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复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其意在说明()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B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21869 年 4 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2、C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联批评的社会现象是()A鸦片泛滥B虎门销烟C列强暴行D五口通商4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 78 幅。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这反映出魏源()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识D抛弃了“华夷有别”观念5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3、洋务运动()A富国强兵,谋求发展B同心协力,精益求精C重用人才,创办企业D改革政治,融入世界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评论道:“战争使中国精疲力竭,虽然全世界给予其监护和声援,但这些滋补品都无济于事;耻辱这一疾病已侵入她的四肢。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混乱的无政府状态。”这一舆论意在()A保障英国利益B声援支持中国C揭露中国腐朽D调解中日矛盾7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A摆脱不了君主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反封建反侵略的决心D对文字进行变革8右图是中国军事科学院编写的讲述中国近代战争历史的读本,为读者
4、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奠定了基础。其中一章写道“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得到提高,但西南门户却被打开”。此战争应为()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读下图,图中历史现象发生在()A.1860年B1895 年C1900 年D1901 年10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A都有统一的领导核心B都建立了政权C都主张学习西方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
5、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1219 世纪 80 年代初,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为扩充企业增招资本,它们所发售的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从而促成私人资本竞相向新式企业投资。这表明该企业()A经营管理规范成熟B具有资本主义特征C解决清廷财政危机D初步达成“自强”目标13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
6、国忽然醒悟。”此时的“忽然醒悟”导致了先进的中国人()A开眼看世界,起到启迪思想解放的作用B学习西方,迈出近代化第一步C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强国之道D结束专制,开启民主共和之路14外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是否行跪拜礼的“礼仪”之争由来已久。对此,奕曾在 1873 年的奏折中向同治皇帝反复申明,“告以惟拜跪之礼,最关中国国体,首先议定,此外始可从容拟议”“反复辩诘,几于舌敝唇焦”,进而又解释说,“所谓鞠躬,即彼国府首立地而叩之礼”,况且国际惯例是三鞠躬,总理衙门要求五鞠躬。这可以佐证()A清廷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B奕已经接受近代外交理念C列强按国际法平等对待中国D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开始起步15徐
7、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7 月 14 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这一冲突最终导致()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C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D洋务运动兴起16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A削弱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D推动了变革思想的传播17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A
8、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181911 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BCD19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01
9、853 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该运动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BC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了建都天京,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从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到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到太平军来了,“郡县所经,如行时雨。旌旗所指,犹解倒悬”,给农民们解除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他们有衣有食,感受到革命所给予的幸福,效忠于太平天国。随着形势的发展,再进一步采取向农民颁发田凭措施,
10、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摘编自罗尓纲太平天国史材料二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真正成为太平天国实际赋税政策的是“照旧交粮纳税”。这一政策以土地所有者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它不仅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且也保护地主的土地权和收租权。这种保护,体现了对赋税来源的关注,当然不是有爱于地主。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农民革命的纲领”是指哪一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纲领的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文件”成为“
11、一纸空文”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位学者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评价的因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南京条约材料二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天津条约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马关条约(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3)材料三中日本
12、取得了什么权益?与前两者相比,它更具有危害性,为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2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中文本第十款规定: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物、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英文本该款为“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o establish at all the Ports .a fair and regular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s and other Dues, which
13、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fi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information ”(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英方乘机诱骗。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 类160 余项货物税率由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实际税率在 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的权力。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
14、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中哪一个条款?根据材料一,分析该条款的表述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提出该条款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反映中国的哪一主权遭到破坏?分析该主权遭破坏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二,指出从当时的外交失败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2419 世纪,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于是在奕、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倡导和主持下,洋务运动因此兴起
15、。1861 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摘编自孙锡平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以西方的物质文明来匡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转中国的积贫积弱之势。戊戌时期,谭嗣同、严复抨击了君主专制,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
16、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及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根据材料“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可知其意在强调吸食和走私鸦片导致财富大量外流,故选 B 项。2C【解析】材料“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反映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拥有司法权,是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
17、的体现,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故 C 项正确。3A【解析】材料“竹枪一杆铜灯半盏”反映了当时中国鸦片泛滥的现象,故选 A 项;虎门销烟是严禁鸦片,排除B 项;材料“未闻枪声震天”和“不见烟火冲天”说明不是列强入侵,排除 C 项;材料“竹枪”和“铜灯”与五口通商无关,排除 D 项。4C【解析】据材料“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 78 幅。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可知魏源通过地图来介绍世界,说明其不再固守于“天朝上国”的观念,故选 C 项;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林则徐,排除
18、 A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 B 项;魏源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明其还存在“华夷有别”观念,排除 D 项。5A【解析】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主张“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 A 项正确;洋务运动处于向西方学习器物的阶段,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 B、D 两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重用人才和创办企业,故C 项错误。6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可知,英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故 A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是默许纵容日本的态度,排除 B 项;C 项不能说明英国的真实意图,排除;
19、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7A【解析】取“王”字居其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仍然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故 A 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与反封建反侵略无关,排除 C 项;D 项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实质,排除。8C9C10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与外国洋枪队等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也是被清政府联合八国联军共同镇压,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A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B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反对西方文明,C 项错误。11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
20、商品”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根本上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故选 D 项。12B【解析】根据材料“它们所发售的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从而促成私人资本竞相向新式企业投资”,可知洋务民用企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特征,故选B 项;材料表述内容是民用企业扩充资本而不是经营管理方式,排除 A 项;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不能解决清政府财政危机,排除 C 项;创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是为了实现“求富”的目标,排除 D 项。13B【解析】材料“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
21、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表明中国“忽然醒悟”是在圆明园之火以后,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故选 B 项;开眼看世界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 A 项;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强国之道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 C项;结束专制,开启民主共和之路是在辛亥革命后,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 D 项。14B【解析】材料“所谓鞠躬,即彼国府首立地而叩之礼”说明奕已经意识到鞠躬是当时的国际惯例,即已接受近代外交理念,故选 B 项;A 项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22、,排除;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并未对中国平等相待,排除 C 项;D 项开始于 1861 年,排除。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战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排除。1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不是削弱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 A 项;维新变法最终失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虽然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但并未推动社会的深刻变革,排除 B 项;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通过新学伪
23、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文章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使“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故 C 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17A【解析】根据题干中“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可以得出魏源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故选 A 项;该学者认为魏源的“师夷长技”注重的是“强兵”,并非维护清朝统治,B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魏源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C 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D项错误。18C【解析】中的老虎被西方国家瓜分,反映的是 1911 年革命党人对中国未来被瓜分命运的担心,即“将来之中国”;中的老虎呈现出孱弱之态,西方列强伸出双手显有觊觎之势,应为“咸(丰)同(治
24、)时之中国”;中的老虎将西方国家赶跑,应是强盛的康乾时期,且此时中国实行的是闭关自守政策;中老虎正被几个西方国家屠戮,表明此时中国正遭受几个西方国家的侵略,应是“现在之中国”。故正确的对应顺序是,C 项正确。19B【解析】海国图志中出现的一些政治方面的外来词汇,说明其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 B 项正确。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故 A 项错误;向西方学习代议制明显不符合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更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 C、D 两项。20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853 年”可知,这一事件为太平天国运动;它面临的不仅是本国封建统治者的镇压,还有外国列强的侵略;
25、材料也明显可以看出侵略者对中国革命的仇视,故正确;说法错误,太平天国主要斗争矛头是国内的封建腐朽统治,故排除。故 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1)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意义: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2)原因: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迫于当时战争的残酷性,财政和粮食问题上面临困境;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局限性;当时中国尚未产生资本主义。(3)不同:罗尓纲侧重于革命性、进步性;陈旭麓侧重于空想性、落后性。
26、因素:依托的史料不同;史学观念不同。【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天朝田亩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第(2)问,据材料二“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得出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据材料二“真正成为太平天国实际赋税政策的是照旧交粮纳税。这一政策以土地所有者的存在为前提”得出迫于当时战争的残酷性,财政和粮食问题上面临困境;据材料二“但在
27、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得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国尚未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到了建都天京,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从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到反封建的社会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得出罗尓纲侧重于革命性、进步性;据材料二“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得出陈旭麓侧重于空想性、落后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个人根据的史料不同,史学观念不同。22(1)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商
28、行制度,自由贸易。(2)由沿海口岸通商自由到内陆通商自由。(3)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4)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23(1)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不恰当。条约文本显示清政府只需制定一部“公平”的关税则例即可,其制定权和公布权完全属于清政府。背景: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迅猛,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关税自主权。影响:便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近代
29、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训:我们必须了解国际关系准则,主动开放,方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获得平等待遇)。【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物、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该条款不恰当,因为它损害了我国的关税自主权。第三小问,可以从英国侵华的目的上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政府丧失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损害的是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第二小问,可以从中英两方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英方乘机诱骗实际税率在 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可知必须
30、积极了解国际关系准则;根据材料二“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可知必须积极开放,不能闭关锁国;根据材料二“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可知应积极捍卫民族尊严,争取平等互惠。24(1)原因:内忧外患;维护封建制度需要;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地方势力的增强。积极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2)特点:抨击君主专制;兼采中西;社会制度的变革过程应具有阶段性。(3)启示:改革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正确看待西方文明,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可得内忧外患,维护封建制度需要;据材料一“一批掌握
31、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可得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地方势力的增强等。第二小问,据材料一“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可得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据材料一“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可得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等。第(2)问,据材料二“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可得出抨击君主专制;据材料二“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可得兼采中西;据材料二“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可得社会制度的变革过程应具有阶段性等特点。第(3)问,据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可得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不足以改变中国的现状;据材料二“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可得一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据此可知改革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正确看待西方文明,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