人口约 41 万人。 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回答 2223 题。22.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23.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
9、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中国“福建土楼”于 2008 年 7 月 6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 3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见图 2-11)为客家人的传统民居。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边地区。据此完成 2425 题。24.下列关于客家土楼建造地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25.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安全防卫功能 B.宗教信仰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 D.文化交流功
10、能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2 分)图是 19502050 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含预测)。据图回答问题。(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4 分)(2)据图分析 2010 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原因。(4 分)(3)描述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4 分)27.(10 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区占地面积最大。(2 分)(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试简述其理由。(3 分)(3
11、)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是。(2 分)(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3 分)28.(12 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AE 阶段反映的是过程,并说明该过程的标志。(4 分)(2)图甲中 EF 阶段所反映的现象为,简述其成因。(4 分)(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图乙中 H 属于国家,属于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的结构特点。(4 分)29.(16 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香港境内多低山、 丘陵,山峰海拔多为 300400 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
12、的 1/6,人多地少。材料二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示意图(图)。(1)据图概括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形式形成的区位条件。(6 分)(2)香港岛的高级居住区向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方向发展,请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 分)(3)从城市工业布局的区位角度评价香港工业区位置。(4 分)答案1.A2.B【解析】 第 1 题,我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种植水稻、甘蔗等亚热带或热带作物,北方种植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南方河网密布,山地、丘陵居多,农业生产规模小,北方地形平坦,农业生产规模大。 第 2 题,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利于雨季
13、排水,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小;城市功能区、室内装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夏季我国南、北方普遍高温,着装差别不大。3.A4.B【解析】 第 3 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市各功能区主要沿河流两岸分布,因此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河流,A 项正确。第 4 题,丙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沿公路、河流分布,位于城市河流下游和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应为工业区。在城市边缘布局,是为了降低地价,节约成本,B 项正确。5.C6.A【解析】 第 5 题,读图可知,乙在市中心附近所占比重最大,为商业用地;丁在城市边缘地区所占比重最大,为工业用地;丙在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中间地带所占比重最大,为居住用
14、地,这样既方便购物,又方便工人上下班。 第 6 题,乙功能区为商业区,在市中心附近商业区付租能力最强。7.A8.D【解析】 第 7 题,根据图中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第 8 题,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城市中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图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低;乙附近远离市区,且没有交通线路,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便捷程度高,地租高。9.C10.B【解析】 第 9 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越接近 1,其越平衡。读
15、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 0.951.00 范围内,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 10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市中心与外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使得就业人群白天在市内工作,晚上回外围休息,使得出勤距离增加。11.D12.A【解析】 第 11 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向了近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所给信息并没有反映出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第 12 题,近郊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13.C14.B15.A【解析】
16、 第 13 题,根据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可以判断,该村北部受山地阻挡,不利于冬季通风;由于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气流下沉增温,不利于冬季降水,A、B 两项错。该村南部“面水”减小了夏季风的阻力,使该村更易受夏季风影响;水域对气温有调节作用,可减小温差,C 项对,D 项错。第 14 题,宏村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村庄内水道密布,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通风、 透气和排水,而白墙黑瓦带给人清凉的感觉,B 项对。第 15 题,“马头墙”高于房屋其他建筑,不可能用于收集雨水,故选 A 项;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马头墙”可起到遮阴效果;古代房屋多用木材建造,加上房屋修建密集,着
17、火时火势容易蔓延,高高的“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马头墙”的设计使房屋高低错落,增加了美感。16.B17.D【解析】 第 16 题,20072050 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世界人口增加得多,主要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第 17 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19502050 年,较发达区域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2010 年前后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18.B19.D【解析】 第 18 题,“外延式”城镇化扩容模式占地面积大,故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 人口密度相对小的国家,故选 B 项。 第 19 题,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国、加拿大
18、、 澳大利亚的模式,会使城市建设占用太多土地,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 项正确;与城市中心萎缩加剧、失业人数增多关系不大,A、B 两项错误;城市面积扩大,会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C 项错误。20.A21.C【解析】 第 20 题,读图可知,在高峰时间段,甲线路单位距离用时最长,说明交通最为拥堵;高峰期居住区与中心商务区连接的道路上行人及车辆最为密集,最为拥堵。故选 A 项。第 21 题,高铁一般为城市之间的中远途运输,对于城市内部交通影响不大,故选 C 项。22.B23.D【解析】 第 22 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很
19、大。第 23 题,“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碉堡似的房子应是低矮、屋顶缓、窗小,有利于防风。东南沿海岛屿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多大风;同时,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袭扰。 民居在建设时一般比较低矮,屋顶和缓(减小对风的阻力,不容易被掀掉),且窗户小(不易吹破),有的甚至建成半地下、半地上的形式。24.D25.A 【解析】 由图文材料可知,福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当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地少;福建主要为红壤,酸性较强,土质黏重;福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客家人修建土楼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需要。26.(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2010 年之前
20、一直增加,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总体上缓慢减少。(2)2010 年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原因: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镇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迁往城镇。(3)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2010 年之前一直增加,2010 年之后呈递减趋势。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总体上缓慢减少。第(2)题,结合图中数值,2010 年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原因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镇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吸引农村人口迁往
21、城镇。 第(3)题,读图,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数量超过较发达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远低于较发达地区,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7.(1)文教居住(2)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3)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支持东北部方案。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或支持西南部方案。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以上两种方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第(1)题,公
22、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交通条件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及交通线附近。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和大气,一般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下风向、 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第(4)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用地等方面分析。28.(1)城镇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2)逆城镇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
2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镇与郊区的时间距离。(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解析】 第(1)题,图甲中 AE 阶段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第(2)题,图甲中 EF 阶段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但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
24、代化缩短了城镇与郊区的时间距离,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围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出现逆城镇化现象。第(3)题,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低。29.(1)分布特征: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条件:中心城区位于海港沿岸,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发较早;地租较高,有利于形成中央商务区。(2)香港经济比较发达,高收入人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环境优美;从中心城区到这些低山、丘陵的交通不断完善;私家车高度普及。(3)香港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能有效减少对市区的污染。【解析】 第(1)题,该题考查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据图可知,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据图分析,中心城区位于海港沿岸,而且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地势起伏和缓;是香港开发较早的地区;位于中心位置,地租较高,利于形成中央商务区。第(2)题,该题考查高级居住区的区位因素。高级居住区一般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环境优美;从中心城区到这些低山、丘陵的交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达,私家车普及度高。第(3)题,主要从地价和风向两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