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点击预览
- 第10课答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11第第 1010 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名词解释【情境导入】对比“最美逆行者”“无法无德者”,你有何感悟?课程标准课标导航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学习目标1.1.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2.2.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等资料,提高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通过阅读文字、图片等资料,提高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决如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决如“为什么要不为什么要不断修订宪法断修订宪法”“”“法治与法制一字之改的意义法治与法制一字之改的意义”等问题,思等问题,思考考“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3.3.分析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联系古代中国及西方资本主分析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联系古代中国及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同时联系当下的时义法律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同时联系当下的时政热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政热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在武汉抗疫中在武汉抗疫中“最美逆行者最美逆行者”医生们和医生们和“无法无德者无法无德者”天天差地别的行为,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对差地别的行为,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示在当今于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示在当今全球疫情蔓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国所展示出的全球疫情蔓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国所展示出的“大国风貌大国风貌”,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难点:当代中国加强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难点:当代中国加强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图示法、表格法、比较法、归纳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图示法、表格法、比较法、归纳法、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课时2 21.以德治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112知识结构【预习案预习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5458 页,解决下列问题,建议用时 15 分钟。)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2.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113一、新中国的法治进程:简述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一、新中国的法治进程:简述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 1、开始:、开始: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2 2、初创:、初创:20 世纪 50 年代,先后通过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1954 年,第一届全国 大会制定了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 3、“文革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时期,遭到严重破坏。4 4、文革之后,进入新时期:、文革之后,进入新时期:(1)1978 年底, 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1982 年,制定了 1982 年宪法等基本法律。 (3)中共 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于 年写入宪法。(4)2004 年,“国家尊重和保障 ”被写入宪法。到2010 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述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述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设的历程。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 ,“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科学家 、两弹元勋 等是杰出代表。2、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 ”活动。 3、1994 年,中共中央提出把 主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4、2001 年,又从 的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5、2006 年 10 月,中共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体系的战略任务。6、中共 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把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问题引领问题引领】问题 1: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我国在不同阶段还颁布了哪些基本法律?问题 2:“依法治国”、从“法制建设”到“法治建设”是在什么时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114间及时代背景下提出、修改的?有什么重要意义?问题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思想是什么? 【资料补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的疑问】知识点(或教材子目)疑问【课堂活动案小组合作探究】使用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学案问题,率先完成的小组可派代表在黑板指定区域写出答案,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注意格式、要点、115条理清楚;没有展示的小组进行点评。合作探究时间:5 分钟(含书写时间)合作探究:探究探究 1:新中国的法制法制历程:新中国的法制法制历程材料一:材料一:时间时间通过的法律文件通过的法律文件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541957共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 730 多件19781992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 230 多个1993公司法产品质量法1997合伙企业法1999合同法个人独资企业法20012009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食品安全法材料二:材料二:1954 年毛泽东说:“一个团体要有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1982 年新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2002 年,中共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根据材料一图表内容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法制法制演变的原因。116(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法制建设的看法。探究探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19491956 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1966 年间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19781992 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共同富裕、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1992 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断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17【课后活动案巩固练习 10 分钟】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21952 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A1954 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1982 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1995 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D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4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1185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 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6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时间内容1979 年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7 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95 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担保法1999 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合同法2017 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法总则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课后拓展案】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部宪法的结构都是四章。1982 年以前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 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表明我国对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从法理上讲,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根据公民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人民的授权,国家机构就失去了权力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宪法 在体例设计上要体现这一原则。从逻辑上讲,“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 一章与“总纲”有密切联系,连着写也比较合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宪法也把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列在对国家机构的规定之前。查找宪法,结合上述内容,谈一谈你对我国“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理解。119【小组作业】画出本课知识结构导图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学习评价学习评价自我评价具体内容我的成绩120水平1能够说出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能够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水平2能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知道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能够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能够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水平3能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知道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能够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能够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能够通过分析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联系古代中国及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水平4能够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知道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能够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能够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能够通过分析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联系古代中国及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能够联系当下的时政热点,对比在武汉抗疫中“最美逆行者”医生们和“无法无德者”天差地别的行为,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示在当今全球疫情蔓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121明的中国所展示出的“大国风貌”,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小组评价学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完成、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后活动等是否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学案完成的情况,规范、课堂表现、课后活动参与等。122选必一答案第 10 课探究探究 1 1(1)示例:划分四段:第一段为 1954-1957 年。理由:是我国法制的初创时期;法律集中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建章立制。第二段为 1978-1992 年。理由: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了法治建设。第三阶段为 1993-1999 年。理由:以经济立法居多,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第四阶段为 21 世纪初。理由:经济立法向社会立法转变;立法更加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其他划分,合理即可)(2)20 世纪 50 年代,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不同于以往的旧政权,需要建立新的上层建筑。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反思“文革”的教训,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开放。90 年代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对法治提出更高的要求。21 世纪初,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加快了法制建设。(3)中国的法制建设总体向前发展,尤其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我国的立法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城,不断完善 21 世纪初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立法根据党的工作重心变化不断发展;我国立法体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言之成理即可)探究探究2示例一:示例一:论题: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映。 (2 分)阐述:阐述:19491956年间,即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时期;“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最终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该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特征。 (4 分)19781992年间,即改革开放初期。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使社会发展从“文革的无序状态重回正轨。这一时期经济不断发展,民主法制得以重建与完善,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尤其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所出现的新问题,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传入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与教育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4分)总之,总之,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是时代特征的结晶与反映,也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 (2分)示例二:示例二:论题: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2分)阐述:阐述:19561966年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突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时代精神,展现榜样示范性的作用。这些核心价值观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工农群众和科技工作者。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了弹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新水平。 (4 分)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通过现代化、综合化、信息化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4分)总之,总之,不同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力的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进步。 (2 分)(任选两个阶段,围绕论题,论述清晰,符合史实皆可。 )BCCAD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