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0291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 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1.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公式更能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B.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t中,可以看成自变量D.构建相应的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行检验或修正2.(2020 湖北四校高二上联考)某同学在“研究大肠杆菌数量变化”时,提出的数学模型是 Nn=2n(N 代表细菌数量,n 代表细菌繁殖代数),他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的合理假设是()A.细菌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数目B.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不受种群密

2、度的制约C.细菌没有细胞核,结构简单,分裂速度快D.细菌微小,需要的营养物质少,繁殖速度快题组二分析种群的“S”形增长3.(2020北京101中学高二上期末)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随温度不同而改变B.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 条件下第 5 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 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 K 值恒定不变4.(2020 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c 段种群增长率不断升高、ce 段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B.种群增

3、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使 e 点上移,以此达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目的D.图中 c 点增长速率最大,不同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一定不同5.(2020 山东济宁高二上期末)如图 1、2、3 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培养结果的不同表现形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图 1图 2图 3A.图 1、2、3 都可以表示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 1 中 a 点和图 3 中 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c 点对应C.图 1 中 b 点和图 3 中 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d 点对应D.图 1、2、3 中的 b、c、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题

4、组三辨析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6.(2020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为“J”形和“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呈“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B.种群呈“S”形增长的原因是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有限等C.“J”形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 K 值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形曲线7.(2020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月考)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深度解析)A.Oa 年,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ac 年,种群数量下

5、降,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bd 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D.de 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8.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 14 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 1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深度解析)年份第 2 年第 4 年第 6 年第 8 年第 10 年第 12 年第 14 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 14 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第 12 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 K 值约为第 8 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题

6、组四分析种群数量的波动9.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没有人类活动等影响时,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人类相关活动从 c 时间点开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人类活动等对该野兔种群无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最终将在 K0水平保持恒定B.若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该地野兔种群会出现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消亡C.人类活动一开始,该野兔种群的出生率迅速降低并低于死亡率D.若在 c 时间点人类开始捕杀野兔,则人类活动将使该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K1K3之间10.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模型属于模型的表

7、现形式之一,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若图中 A 段种群增长近似于“J”形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或者 K2),判断理由是。(4)对于自然界大多数生物种群来说,其种群数量总是处于图示D状态,种群数量也会出现C急剧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举一例)。题组五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1.(2020 北京四中高二上期末)向装有 10 mL 培养液的试管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较长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12.(2020 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上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 500 mL 已煮沸、冷

8、却的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1)将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法。(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需要重复取样,原因是。(4)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mm1 mm0.1 mm,2516)计数,显微观察时,甲同学在调焦后,只能看清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清竖线,此时应该,之后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 120 个。 同时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

9、母菌进行染色(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穿过),多次镜检求得一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未染色酵母菌201723蓝色酵母菌435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个/毫升。能力提升练题组一综合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1.(2020 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月考,)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B.t2时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 t3时大C.t2t4,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仍能无限增长2.(2020 江苏扬州高二上期末联考改编,)图 1 为植食性昆

10、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 2 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 1图 2A.图 1 中 t1t2时期与图 2 中 ab 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 2 中 a、c 两点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 1 和图 2 中 K 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 t2和 dD.图 1 和图 2 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形和“J”形增长过程3.(不定项)()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 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 t 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 t+1 年的种群数量

1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 Ot3段的 Nt+1/Nt不断增大,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 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Ot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D.甲种群在 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4.(2020 浙江杭州七县高二上联考改编,)图中的虚线表示某岛屿上某鹿种群的 K 值,实线表示该鹿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无法比较 a、b 两点对应时刻种群增长速率的大小B.bc 段,鹿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不断减小,但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C.cd 段鹿种群数量下降,

12、有利于缓解种内竞争D.在该岛屿上种植该鹿种群喜食的植物,可以使其 K 值增加,达到保护鹿种群的目的5.(2020 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二月考,)图 1、图 2 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 1图 2A.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为图 1 中的曲线B.若图 1 中的曲线变为曲线,说明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C.图 2 中 A、B、C、D 四点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只有 A、B 点D.图 2 中 D 点时,种群数量不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6.(2020 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改编,)如图甲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 寿命短,生殖力

13、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属于(填“r 对策”或“K 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若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环境下,田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若田鼠的初始数量是 N0,增长率是 1.47%,t 年后田鼠的数量是 Nt=(列出数学公式即可),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深度

14、解析(2)K 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根据图甲可知,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 X 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条件,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3)图乙曲线是草原中田鼠最终呈现的增长曲线,则 c 点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a 点的增长速率,de 段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在该草原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 ef 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题组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15、化7.(2020 天津耀华中学高二上期末,)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 7 天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适量培养液用吸管在计数室中央滴加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其中正确的操作是(易错)A. B.C. D.8.()酵母菌是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血细胞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 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及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培养液未稀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6、()甲乙A.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B.每天定时取样前要摇匀培养液C.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格计数,目的是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D.若五个中格酵母菌平均数如图乙所示,则估算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共有 6106个9.(原创)()将 10 mL 酵母菌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1 2104.828205.431 2103.741 0005.0(1)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实验 4 个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是。(2)据表可知,该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形增长,

17、且增长速率最大时,该样品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约为。若想使酵母菌种群呈现另一种增长模型,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深度解析(3)若进行第 5 次均匀取样,则该 10 mL 样品中的酵母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其原因是。第 2 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过关练1.C2.B3.D4.C5.D6.A7.C8.C9.B11.D1.C数学模型中的曲线图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而数学公式更加准确,A 正确;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时,研究的是种群数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正确;“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中的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自变量,C 错误;建立数学模型后需要通过实验或观察

18、等进行检验或修正,D 正确。2.B“J”形增长的模型假设是在食物与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的理想条件下,此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B 符合题意。3.D据图可知,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该藻类的环境容纳量不同,A 正确;图示 3 个温度中,19.8 条件下该种群环境容纳量最小,B正确;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种群数量达到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 正确;种群数量在达到 K 值后,不会恒定不变,而是围绕 K 值上下波动,D 错误。4.C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时,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A 错误;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时,环境阻力一直存在,即 a 点就已存在环境阻

19、力,B 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增大被保护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使 K值增大(e 点上移),此措施可以保护濒危野生动物,C 正确;种群数量为K/2(c 点)时,增长速率最大,不同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D 错误。5.D图 1 为呈“S”形增长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2 为呈“S”形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 3 为呈“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或死亡率变化曲线,均可表示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增长规律,A 正确;图 1 中 a 点种群数量达到 K/2,增长速率最大,图 3 中 e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均与图 2 中 c 点对应,B 正确;图 1 中 b 点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种群增长速

20、率为 0,图 3中 f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增长速率为 0,均与图 2 中 d 点对应,C 正确;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其增长速率为 0,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图 1、2、3 中的 b、d、f 点,D 错误。6.A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时,随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内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阻力不断增大,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时,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水平,A 错误;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的有限等使种群呈“S”形增长,B 正确;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时,种群数量不断增大,无环境阻力,无K值,C正确;在自然界中,食物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群一般呈“S”形增长,D正确。7.COa年,=1,

21、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正确;ac年,1 且恒定不变,de 年符合,D 正确。规律总结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01,种群数量增加,若此时保持恒定,则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不断减小且大于 1,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8.C白头鹎迁入的 14 年间,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A 错误;第 12年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1.2,种群数量仍在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 8 年左右,白头鹎的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种群数量达到 K/2,故白头鹎的 K 值约为第 8 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C 正确;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D 错误

22、。规律总结利用增长速率判断种群数量增长类型“J”形增长:增长速率不断增大。“S”形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种群数量为 K/2 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9.B若人类活动等对该野兔种群无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最终将达到 K0,并在 K0上下波动,A错误;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该野兔种群会因栖息地被破坏出现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消亡,B 正确;由题图无法推测人类活动对野兔种群出生率的影响,且人类活动开始后,野兔种群数量仍有一段时间的增加,此段时间可能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 错误;若图示表明 c 时间点人类开始捕杀野兔,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在 K2K3之间波动,则其 K 值在 K2K3之间,D错

23、误。10.答案(1)数学(2)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K1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指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4)波动遭遇人类乱捕滥杀或栖息地被破坏解析(1)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常见形式之一,它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数学模型还包括数学公式等。(2)若 A 段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J”形增长,其模型成立的前提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指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图中 K2为该种群在特定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K1为环境

24、容纳量。(4)自然界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状态,如遭遇人类乱捕滥杀或栖息地被破坏等,种群数量就会出现持续性地或急剧地下降,甚至衰退、消亡。11.D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 10 mL 培养液中,前期营养充足、条件适宜,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物质积累等,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故 D 符合题意。12.答案(1)消灭杂菌高温杀死酵母菌(2)抽样检测(3)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避免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4)(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亮度调暗5.0108解析(1)培养酵母菌时,应先对培

25、养液进行煮沸处理,以杀死杂菌;冷却后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2)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3)该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连续 7 天同一时间取样在时间上可形成自身前后对照;取样计数时,至少取样 3次计数后取平均值,可避免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4)调焦后,视野过亮导致只能看清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清竖线,此时应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亮度调暗;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时,活细胞不能被染色,故培养液中活菌密度=一个小方格中活酵母菌数400101 000稀释倍数=(20/16)400101 000100=5.0108(个/毫升)。能力提升练1.C2.B3.

26、BC4.A5.B7.D8.C1.C图示曲线甲为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乙为乙种群的数量变化,无法比较甲、 乙种群的增长速率,A 错误;由题意知,t2、t3时甲种群所处环境条件未发生改变,K 值无变化,B 错误;t2t4,甲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始终大于 0,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正确;自然界的食物、空间等资源总是有限的,一个种群不可能一直无限增长,D 错误。2.B图 1 中 t1t2时期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图 2 中 ab 时期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 错误;图 2 中 a、 c 两点=1,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出生率死亡率,B

27、正确;图 1 中 t2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为 0,达到 K 值,图 2 中 de 时期=2,种群数量仍然增加,e 时期后的变化趋势无法判断,是否会出现 K 值无法确定,C 错误;图 1 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呈“S”形增长,图 2 中 ac 时期1,种群数量增加,故图 2 不可表示种群的“J”形增长过程,D 错误。3.BC甲种群在Ot3段的Nt+1/Nt虽不断增大,但Ot2段的Nt+1/Nt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故Ot2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 错误;乙种群在 Ot1段,Nt+1/Nt大于 1 且恒定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 Nt+1/Nt等于 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8、,B 正确;Ot3段,甲种群 Nt+1/Nt先小于 1后大于 1,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 Nt+1/Nt先大于 1 后小于 1,最后等于 1,说明其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C正确;甲种群在t3后Nt+1/Nt大于1且保持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D 错误。4.Aa 点对应时刻种群的增长速率0,即 b 点对应时刻的增长速率大于 a 点,A 错误;bc 段,鹿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死亡率,此时鹿种群数量增加趋势变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不断减小,B 正确;由于食物、空间等资源条件有限,种群数量越多、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越激烈,故鹿种群数量下降,有利于缓解种内竞争,C 正确;增加鹿种

29、群的食物可增大其 K 值,D 正确。5.B图 1 中曲线表示“J”形增长,该模型的前提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仅食物充足,种群不能呈“J”形增长,A 错误;图 1 中曲线变为曲线表示环境阻力增大,种群 K 值下降,说明其生存环境变得恶劣,B 正确;图 2 表示呈“S”形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A、 B、 C 三点的种群数量都在增加,种群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C 错误;图 2中 D 点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种群数量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D 错误。6.答案(1)r 对策N0(1+1.47%)t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30、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2)S环境容纳量(或 K 值)食物和空间(3)小于稳定型增大解析(1)田鼠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属于 r 对策生物。“J”形增长曲线中 t 年后种群数量的数学公式模型可表示为 Nt=N0t(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此时需控制“J”形增长数学公式中的来有效控制鼠害。若田鼠初始数量是 N0,增长率是 1.47%,则=1+1.47%,t 年后田鼠的数量是 Nt=N0(1+1.47%)t。 自然界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总是有限的,故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呈“J”形增长,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不能长

31、期呈“J”形增长。(2)由图甲可知,K 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小于 X 点时,会走向消亡,大于 X 点时(无论是高于 S 点还是低于 S 点)都会趋向该平衡点,该平衡点即环境容纳量。保护濒危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证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3)图乙曲线中 c 点的斜率小于 a 点,表明 c 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小于 a 点。de 段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一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原的鼠患,使田鼠种群数量减少,若投放的蛇部分死亡,则田鼠种群数量减少变缓,的角度增大。特别提示灵活识别的定义: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题示中 Nt+1/Nt即。与增长率的关系

32、:增长率=(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1=-1。7.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在适宜环境中对酵母菌进行培养,连续 7 天同一时间进行取样计数,正确;用吸管吸取培养液之前,应先将培养液摇匀,错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盖盖玻片,然后沿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错误;培养液过多时,应用滤纸吸去,正确;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前,应静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以减少误差,正确。故选 D。易错警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操作易错点取样前摇匀,观察前静置;先盖盖玻片后滴培养液。8.C培养液中含有氧气,因此酵母菌主要进行有

33、氧呼吸和出芽生殖,A 正确;应在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且取样前应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B 正确;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格计数,目的是取样并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C 错误;计数时,应对方格内及相邻两边(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及其夹角上的个体进行计数,题图乙所示中方格酵母菌有24个,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2416400104=6106(个),D正确。9.答案(1)2413(2)“S”6.05106个不断更换培养液,提供足够的空间(3)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使 pH 下降解析(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使 pH 降低

34、,结合表中酵母菌数量变化及 pH变化可知,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为 2413。 (2)表中数据说明酵母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种群数量为 K/2 时,增长速率最大。据表可知,酵母菌数量达到 1 210 个/mm3时,维持稳定,则 10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环境容纳量约为 1 210100010=1.21107(个),则增长速率最大时,该样品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约为 K/2=6.05106个。若要使酵母菌在一定时间内呈“J”形增长,可不断更换培养液,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并及时移除代谢产物,提供足够的空间。 (3)培养后期,随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归纳总结一定体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早期:营养物质、空间充裕,酵母菌种群快速增长。培养中期:随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加剧,酵母菌增长开始减缓,呈“S”形增长。培养后期: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积累,培养液理化性质开始改变(主要是 pH 下降),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课时素养练:第1章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