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卷单元综合检测卷(四四)(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dATP(d 表示脱氧)的结构简式为 dAPPP, 用某种酶将 dATP 中的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得到的产物是()A.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腺苷磷酸D.脱氧核糖磷酸腺嘌呤解析将 dATP 中的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得到的是磷酸和 dAP(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 正确。答案A2.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C.不是酒精发酵D.不是乳酸发酵解析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产物中均有 CO
2、2,而乳酸发酵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答案D3.下列关于酶的本质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一定是酶B.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C.酶是活细胞中合成的一类特殊有机物D.RNA 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是酶解析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酶,如某些无机催化剂,A 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B 错误,C 正确;酶是蛋白质或 RNA,可见有些 RNA 也是酶,D 错误。答案C4.关于 ATP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 分子中含有 C、H、O、N、P 5 种元素B.“A”中含有 1 个脱氧核糖和 1 个腺嘌呤C.“T”表示 3
3、,因而 ATP 中含有 3 个特殊的化学键D.ATP 和 ADP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解析ATP 分子中含有 C、H、O、N、P 五种元素;“A”由 1 分子核糖和 1 分子腺嘌呤形成;“T”表示 3,ATP 中含有 2 个特殊的化学键;由于 ATP 与 ADP 的转化发生的场所不同,催化 ATP 与 ADP 转化的酶不同,合成 ATP 时需要的能量来源与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去向不同,所以 ATP 与 ADP 的转化是不可逆反应。答案A5.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 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B.若温度上升 5,B 点
4、向下方移动C.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解析A 点时,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只有最大速率的一半,说明麦芽糖酶并没有全部参与催化,并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而增大,B 点时达到最大,说明酶全部用上,故 A、B 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不相同,A 错误;如果温度上升 5 ,酶的活性有所下降,所以 B 点向下方移动,B 正确;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不变,C 错误;麦芽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无法知晓麦芽糖是否分解完毕,D 错误。答案B6.如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会得到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
5、条色素带,可以看到较暗的是()A.B.C.D.解析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红光照射,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吸收红光较多,因此较暗。答案C7.用18O 标记的 H2O 灌溉某株植物,短时间内18O 不可能出现在()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B.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C.细胞质的水中D.叶肉细胞生成的糖类中解析用18O 标记的 H2O 灌溉植物, 植物可通过根毛区细胞把 H182O 吸入细胞中,H182O 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周围空气中,小部分被光解成18O2散失到空气中
6、。答案D8.白天,叶绿体中 ATP 和 ADP 的运动方向是()A.ATP 和 ADP 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 与 ADP 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ATP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 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 则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ATP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 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答案C9.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与酶的催化有关,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强酸、强
7、碱、高温主要通过破坏肽键使酶失活D.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属于自变量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因此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分解的专一性实验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本实验的检测试剂只能用斐林试剂;强酸、强碱、高温主要通过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 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 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属于自变量,H2O2的分解速率属于因变量,底物的用量、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答案C10.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
8、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解析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A 错误;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经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出来的,C 错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还原氢,D 正确。答案D11.我国研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酶 FtmOX1,这一发现加快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的历程。有关该酶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了合成青蒿素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B.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C.催化
9、反应前后该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D.贮存该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冷藏解析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 正确;酶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催化作用,B 错误;酶在催化反应前后结构不变,C 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D 正确。答案B12.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 p
10、H 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够起到维持反应液的 pH 恒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 pH 恒定条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13.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含 O2时,利于收集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D.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解析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淀粉遇碘液
11、变蓝色,首先要用酒精使绿色的叶片脱去颜色,再滴加碘液防止绿叶本身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D 错误。答案D14.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表示 H2O、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 标记葡萄糖,则在产生的水中能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解析题图所示的是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能量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同时产生H和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
12、与 O2结合形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其中葡萄糖中的氧全部到了产物二氧化碳中。答案A15.据下面光合作用图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依次为H、ATP、CO2、(CH2O)D.不仅用于还原 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解析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只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才能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生命活动。答案D16.CO2供应不足最终可影响到绿色植物释放 O2减少,以下叙述中最直接的原因是()A.CO2不足使固定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B.三碳化合物还原所消耗的 ATP 和 NADPH 减少C.ATP 和 NADPH 减少
13、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D.ADP、Pi、NADP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解析根据教材中的光合作用图解可知,CO2供应不足,三碳化合物减少,光反应积累的 NADPH 和 ATP 的量相对增多,细胞中 ADP、Pi、NADP相应地减少,光反应能力下降,分解水减少,释放 O2减少。答案D17.ATP 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可逆反应B.a 过程和 b 过程都有H的生成C.a 过程和 b 过程都只能在细胞器中进行D.绿色植物通过 b 过程形成的 ATP 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解析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能量上不可逆,不能称为可逆
14、反应,A 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能产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能产生H,B 正确;a 过程表示细胞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C 错误;绿色植物通过 b 过程形成的 ATP,只可用于暗反应,D 错误。答案B18.为使反应物 A产物 P,采取了酶催化(最适温度和 pH)和无机催化剂催化两种催化方法,其能量变化过程用图甲中两条曲线表示;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距离 b 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酶催化效率低的原因B.适当升高温度,酶催化的曲线对应的距离 a 将下降C.图乙中可代表蔗糖,那么可代表葡萄糖和果糖D.图
15、乙中若代表胰蛋白酶,当 pH 稍低于最适值时,的生成速率也会下降解析曲线可代表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曲线可代表酶催化的反应,距离b 表示酶催化时降低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相比), 故距离 b 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酶催化效率低的原因,A 正确;图甲中该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为最适条件,故将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下降,导致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下降,a 将上升,B 错误;蔗糖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C正确;pH 会影响酶活性,pH 低于最适值时,酶活性降低,的生成速率也会下降,D 正确。答案B19.初夏在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 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分别
16、如图中曲线、 曲线所示。 若使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可采取以下哪项措施()A.增加光照强度B.适当提高温度C.增加 O2浓度D.增施有机肥解析注意题目中的条件是密闭的透明塑料大棚,因密闭而 CO2的量有限,故一段时间后会因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出现曲线的变化, 要出现曲线的变化(与大田内的变化相似),就需补充二氧化碳,D 项中增施有机肥,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后能产生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利用。答案D20.要测定藻类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测其()A.葡萄糖的形成情况B.淀粉的形成情况C.氧气的释放情况D.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解析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碳反应中 C3还原的产物,A 错误;淀粉是光
17、合作用的碳反应中生成的产物,B 错误;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会产生 O2和H,C 正确;碳反应过程中,CO2会和 C5结合形成 C3,D 错误。答案C21.如图为生物体内 ATP、ADP、AMP 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甲过程的反应物有 ATP 和酶B.AMP 可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C.丁过程所需能量可来自化学能和热能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是同一种酶解析甲过程表示 ATP 的水解,则反应物有 ATP 和水;AMP 是 ATP 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可以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丁过程是 ADP 和 Pi 合成 ATP
18、的过程,不能利用热能;催化乙过程的酶是水解酶,催化丙过程的酶是合成酶。答案B22.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步骤A 试管B 试管C 试管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mL222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在一定温度下保温 5 分钟/037100注入斐林试剂检测?对该实验的评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及酶的选择合理,还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及肝脏研磨液B.实验中 3 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C.实验步骤的设计合理,可用恒温水浴锅保温等方法控制温度D.步骤中检测试剂的选择合理,因为反应进行会产生还原糖解析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
19、化氢溶液作为实验材料,A 错误;实验中 3 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B 正确;实验步骤的设计不合理,应将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各自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混合,C 错误;步骤中检测试剂的选择不合理,因为还需要水浴加热,D 错误。答案B23.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如图为不同 pH 和温度对 PPO 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PO 的最适温度为 80 B.PPO 最适 pH 不受温度影响C.90 使 PPO 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D.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应将 pH 控制在 8.4解析三条曲线对比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
20、80 左右, 不一定为 80 , A 错误;三条不同温度条件下该酶的最适 pH 值相同, 可见 PPO 最适 pH 不受温度影响, B正确;90 使 PPO 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C 错误;该酶会降低啤酒的质量,因此酿酒时应降低该酶活性,而 pH 控制在 8.4,该酶的活性最高,D 错误。答案B24.下列与H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在酵母菌和乳酸菌中产生的场所完全相同B.叶绿体中H从类囊体向基质移动C.细胞呼吸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产生的H相同解析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
21、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从类囊体向基质移动,B 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C 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 NADPH,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 NADH,两者不同,D 错误。答案B25.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强度不为 0B.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是细胞呼吸强度的两倍D.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 2 单位 CO2解析光照强度为 a 时,没有氧气产生,光合作用强度为 0
22、,细胞呼吸产生 6 单位 CO2,A 错误;光照强度为 b 时,CO2释放量等于 O2产生总量,即细胞呼吸CO2产生量大于光合作用 CO2消耗量,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B 错误;光照强度为 c 时,O2产生总量等于 a 时的 CO2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C 错误;光照强度为 d 时,O2产生量为 8 单位,光合作用时除了消耗呼吸产生的 6 单位 CO2外,还要从环境中吸收 2 单位 CO2,D 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26.(6 分)根据下图回答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问题:(1)甲图 B 所示产生H的场所
23、是;甲图 C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关系是; 能使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的是甲图中的(填写字母)。(2)乙图是结构,其上分布着能完成对光能的吸收等;是氧气,可参与的反应及阶段是。解析(1)甲图 B 中,只有线粒体进行气体交换,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均产生H,此时产生H的场所就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甲图 C 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甲图 D 的叶绿体不仅利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的有机物质量将会增加。(2)乙图中进行光反应,
24、对应的结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反应生成水。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光合色素(或色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7.(10 分)某人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一定温度条件下, 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下图 1 给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关系,图 2 表示细胞内 CO2和 O2的转移方向。请据图回答:(1)根据图 1,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mg CO2/(100 cm2叶h)。当光照强度为 4 klx 时,该植物叶片总(真正)光合速率
25、是每 100 cm2叶每小时吸收 CO2mg。(2)C 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有(回答一种即可)。(3)若突然将该植物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 C3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将是。 若该植物叶肉细胞处于图2所示状态, 则对应图1曲线中点。解析叶片的呼吸速率为光照强度为 0 时,CO2的释放速率;总的光合速率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当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 CO2浓度或温度。答案(1)612(2)CO2浓度(或温度等)(3)增加B28.(12 分)如图是研究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对某水稻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Lx:勒克斯,光照强度
26、的单位)(1)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2)N 点该水稻(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图中 NB 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4)若将该水稻放置于 A 点条件下 9 小时,再移入 B 点条件下小时,理论上,实验前后植物的有机物含量不变。(5)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水稻叶片,叶绿体中 C3的含量相对稳定,若在图中C点时突然停止光照, 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变化是(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解析(1)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图中 N 点,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并且两者强度相等。(3)图中 NB 段曲线处于
27、上升阶段,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BD 段已经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4)将该水稻放置于 A 点条件下 9 h,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消耗量为209180,B 点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 60,所以需要放置于 B 点条件下 3 h,实验前后植物的有机物含量不变。(5)根据光合作用反应过程,若在图中 C 点时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 的量减少,则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消耗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未变,则最终 C3的含量上升。答案(1)叶绿体基质(2)有(3)CO2浓度(4)3(5)上升29.(10 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
28、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 AD 四组烧杯中,在 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组别烧杯中液体成分处理条件检测结果A富含 CO2的纯水光照B富含 CO2的纯水黑暗C富含 CO2的葡萄糖溶液光照D富含 CO2的葡萄糖溶液黑暗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2)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3)据表分析,将 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组。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循环。解析(1)本实验探究的是葡萄糖和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9、由表可知设置的变量有两个:葡萄糖和光照的有无。(2)实验之前可进行一段时间的暗处理,耗尽植物叶片中的淀粉。(3)据表分析,A、C 组都有光照条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吸收 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卡尔文循环。答案(1)葡萄糖和光照(2)暗处理(3)A、C卡尔文30.(12 分)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在光照和高 O2含量与低 CO2含量情况下进行的生化过程如图所示,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光呼吸,以区别于黑暗环境中的细胞呼吸。现以小麦细胞为研究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小麦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如果将空气中的氧标记成18O2,1
30、8O 首先出现在(填物质名称)中。(2)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相比,两者均利用了作为原料;除图中所示物质及酶外,后者生成最终产物还需要(填物质名称)的参与。(3)为探究光呼吸的产物与场所,请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解析(1)小麦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如果将空气中的氧标记成18O2,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因此18O 首先出现在水中。(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光呼吸和暗反应都利用了 C5为原料,暗反应除需要二氧化碳、酶等条件外,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 ATP 的参与。(3)探究光呼吸的
31、产物与场所的实验思路为甲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 C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 出现的场所及物质。乙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 出现的场所及物质。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中的18O 出现在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中可检测到18O;乙组中的18O 出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在 CO2和糖类中均可检测到18O。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水(2)C5H和 ATP(3)实验思路:甲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 C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 出现的场所及物质。乙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 出现的场所及物质。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中的18O 出现在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中可检测到18O。乙组中的18O 出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在 CO2和糖类中均可检测到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