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期中复习 单元练习(1) ppt课件--【新材料】2019新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点击预览
- 期中复习 单元练习(2) ppt课件--【新材料】2019新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点击预览
- 期中复习 单元练习(3) ppt课件--【新材料】2019新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点击预览
- 期中复习 单元练习(4) ppt课件--【新材料】2019新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点击预览
- 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材料】2019新统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分封制1.含义:封邦建国2.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维护统治,巩固政权3.内容:“授民授疆土”,土地和人民4.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5.诸侯权利与义务: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服从命令,朝觐述职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宗族统治7.积极作用:加强地方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格局,成为强国8.消极影响:独立性,诸侯强大,王权衰弱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宗法制1.含义: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2.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3.内容:大宗、小宗体系;相对性;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和最高领袖4.特点: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社会等级森严5.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表)、宗法制(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两者互为表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1)多元一体,中原核心(2)地处大河冲积平原(3)文明的原生性特点(4)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1)政治方面“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形成国家机构日趋完善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构成森严的等级秩序疆域不断扩大(2)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的土地制度手工业较为发达(3)文化方面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商鞅变法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2.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3.结果: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4.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统一1.皇帝制度目的:突出功业神化君权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统一2.中央:三公九卿制特点:比较完备以皇权为中心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家天下”色彩家国同治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统一3.地方:郡县制意义: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相同点1.目的:巩固国家统治2.性质:地方行政制度3.作用:维护国家统一不同点1.建立基础:宗法制、血缘关系;大一统、地域划分2.传承制度:世官制、贵族政治;任免制、官僚政治3.官吏权力:封地爵位;俸禄制度4.作用影响:独立性、割据势力;归属性、中央集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1)“轻罪重罚”的苛政暴政(2)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负担(3)政治腐败(4)文化的专制与落后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尊崇儒术的比较相同点:目的: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钳制了思想,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不同点:方式:简单粗暴;温和渐进影响:摧残文化,打击儒学;推动儒学与教育的发展,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1.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A. B. C. D.D D解析据材料“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可知,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错误;正确;据材料“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可知,、正确;选D;A、B、C错误。2.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反映了()A.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B.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C.不断改变的社会形态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D 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反映了文明的演进,故选D项。3.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被称为“青铜时代”,下列关于青铜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使用大量青铜器B.商朝时出土了大量青铜铭文C.青铜铸造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D.大型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兵器C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是因为青铜铸造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故C正确;这一时期使用大量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表现,故A错误;B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出土了大量商朝青铜铭文”;大型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礼器,不是兵器,故D错误。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C C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可知这段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事情。楚庄王在周王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有问鼎中原的意思;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故选C项。5.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 B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经济得到发展,它的根本原因主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回答。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6.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A.主张顺从自然B.倡导战胜自然C.蕴含和谐理念D.提出仁者爱人C C解析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老子崇尚自然,主张顺应自然;孔子主张“仁”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二者都蕴含和谐理念,C正确;A是道家观点,A与题意不符;倡导战胜自然的是荀子观点,B与题意不符;D是孔子观点,D与题意不符。7.下列思想观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属于儒家的是( )A.依法治国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C.福祸相依D.仁者爱人,民贵君轻D 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因此属于儒家的是D项;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俭”,道家认为“福祸相依”,故A、B、C错误。8.汉书主父偃传记载:“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下列内容与材料中颂扬的历史人物相符合的是()A.创立皇帝制度B.颁布推恩令C.推行察举制D.实行行省制度A A解析据材料“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可知结束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统一天下的是秦王嬴政,其自称始皇帝,自此皇帝制度产生,A正确;颁布推恩令、推行察举制的是汉武帝,B、C错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D不符题意。9.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C C解析据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可知,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认为,西周历代的分封制,导致血缘关系疏远,他们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各个诸侯国相互侵略,连天子使都不能禁止。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郡县制”,C正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都是中央官制,而材料的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 A、B与材料不符;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制度,与材料不符,D错误。10.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由此可知“焚书坑儒”()A.巩固了秦朝的统治B.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C.推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是秦始皇反对迷信的体现B B解析从材料中的“为了钳制思想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可知,“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B项正确。11.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B.反对实施郡县制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D.得到了广泛响应D D解析由材料信息“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知,秦末农民起义响应者非常广泛,故D正确;“苦秦吏”指的是秦朝暴政,材料没有体现出秦末农民起义起因于官吏的贪腐,故A错误;秦末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实施郡县制,故B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主力是农民,故C错误。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A A解析根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根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排除B;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13.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D D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汉的推恩令。西汉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而不是用郡县制取代,故排除A项;造成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的原因是推恩令的推行,不是通过保障诸侯王利益,故排除B项;平定诸侯王叛乱是应对封国问题的一个手段,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封国问题,故排除C项;通过推恩令的贯彻实施,诸侯王的封国越分越小,而且也不能插手政务,由此造成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故选D。14. 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C C解析据材料“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可知,大一统国家形成后专制皇权加强,皇权专制异化导致外戚干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外戚不一定是中央官员,B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15.秦汉文化气势恢弘,居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力强盛,经济发达B.吸取了各族的优秀文化C.国家政府高度重视D.先秦文化基础雄厚A A解析秦汉统治者都进行思想控制,虽然可以形成统一的文化,但对文化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所以明显看出C项错误。然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是无法阻挡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随之进步,科学技术和思想也必然要发展。其余选项不同程度地符合题意,但是B、D两项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并不能完全起决定作用。故选A项。16.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1)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3)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第(2)问,根据材料“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分析,秦朝之所以能制度创新首先是国家统一,然后就是百家争鸣为其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可知后世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所开创的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权力高度集中,而权力集中统一也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 司马迁评价汉武帝“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嬴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1)原因: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建立中外朝制度;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创立察举制;派大军出击匈奴等。(2)三位历史学家选择史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个人立场不同。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结合所学汉初王国问题和少数民族威胁边疆得出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中央官制,建立中外朝制度;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为选拔人才创立察举制;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派大军出击匈奴。 (2)历史学家运用的史料及选取史料的角度不同影响对汉武帝的评价,得出三位历史学家选择史料的角度不同;根据材料二“司马迁百年后的班固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得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史家的个人政治立场对人物评价有影响得出个人立场不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原因1.劳动力与技术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自然环境: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3.社会环境: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实行改革(2)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3)积极影响: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1)从大乱到大治(2)发展经济、稳定政局(3)发展文化、重视人才(4)重视反腐倡廉(5)开明君主的个人作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唐朝的民族政策(1)设立军事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2)实行册封制度,改善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3)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中央与地方文化交流(4)实行任用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巩固中央政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1)特点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中央允许自由报考以成绩定取舍(2)历史作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作用(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权分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3)相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节制君权(4)宰相集体议政,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两税法1.背景:土地买卖兼并盛行,在籍户口大幅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内容: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意义: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4.弊端: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交往范围广泛交往领域全面交往渠道众多交往内容明显不同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1.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北方政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D.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A 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能够战胜其他割据政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故A正确;当时南方和北方地区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故B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此时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破坏,故D错误。2.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 C解析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3.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规定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C.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D D解析材料信息“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说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社会等级由民族等级演变为士人与庶人的等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孝文帝改革确定了鲜卑贵族门第高下,故D正确;“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推动了鲜卑人对洛阳的认同,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推动了风俗习惯的变革,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则大大推动了民族融合,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4.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军粮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A A解析大运河的开通与当时南北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是加强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故选A项。5.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最主要经济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人口大量增加,导致劳动力充裕C.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D.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D D解析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与选项的因果关系,如A、B两项,不是贞观之治的经济条件,而是贞观之治的表现或结果,不具备因果关系;C项和D项相比,C项是条件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条件,古代历史上的治世不是工具改进的产物,而是政策调整的结果。6.晚年的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B B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成迟败速”“失易得难”是唐太宗对政治统治经验和教训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可从材料的出处帝范中寻找突破口,也可以看出这是晚年唐太宗的自我反省。7.“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D D解析据材料“方镇相望于内地”可知,其反映的是唐代的藩镇割据;据“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可知,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而非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8.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表明隋文帝时()A.恢复实施察举制B.道德品行成为选才的唯一标准C.科举制全面实施D.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D D解析由材料“ 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说明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故选D;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举荐,排除A;由材料“清平干济”,排除B;由“曾下诏举贤良”,可见科举制尚未全面实施,排除C。9.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C C解析材料中“(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此人家境贫寒,做官是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之后才进入仕途的,证明唐代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选C。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的原则是依据门第,排除A。题干无从体现偏重人才道德品行,排除B。D表述过于绝对化,如唐宋时还有恩荫制选官。10.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C C解析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11.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下列对两税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简化了税收名目改变了自西周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实行的A.B.C.D.C C解析唐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正确;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简化了税收名目,正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正确;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C项正确。12.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天人感应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D D解析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天人感应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三教合一和儒学吸收佛道精髓的信息,C项错误;据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D项正确。13.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王献之C C解析根据材料“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擅长行书,且是兰亭集序的作者,故C项正确。14.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A A解析材料介绍的酱、豆豉等烹饪是关于食品加工与贮藏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该书汇集的烹饪技术程度,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食物烹饪的方法等不能得出民族交融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介绍饮食烹饪的相关情况,不能说明该书是综合性著作,故D项错误。15.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B B解析“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对外管理贸易机构增多,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正确;贸易税收难以看出是主导,A错误;文化影响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唐朝时期属于开放大国心态,D错误。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1)主要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后果: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3)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由此可知北方民众大量南迁的原因是北方各政权之间不断征战,战乱频繁;结合课本所学,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的文字“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得出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消除了民族隔阂,促进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第(3)题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判断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为官。第二小问科举制的进步性在于“能破朋党之私”,即破除结党营私之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科举制“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考试内容是文学和儒家的伦理纲常,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政治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说明科举制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1)强干弱枝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削实权)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制钱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收精兵)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2)分化事权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在地方,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加强中央集权2.特点(1)守内虚外。(2)强干弱枝。(3)分化事权。(4)崇文抑武。3.影响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消极: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