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地理视野下的上海研究上海历史地理主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上海的水环境变迁与相关人地关系变迁方面上海地区的成陆过程、崇明岛形成过程吴淞江黄浦江的变迁与上海港的兴起农田水利系统的研究近代上海城市景观、环境、道路系统等变迁有关上海的地名沪、申、浦五代 小聚落北宋(11世纪后期)上海务, 南宋末上海镇元 升为上海县(1292)的2022-1-21上海考古新发现特展,有关专家肯定,上海最早的城镇其实并非如文献所记载的出现在唐代,而是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现确凿地证明了这一点。关于上海的四个概念开埠前的上海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1958年前的上海1958年后的上海直辖市公元公元751
2、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北宋初年,苏州南部分设秀州(州治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华亭县即归属改属秀州管辖。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今自龙华以北至外白渡桥一段黄浦江的前身)岸上,聚落因浦得名。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大约北宋天圣(10231032)年间以前,在上海设酒务收税。到南宋末年设立上海镇。唐2022-1-21北宋2022-1-21南宋2022-1-21直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立上海县,在这之前上海一直属华亭县管辖的聚落。上海这个地名的
3、空间范围至上海县设置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扩大到原华亭县(后升为松江府)的北部。随着周围新县的设立,在元、明、清时期上海县的辖境有过多次变化,一般都是有所缩小。到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初,上海还是松江府所属的一个县。 元2022-1-21明2022-1-212022-1-211843年的上海县城可以称为城市,但不属于近代城市。能不能说近代上海是从上海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呢?也不能。作为近代上海的主体部分英租界、法租界和以后的公共租界,都建在上海县城之外,这些地方此前是乡村,包括一些集镇。租界中的城市形态、功能、管理等各方面主要是外来的,而不是本土的移植。上海的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移民构成,原来的居
4、民所占比例不足30%,连新形成的上海话也不同于县城的方言。近代上海与上海县城的关系只是地域毗邻,而不是主从关系或母子关系。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指1927年至1958年间的上海市辖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后改为上海市,1949年后延续。上海市的辖境前后也有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包括属于江苏省的10个县在内。1958年前的“上海”一般就指这一范围,此后往往还沿用这一概念,很多误解和矛盾就因此而产生。由于在这个“上海市”中的郊区农村范围不大,所以尽管当时也存在将上海城市与上海行政区混淆的现象,但实际的差异不是很大,往往为人们所忽略。1958年前的上海2022-1-211958年,原属江苏
5、省松江专区的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的辖境扩大到6300多平方公里。http:/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022-1-21在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玉木冰期的鼎盛阶段过后,世界气候迅速回暖,海平面随之急剧上升。上海以东地区在海面上升过程中,曾有几次间歇性停顿,形成几级明显的水下阶地。在距今14000年前后,海面回升至100米左右,并形成相应的平坦阶地和埋藏贝壳堤、埋藏古泻湖。在距今12000年前后,海面上升至60米位置时再度停顿,在此岸线内侧的长江古三角洲前缘,有泥炭沼泽埋藏和野牛之残骸等。全新世开始的距今10000年左右,海面上升至40米位置
6、,长江和钱塘江谷地遭受浸淹成为早期溺谷,上海地区低谷之内也开始遭受浸进。距今9000年,海面已上升至25米左右,今上海东部地区开始沦为滨岸浅海。至距今7000年前后,长江口后退至今镇扬一带,形成一个向东开放的喇叭形河口湾。上海绝大部分地区被内浸海水淹覆,仅余西部的局部地区沦为滨海湖沼低地。 1.距今7000年前的海陆变迁2.距今70003000年前上海冈身地带的形成:上海冈身地带,东西宽度仅410公里,其建造过程历时长达四千年之久,表明这一长时段内,上海成陆过程极其缓慢,平均每年的淤张速率只有12.5米。(证据:贝壳堤 螺蚌壳 考古挖掘) 3.距今30001700年前上海中部地区的成陆冈身地带
7、至下沙沙带之间的上海中部地区,平均宽度为17公里,建造时间仅为1300年,年平均淤涨速率高达13米(证据:a出土南朝至唐的文物 b吴郡康城地域图) 4.距今17001000年前浦东中部地区的形成浦东中部地区东西宽度约15公里,建造过程历时仅为700年,年淤涨速率平均高达20米之多,成为全新世开始以来,上海成陆过程最快的一个地区。(文物证据,郑獬郧溪集载北宋吴及筑里护塘事迹) 5.距今1000年来浦东东部地区的成陆过程近1000年来,浦东东部成陆速度较中部缓慢。其原因是,长江输出的泥沙,在本阶段前期主要用于建造扩大崇明岛,后期主要在于形成长兴、横沙岛,并扩散淤积形成崇明东边滩、铜沙线滩、九段沙以
8、及浦东的新边滩等等崇明岛形成过程唐时崇明岛只是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的出现。在这以后,崇明岛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接下来,三沙的命运亦和东沙、西沙一样,逐渐地被冲涨,旧去新来,在其下侧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宋以后黄河改道带来更多泥沙,淤出更多的沙洲,使得崇明岛迅速扩大。 明清时期岛仍不断坍淤。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趋势看,半个世纪内会并入北岸。二、河道变迁青龙镇
9、的衰落与上海的兴起吴淞江变迁与青龙镇兴衰唐代以前的三江入海局面。南北朝时吴淞江已经成为入海主道。五代以后,太湖贸易发达,吴淞江支流青龙江上的青龙镇江成为著名的贸易港。估计初置于五代或宋初(10世纪)。当时的吴淞江是一条深阔的大江,所谓“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南北两岸的“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 。政和三年(1113)就在华亭县置设立了管理海上贸易的市舶务。青龙镇不仅是华亭县的海上贸易港,也是当时整个太湖流域的海上贸易港。唐宋时太湖流域的经济中心在苏州,但苏州东不临大海,北不濒长江,海上交通靠的是福山、青龙两个港口,而青龙港的港口条件远胜于福山,所以远
10、洋而来的“珍货远物”,大多通过青龙镇“毕集于吴之市”。三江即入,震泽底定11世纪中叶(北宋嘉祜年间)青龙镇的商业海上贸易已经相当发达了。据嘉祐七年(1062)青龙镇上隆平寺宝塔铬记载:周边杭、苏、湖、常等州几乎每月都有船只前来贸易,稍远的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一年也至少来两三次,两广、日本、新罗每岁一至。熙宁年间秀州辖区的9个税场中,青龙镇的商税额仅次于州城(秀州城),占第二位,超过了华亭县税场。南宋中叶以后,青龙镇的海上贸易渐趋衰落,吴淞江的变迁是重要原因。从11世纪初开始,气候转暖,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抬高,造成河道比降减小,曲流发育,再加上东边沿海因泥沙的
11、堆积和海塘的修筑,北宋以后太湖三条排水道的格局发生变化,东北的娄江和东南的东江已完全淤塞,太湖地区排水道唯吴松江一道。吴淞江在南宋以后出现几个特点:一河曲发育,曾裁弯取直,成为新旧二江。青龙江即为旧江一段。后旧江淤塞,新江由吴淞口入长江。二、长江水面高,吴淞江水面低,形成了吴淞江下游东高西低的地势。至元代青龙港已“无复海商之往来矣”。正当青龙镇衰落之际,位于长江口南岸的黄姚港兴起,成为上海地区长江航运进出的重要港口。 12世纪、13世纪,长江主泓逼近南岸,江岸内坍,黄姚镇逼近江岸,无避风港,不利海舶寄楗。于是海商逐渐转移至青龙镇下游、吴淞江岸的上海务。但海上贸易无法与青龙镇相比。 元代至明初吴
12、淞江已经无法疏浚,曾经一度以浏河太仓为主要河道。郑和下西洋即走此道。明代浏河一条无法承载来水,因此明永乐二年夏原吉开浚黄浦江,就是自大黄浦、上海浦与吴松江会合处(今苏州河口)向东接通范家浜,至南跄浦口,下走吴松江北支在今吴淞口入海。吴淞江变为黄浦江的支流。上海因此而兴起。的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上海设立江海关,此后“往来海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俱集,然皆运至吴门发贩,海邑之民,殊无甚利”。这时上海港还是苏州地区的外港,是海外贸易的转运港。到了乾隆年间,上海港的地位渐次重要,“闽、越、浙、齐、辽间及海国船舶,虑刘河淤滞,辄由吴淞口入,城东船舶如蚁,舳舻尾接,帆樯如栉,似都会焉”。“凡
13、运货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舢舻相衔,帆樯比栉,不减仪征、汉口”。嘉庆年间,上海港已发展成内贸的枢纽港。“其海舶帆樯足以达闽、广、沈、辽之远,而百货集焉”。“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此后上海港成为南北数省商舶交会之地,已不仅为苏州地区的外港,本身已自成一商贸都会了。三、上海的区位优势江海之汇,南北之中人文条件开埠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上海是帝国主义控制下由上海是帝国主义控制下由“租界租界”发展的大城市发展的大城市政治格局:殖民地体制的建立政治格局:殖民地体制的建立 被迫实行被迫实行“门户开放门户开放”政策政策 外国租界纷纷设立外国租界纷纷设立城市制度:通商口岸城市改变了中国的城市
14、制度城市制度:通商口岸城市改变了中国的城市制度规划思想:西方规划思想的延续和发展规划思想:西方规划思想的延续和发展18981898年的上海年的上海第一个通商的城市第一个通商的城市上海的发展上海的发展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程18451845年年 英、清英、清 “ “地皮章程地皮章程”划地给英国划地给英国18481848年年 美、清美、清 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占据虹口一带18631863年年 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18931893年年 公共租界扩到公共租界扩到1150611506亩亩 “ “越界筑路越界筑路”19151915年年 公共租界扩到公共租界扩
15、到5479354793亩(亩(36km2)36km2)19371937年年 抗日战争后,租界以外被日侵占,出现暂抗日战争后,租界以外被日侵占,出现暂时繁荣时繁荣19411941年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占领整个上海日占领整个上海19451945年年 国民党政府重返上海,制定国民党政府重返上海,制定“大上海都市大上海都市计划草案计划草案”水乡到都市景观变迁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从水乡塘路系统到都市公路系统一、开埠以前上海水乡景观与塘路系统二、开埠以后上海水乡景观的蜕变三、水乡景观向都市景观转变的驱动机制一、开埠以前上海水乡景观与塘路系统1、传统上海水乡格局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16、A上海的塘路系统“五里一横塘,十里一纵浦”的水王格局中,由各级水道与陆上通道、堤岸等共同构成的地理系统,它既代表该区特有的土地利用特征,也是该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表现因子其中“塘”的原意虽已包含道路。B 上海塘路系统及其功能:提供农业排灌、生活用水、排水排污、灭火水源、交通运输(尤其通潮干河是时人的生活命脉)2、传统时代上海城乡的塘路系统与环境效应A乡村塘路系统与维护干河:“干河官治”传统次级河塘:“业食佃力”的民办传统 传统上海乡村地区的塘路维护,首先体现出治河服务于农业的特点,无论是政府投资或是民众捐资出力,其目的都是为维持农田水利需求与民众生计。全局上各级河道管理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17、即便是乡河“业食佃力”式的民间管理,作为组织者的地主乡绅也是国家力量的基层代表者。正是在这种较为统一的运作机制下,该地区自古以来形成的塘路体系能够长期完整地延续。另一方面,农民参与河道维护的积极性又受到土地产权分异的局限,使公私利益难以达到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水系的环境状况。B城厢塘路系统特点第一、由于人口密度大,河流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差,治理力度较大,但治河目的主要为居民生活和排水。第二、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紧张,河流不断受到挤压,河流不断减少。消失的河流很可能被填筑成巷弄道路,发展出特有的浜、弄系统。、据嘉庆松江府志对前代情况的回顾“城中市民庞杂,直砾杂投,而豪家大族
18、渔间井小利,岸日益拓,河日益狭,久则屋其上,无故迹可循。”总之,在传统时代的上海地区,是典型的水乡景观。由长期农业开发而延续下来的塘路系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河道淤塞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城镇区域的塘路演化进度比乡村较快,水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明清以来上海县城商业地位的上升以及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塘路系统演变的方式和外在景观同乡村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河洪产权简化河洪数量减少、巷弄数量增加,与之相伴生的环境效应是城区河道水质变差。在总体格局上,上海城厢地区的塘路系统与周边乡村仍存在较高的一体化特征,城中各条主要河道,在交通、排水甚至维护体制上都与周边河网相互贯通、融为一体。二开埠以后上海水
19、乡景观的蜕变1、开埠以来上海从水乡至都市的景观变迁及其环境问题2、上海租界区填浜筑路和跨界筑路对塘路系统的影响3、老城厢区及新华界的塘路系统退化早期英租界的填浜筑路与城市空间扩展1860年后的越界筑路与塘路系统的退化(无序的城市蔓延)1900-1949年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与河浜体系的急剧退化常态机制下的填浜筑路与城市空间扩展(早期英租界) 主要原因在于租界地产业发展对马路交通条件的高需求。西方市政模式即商业化、市场化的地产业成为拉动城市空间扩展的最大驱动力。 马路一般是利用原来的乡间公路、小路、河浜、半浜等作为基础,再加以扩建而成。另外有一部分河浜与道路,并未直接转化为公共马路,而是成
20、为私人地产的通道或者被并入了私人地产。 常态机制下填浜筑路在政府主导下有序进行。主要使用埋管方式解决了排水问题。早期英租界城市空间仅局限于中区, 因其座落在由四条河流( 苏州河、黄浦江、泥城浜、洋泾浜) 圈起的一小块区域内, 城市空间扩展中填平河浜的影响尚未波及周边河网的完整性马路网络在城市空间构建中的骨架作用,而马路网络主要靠填浜筑路实现。 越界筑路:越界筑路是上海公共租界在界外修筑道路,并进而事实上取得了一定行政管辖权的附属于租界的“准租界”区域。 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开始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1860年代,如著名的静安寺路(Bubbling Well Rd.)、新闸路(Sinza Roa
21、d)、极斯非而路(Jessfield Road)、卡德路(Carter Road)等。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以后,绝大部分越界筑路已被并入该租界。但自1901年以后,该租界再度向外围地区大规模越界筑路,准备将这些地段列入进一步扩展的范围。 1860-1899年越界筑路及其影响 界外马路是在其他市政设施远未成熟的城市边缘区或外围乡村地区修筑的, 因而既缺乏全局意义上的统一规划, 也缺乏施工上的技术规范。在跨越河流时, 为了省钱省工, 较少在河上建造桥梁, 而一般是将马路跨度下的一段河道填没, 中间仅埋设排水瓦筒以供潮汐通过。案例:筑虹桥路 对法华乡西芦浦、东芦浦的影响。 西芦浦, 即古芦子
22、浦, 俗称溇浦, 与东芦浦为南北洩泻之干河。上筑马路,如星加坡路、康脑脱路、极司非尔路、愚园路、长浜路、海格路、福开森路、霞飞路、徐家汇路, 下排瓦筒, 仅通水线而已。其西南一支流出芦浦桥, 合龙华港达浦, 今已淤 东芦浦, 引江水( 指吴淞江, 笔者注)南流, 越麦根路、康脑脱路、新闸路、爱文义路、静安寺路、威海卫路、长浜马路, 经北长浜, 越宝昌路, 经方门泾, 越金神父路, 王家浜、南长浜、庙泾浜至淡井庙而南, 入肇嘉浜。马路下皆用瓦筒衔接, 仅通细流, 余亦淤浅。惟南长浜以南尚通潮汐。 上述东、西芦浦做为通潮干河, 均为南北走向, 而受租界方位的影响, 越界马路则多由东向西扩展; 这样
23、的筑路方式, 自然使南北向干河最先受到马路网络的分割, 严重限制了潮汐流通,至民国初已出现普遍淤塞的严重问题。1930年普遍变成残浜断沟了越界筑路的后果及工部局应对措施1、中心区外围河道潮汐通畅受到严重影响。使得一些小浜水质急剧下降,不得不填平。2、对一些潮汐功能强的通潮河道成为主要排水通道,受到工部局的持续维护。3、排水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后期出现了的严重积水问题埋下伏笔。4、残浜断河带来的卫生问题越发严重。1900-1949年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与河浜体系的急剧退化背景:1、早期填浜筑路对环境的影响长期积累,终于在扩张区转化为建成区的时候集中爆发。2、新一轮的越界扩张导致更大范围的河
24、浜体系的退化。3、填浜筑路在新的租界和新的扩展区内成为解决卫生问题的合法和常规手段。 至民国初期, 由早期越界筑路对河浜体系造成的影响明显扩大。由于区域河浜体系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人们对河浜通潮性能的期望值降低,在城市空间扩展需求的驱动下, 在跨浜马路下排设瓦筒的方式已成通例, 由主要发生在界外地区逐渐变成各种马路跨越河浜时普遍采用的手段。河流无分大小, 只要财力许可, 就可实施填浜排管1900-1949年河浜整改(包括填浜筑路和其他)过程问题河浜()主要是卫生问题)的时空分布整改方式1、主动整改型2、被动整改型3、填浜筑路型问题河浜的时空分析问题河浜主要出现在西区,东区相对来讲较少,主要原因
25、是地价驱使的地产业的拉动使得城区向西迅速扩展,不断引起河浜退化。问题河浜有随时间从城区向乡间逐渐扩大的趋势。 1900-1949年间租界区内外河浜体系退化的总趋势。在空间上,因河浜通潮能力下降引起的不卫生环境范围不断向乡村地区推移。直接造成河浜消亡的填浜筑路行为也以相同路径跟进。在时间进程上,后期的程度比前期显著增强。城市自然环境从水乡塘路系统逐步完全转化为城市道路系统。塘路系统完全消失。河网系统退化的环境效应1、由于措施无法跟上问题的发生,断头河浜臭水问题始终是伴随西区发展的卫生问题。2、1930年以后已建成区的排水系统问题逐渐突出,尤其难以应付突发降水事件和大的潮汐的考验。工部局档案老城厢
26、区及新华界的塘路系统退化两个阶段1905年前传统。因河成路时代的延续。但人口剧增使河流淤塞和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方法维护河浜1905年后开始大规模填浜筑路新观念的影响:(1)西方卫生观念,(2)修筑马路的城市观念。但无序的填浜筑路引起了新的环境问题,出现大量断头浜整体河浜体系快速退化传统时代,人们为追求私利对河浜的侵占,是造成老城厢城市景观缓慢演变的主要动力,不过在传统的利用方式下,河浜生态的演变尚可保持在一定的尺度内;近代西方城市文明介入后,人们对河浜的利用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为了眼前的利益大规模地取缔了城区内的河浜,却带来了更大区域上的环境问题遗留至今的问题与治理历史遗留的问题今天仍然影响
27、很大,不过城市政府正在努力整改。至2005年的3年中,上海市共投入63亿元资金,对中心城区201条共336公里河道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此外,市府也正在采取其它举措,以扭转近代过分侧重河浜土地资源价值的局面。近年来在制定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时,已更加注重河道对于城市发展的综合价值。1998年曾投资1093亿元对浦东张家浜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取得很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对河道水质、水生物群落、沿岸植物群落以及景观生态等起到改善作用”,而且“对周边房产增值起到一定的推动作三、水乡景观向都市景观转变的驱动机制河浜资源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扩展需求与河浜资源利用方式不断调适传统时代:a、塘路
28、系统所有权的归属b、社会价值和功能c、受益群体和维护方式:1、对河浜资源开发与维护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的超经济力量,在这种力量控制之下,民众作为受益的一方,在出资与利用方式的选择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2、河浜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没有统一到任何受益人一方,在客观上阻止了完全所有权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二、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点:城市地产业的博弈场二、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点:城市地产业的博弈场(一)河浜所有权归属的转变(一)河浜所有权归属的转变(二)河浜功能与价值的转变(二)河浜功能与价值的转变人工化排水系统尚未构建的时期,各类河浜很方便地被用作地产的排水通道,在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随着人工化排水系
29、统的的构建,公浜(半浜)排水作用渐失,被作为马路拓宽用地;着马路网络的延展,越来越多的半浜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多数被填筑成马路,其余被并入私人地产(三)受益人的责、权、利与主要利用方式的转变(三)受益人的责、权、利与主要利用方式的转变河浜价值的新受益群体不仅是地产业主,还包括发挥资源管理、协调职能的工部局,部局则由纳税人代表组成,其职责是把纳税人的钱投资到公共事业中,再为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服务,该循环本身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再者,工部局的收入与支出行为,都受到以维护私人财产权和创造权为宗旨的法律精神的严格约束,从这个角度来看,工部局同时还是资源的经营者,与私人地产业主一样,将参与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获得商业利益的博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