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4816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5.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18课课 冷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后唐TEXTTEXT后梁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 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概念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世界分裂成由两个超级强国支配的阵营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互不信任冷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

2、极格局2.冷战形成背景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美国+西欧国家 苏联+东欧国家 美苏两国军事实力对比刘金质冷战史 (1)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张弘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美国+西欧国家 苏联+东欧国家 (2)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1)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2.冷战形成背景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3)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材

3、料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美杜鲁门在1946年的讲话 材料二 当美国人发现自己强大到可以影响全世界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想要把整个西欧,乃至于把世界所有地区都置于它的保护和控制之下,并渴望按照美国的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而前苏联的存在,特别是前苏联的扩张,会被美国看成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严重威胁,以至不惜在二战后迅速采取与之全面对抗的极端政策。 杨奎松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美国+西欧国家 苏联+东欧国家 (2)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1)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2.冷战形成背

4、景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4)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3)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美国+西欧国家 苏联+东欧国家 (2)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1)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2.冷战形成背景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1)政治:杜鲁门主

5、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3月,由杜鲁门发表,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年9月,由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世界发展到当今阶段,几乎每个民族都不得不在两种生活方式中做出选择,通常,这种选择并不是自由的选择我认为,一些国家的自由民族正在抵抗国内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的颠覆,我们必须把支持这些自由民族作为美国的对外政策。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1947年3月12日)一、冷战与两

6、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2)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这期间西欧各国共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 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从1948年至1951年,参加计划的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工业产量就比战前增加25%,农业产品增加40%。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年的1196亿美元增加到19

7、51年的1590亿美元;增长了32% 。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各国政局稳定下来,强大的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的影响也相对减小了。 萧国亮 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想一想】“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关系?马歇尔计划产生什么影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并且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最终遏制共产主义。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3)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6.18双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召开西战区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币制改革(“B”

8、记马克),参加马歇尔计划。1948.6.22苏联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D”记马克1948.6.24苏联发表声明,宣布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实施交通管制,动用武力封锁西柏林,切断了所有西占区通往西柏林的水陆交通,还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电力和煤炭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3)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派出大批飞机空运急需物资到西柏林,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中断东西占区之间的贸易。四国经过几番周折的秘密谈判,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危机平息。 一、冷战与两极

9、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3)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5月四方宣布解除在西柏林的非常军事行动,德国分裂的局面无法挽回。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西德享有自治权。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定都柏林。德国分裂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3.冷战的内容(4)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4月成立,简称“北约”,成员包括美国和英法等国。1955年5月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1955年5月成立,简称“华约”,成员包括苏联。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 【想一想】为什么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

10、局的正式形成? 随着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除了少数几个中立国家之外,整个欧洲,已经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最前沿,因此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4.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到20世纪50年代中前,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方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方。印度、印尼等国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1.

11、 冷战的发展(1)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 德国分裂过程中,德国首都柏林也同样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柏林处于民主德国境内,但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可以经由水路、陆地和空中通道与联邦德国保持联系,同时,东西柏林之间市民可以自由往来。 这堵墙全长165公里,分内外两层,两墙之间有100米宽的“无人地带”。墙边设有280个观察哨、137个地堡、273个警犬桩以及总计108公里长的坑道。孟钟捷、霍仁龙主编地图上的德国史西方占领区 随着冷战的加剧,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条长近一百七十千米,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称为“柏林墙”。二、冷战

12、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1. 冷战的发展(1)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 你好你好,爸爸,爸爸 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住在东柏林的母亲西尔维娅带着四岁的女儿来到西柏林看望父母。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二天醒来后,一道墙从此分开了他们的家庭他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还在那边。没有办法,西尔维娅只能每天下午抱着孩子来到墙边,来到能看到丈夫下班时经过的地方,向墙的那边张望,孩子呐呐的说着“你好,爸爸”。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1. 冷战的发展(2)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美国空军侦查发现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22日,美国总统肯尼

13、迪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并以战争相威胁,28日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危机结束。 这是冷战期间苏美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苏联与美国的相互妥协而告终。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材料一 为了利用古巴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美国形成威慑,以此弥补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差距,赫鲁晓夫决定向古巴运送中程核导弹和重型轰炸机。这一行动从1962年7月起实施,到10月份,已有42枚导弹被秘密运往古巴。苏联的行动被美国的U-2侦

14、察机发现。10月16日至22日,肯尼迪在权衡几种方案的利弊后决定对古巴实施武装封锁,迫使苏联让步。美国在整个封锁行动中的目的是向赫鲁晓夫传递信息,而不是使其丢脸,美国的强硬决心和谨慎措施获得了成功。10月26日下午,苏联愿意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导弹,条件是美国公开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类似的武器。美方表示可以接受。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没有走向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15、分析美苏冷战的特点。 原因:双方(特别是美国)的谨慎与克制;苏联部分要求得到满足;美国实力强于苏联,苏联作了妥协;美国处置措施得当。 特点:既有激烈(紧张)对抗,也有缓和;美苏双方互有攻守;在冷战对抗中,美苏双方都有自我控制机制,避免走向直接军事冲突。【合作探究】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1)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 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相通性。冷战背景下,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欧洲各国决

16、定走向联合。同时,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过程: 1958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1958年年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初年代初 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迈出联合第一步。 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1967年年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1)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17、 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前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不久,由于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沙文主义,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爆发。

18、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的恶化和公开破裂。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苏联依然坚持民族利己主义,粗暴干涉东欧国家内政,苏东关系继续恶化,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放弃改革。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苏关系的破裂 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在一个月内撤回全部1390名援华专家,废除343个专家合同和257个科技合作项目。此举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很多在建的重要工程被迫下马。1961年,苏联又趁中国经济困难之际,要中国连本带息归还朝鲜战争时期的军事贷款(本息共计达14.06

19、亿卢布)。苏联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为了顶住苏联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中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3)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4)第三世界的兴起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文化合作

20、、人权、民族自决权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内容的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同时,会议体现出来了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战斗的精神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2. 多极力量的成长(4)第三世界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 冷战时期,一些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国家建立的松散的国际组织。20世纪50年代后期,铁托、尼赫鲁等提倡不结盟主义。1961年6月,在开罗召开不结盟国家

21、会议筹备会,同年9月,第一次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会议宣言,提出非集团的原则。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的演变(1)紧张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20世纪70年代,苏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重点在于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把阿富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 年入侵阿富汗。美英法德等国家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抵抗苏联的进攻。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的演

22、变(1)紧张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 进入到80年代,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苏从数量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为此,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太空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在外层空间建立多层次拦截防御体系,夺取“高边疆”的控制权。由于“星球大战计划”需耗费巨额资金,而且一些新型武器的研制尚待时日,所以这一计划提出后在美国朝野引起了

23、争论,计划的实施也因此而遇到阻力。但是,这一计划的初步实施已经使美、苏间的军备竟奏趋向质的变化,并因其对苏联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影响了美、苏战略均势,从而对美、苏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的演变(1)紧张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 简称SDI,又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太空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在外层空间建立多层次拦截防御体系,夺取“高边疆”的控制权。由于“星球大战计划”需耗费巨额资金,而且一些新型武器的研制尚待时日,所以这一计划提出后在美国朝野引起了争论,计划的实施也因此而遇到阻力。但是,这一计划

24、的初步实施已经使美、苏间的军备竟奏趋向质的变化,并因其对苏联产生的巨大压力而影响了美、苏战略均势,从而对美、苏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的演变(2)缓和 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等等。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有关中程导弹的条约 80年代中期起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

25、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了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等措施,并放弃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世界近代现代史 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2.苏联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1989年5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于5月16日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

26、体的局面。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根据材料并结

27、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激化矛盾,引发危机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实行政治多元化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合作探究】三、两级格局的瓦解三、两级格局的瓦解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时间轴 1947年 3月 9月 1948年 1949年 1955年 1962年 1967年 1979年 1985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杜鲁门主义第一次柏林危机欧共体成立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北约成立华约成立;万隆会议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冷战与两级格

28、局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概念冷战形成背景冷战的内容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冷战的发展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多极力量的成长西方阵营逐渐分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美苏关系的演变苏联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945年,国际上明显出现了两大列强:美国和苏联。两国均拥有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军队、丰富的贡源,以及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专门知识。虽然战争期间为盟国,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两国对世界的未来存有分歧,以致彼此的关系变得冷淡。战后的世界逐渐分裂为两个集团,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它们形成资本主义集团。另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集团。两大集团之间公开对抗,导致严重的国际危机,自此,全球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冷战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随后,东欧政权的瓦解,东西方对峙40多年的冷战终于结束。新视野世界历史再再 见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共38张PPT).ppt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