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外液2.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 O2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
2、发生在组织液中3.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 其中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 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分别代表图乙中的 A、B、C、DBB 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 CC图甲中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和D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和4.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
3、强于血浆组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废物和氧气D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7.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 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
4、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9.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范畴的是()A细胞外液的温度B组织液的渗透压C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D细胞质基质中的溶氧量10.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11.在冬季长跑过程中,人
5、体会进行复杂的稳态调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过程B.皮肤血管舒张,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C.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D.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12.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进食后 4 h 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D.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13.生物体内细胞间可通过图示中的两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化
6、学物质都不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B.神经元之间通过方式进行信息传递C.垂体通过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甲状腺D.血糖调节存在两种信息传递方式14.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的代谢增强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15.右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 15 突然升至 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内血流量增加B.在AB段,因外
7、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16.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白兔按照右上表分别进行处理,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组实验处理方法预期结果(下一步)实验处理方法预期结果A 组(2 只)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清醒不做处理清醒B 组(2 只)注射等量的激素甲溶液 休克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未清醒C 组(2 只)注射等量的激素乙溶液 清醒D 组(2 只)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清醒A.本实验中 A 组为对照组B.激素甲、乙应该用生理盐水配制C.激素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能是胰岛素D.激素乙具有升高血
8、糖的作用,一定是胰高血糖素17.体温恒定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主要途径B.寒冷环境中体温恒定是因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直接感受体内温度的变化18.下丘脑与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B.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损坏后,实验动物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致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
9、吸收水分减少,体内渗透压出现异常D.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19.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20.下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B.甲的含义是汗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
10、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21.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H 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 ADH 的受体促进ATP 水解过程,为 M 蛋白供能C.H2O 通过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 侧)D.M 蛋白促进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22.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
11、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23.下面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 D、E 和 F 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 BCG 进行调节CD 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4.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
12、枢在大脑皮层中25.如图是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 B 所表示的器官的名称是下丘脑B由图可知,分泌的汗液可以作为信息来调节汗液的分泌C炎热环境下,除图示过程外,肌肉和肝脏的产热量都会减少D若环境温度为 35 以上,机体散热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分泌汗液二、非选题(共 5 题,50 分)26.(10 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参与内环境维持的 c 表示_系统。 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 系统的协调活动外,内环境相对稳定还必须在_的调节机制下进行。(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
13、以与血液中的_(离子)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3)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血浆中的 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至少经过_层生物膜。(4)溶液渗透压是指_。27.(10 分)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男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分析回答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3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23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0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
14、)179mg/dL150220(1) 血 液 的 生 化 指 标 可 以 反 映 机 体 健 康 状 况 , 作 为 诊 断 疾 病 的 依 据 , 原 因 是_。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_中。(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_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4)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 6.9%,无机盐含量不足 1%
15、,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_。28. (10 分)图 1 中表示结构,ad 表示相应的物质,甲、 乙表示相应器官;图 2 是一种血糖调节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图 2(1) 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寒冷刺激后,图 1 中下丘脑的兴奋,引起分泌物质 a 增多,则物质 a 是,最终引起 c 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 c 的作用是。若 c 的含量偏高,会抑制(填字母)的分泌。(2)重感冒发热患者通常会在服药后因大量出汗而退烧,排汗的调节方式是(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图 1 中所分泌的(物质 d)
16、增多,其作用于乙的,导致尿量减少。(3)图 2 中 A 表示葡萄糖,当人体饥饿时,通过途径作用于胰腺的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途径促进,使血糖水平升高。29.(10 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 4 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 30 d,结果如图 1。图 1(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手术应切除。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来计算。(3)图 1 表明胰岛素具有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
1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 2。图 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原因是。(5)图 2 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 A 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来确定。30.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的神经元 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填的名称), 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18、, 该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 B 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合成和分泌_,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激素的名称是_, 其生理作用是_。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汇入血浆,所以是淋巴液;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组成,所以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细胞内液,C 项正确。2.答案:D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
19、浆、组织液、淋巴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可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 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A、B、C 三项正确。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液)中,D 项错误。3.答案:C解析:由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为淋巴液,对应于图乙中的 B,为细胞内液,对应于图乙中的 D,为组织液,对应于图乙中的 A,为血浆,对应于图乙中的 C,A 错误;B 为淋巴液,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能流到 C 血浆,B 错误;图甲中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和,C 正确;毛细淋巴管
20、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和,D 错误。4.答案:D 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 正确;加入 HCl 后,清水组的 pH 应降低,所以从图中结果可知,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B 正确;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的 HCl 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C 正确; 从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 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 错误。5.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
21、质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稳态并不意味着恒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答案:B解析:图中分别通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才能完成,A 项错误;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B 项正确;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C 项错误;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 项错误。7.答案:D 解析: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行调节,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A 项正确;产热增多会使体温升高,但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 项正确;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
22、到血液中的乳酸,能与血浆中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以维持酸碱平衡,C 项正确;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D 项错误。8.答案:D解析: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循环,组织液积累,会引起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9.答案:D解析: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细胞外液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等,而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
23、境。综上所述,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10.答案: D解析: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A、B、C 不符合题意;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肾小管、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D 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同时受大脑皮层的调控,A 正确;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B 错误;葡萄糖分解加快以增加产热量,导致葡萄
24、糖浓度降低,则机体调节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D正确。12.答案:B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 正确;进食后 4 h 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 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 正确;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D 正确。13.答案: D 解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完成信息传递;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通过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
25、甲状腺激素分泌;血糖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完成。14.答案: D解析: “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其中肾上腺属于效应器。“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通过增强细胞呼吸释放更多热量。图中肾上腺属于效应器,甲状腺不属于。15.答案:A解析:在A时刻,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皮肤血管舒张,单位时间血流量变大;在AB段,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体内酶活性不变。在BC段,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人体代谢,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16.答案:D解析:由表中实验可知,当给白兔注射激素甲时,白兔出现休克的现象,可推知激素甲
26、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说明激素甲为胰岛素。 而激素乙能使休克后的白兔清醒,说明激素乙能使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则激素乙可能是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17.答案:B解析:炎热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皮肤排汗来增加散热,而排尿量会减少。任何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机理都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线粒体。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同时也能够感受体内温度的变化。18.答案:B解析: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寒冷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中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损坏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
27、少,致使体内渗透压异常。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过多时,都可以抑制下丘脑相应的分泌活动。19.答案:C解析:渗透压感受器、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中枢都在下丘脑,C 项错误。20.答案:C解析: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皮肤,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皮肤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 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等神经结构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以增加产热。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进行。21.答案:D解析:抗利尿激素(ADH)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结合 ADH 的受体促进ATP水解过程,促进 M 蛋白的合成。H2O 通过协助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
28、集合管腔内(B 侧)。据图分析可知,M 蛋白促进胞吐过程,以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22.答案:A解析: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A 错误;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B 正确;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C 正确;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D 正确。23.答案: A解析: 当在炎热环境中时, 机体主要是依靠皮肤和汗腺散热; 但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 BCG 来进行对体温的调节;D 途径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24.答案:D解析
29、: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 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 所以乙是下丘脑; 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 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25.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B 所表示的器官的名称是下丘脑,A 正确;由图可知,分泌的汗液可以作为信息来调节汗液的分泌,B 正确;炎热环境下,产热不变,主要是增加散热,C 错误;若环境温度为 35 以上,由于体内外温差较小,此时排汗就依靠水分蒸发吸热,维持体温不变,D 正确
30、。26.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泌尿神经体液免疫(2)HCO3/HPO42(2 分)(3)组织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组织液(2 分)4(2 分)(4)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 分)解析:(1)图中 c 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c 表示泌尿系统。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病人呼吸受阻后,细胞供氧不足,有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 HCO3/HPO42反应,生成碳酸盐和碳酸或磷酸盐,碳酸盐或磷酸盐由肾脏排出体外,碳酸易分解成 CO2和 H2O,CO2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在 7.357
31、.45。(3)CO2是在细胞内产生的,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其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血浆中的 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至少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两层生物膜(进、 出)及肺泡壁细胞的两层生物膜(进、 出)共 4 层生物膜。(4)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7.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2 分)动态平衡(2)肾脏(2 分)(3)糖尿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2分)(4)蛋白质分子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2 分)解析:(1)机体内的组织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需要不断地与
32、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故正常机体血液中的组分及其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 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故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健康状况, 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推测该男子肾脏的功能可能损伤。(3)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浓度过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可以判定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由于饭后会引起血浆中组分和含量的变化,故检测血糖最
33、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4)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 6.9%,无机盐含量不足 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 因为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而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2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体温调节中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增加产热(2 分)a 和 b (2)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3)胰岛 A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解析: (1)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34、,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后者作用于甲状腺促进其分泌c(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通过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 若 c 含量偏高,其会抑制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平衡。 (2)排汗主要是由神经调节完成的,没有激素参与。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其作用于肾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3)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 A 细胞,促进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
35、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29.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2 分)(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大于(4)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解析:(1)图 1 的横坐标为注射生理盐水、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天数,纵坐标为平均体重,可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为排除体内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手术应切除垂体和胰腺。 在动物实验中,每次注射试剂
36、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计算。(3)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具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 据图 1 可知,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也大于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4)据图 2,开始刺激后,胰岛素浓度上升,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血糖浓度将下降。(5)若要证实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 A 细胞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再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若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即可证明。30.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 分。(1)(特异性)受体(2 分)神经
37、(或负反馈)(2)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或负反馈)(3)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 分)解析:(1)神经递质在兴奋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只有和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使血压下降,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长跑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血管和心脏,该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促进水的重吸收。运动时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元 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又有激素的参与,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该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运动后,下丘脑中的神经元 B 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产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