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鼓楼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南京鼓楼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 ;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 ;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二类生字、会写本单元一类生字。2.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3.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三、单元重点
2、难点三、单元重点难点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四、单元课时安排四、单元课时安排1.威尼斯的小艇2 课时2.牧场之国2 课时3.金字塔1 课时4.口语交际1 课时5.语文园地2 课时18.18.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3、.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威尼斯水城的异域风情。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4.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水城的关系, 接受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威尼斯水城的异域风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看
4、图猜城市,导入课题一、看图猜城市,导入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城市的游戏。 (预设:北京、上海、苏州、埃及、意大利)2.意大利有个地方的学生每天都要乘小艇去上学, 他们就生活在威尼斯,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预习,检查词语。(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2) (出示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这是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看!图上宽宽窄窄,蓝色部分就是那里的河道,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河道特别多,到处都是水,像蜘蛛网一样密集)(3)是啊,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由 100 多个小岛组成,连接这 100多座小岛的是 10
5、0 多条河道,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里的河道(出示:纵横交叉) 。(4)结合课文和图片,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学生理解、汇报)(5)小结:纵横交叉在本课指像蜘蛛网一样的河道四通八达、相互交错。过渡:纵横交叉的河道其实就是威尼斯四通八达的街道,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汽车。正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所说(齐读第一自然段) 。(6)等于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艇很重要)2.浏览全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第 26 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交流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2)知道课文从 3 方面介绍小艇的: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指导书写
6、三、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求写的生字,生自主识字。2.重点指导: “艇” “艄”的部首都是“舟” , “舟”做部首时中间一横不出头; “翘”左边的“尧”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包住“羽”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本课内容。2.熟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2.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水城的关系, 接受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
7、了哪些内容?2.指生回答。(小艇的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品读第 2、3 自然段,感受小艇样子之奇。1.自由朗读第 2、3 自然段,读后说出课文分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样子?作者使用什么方法介绍小艇样子的?2.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1)描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词语。 (课件出示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学生答后,把相应重点词语“长、窄、深、翘、轻快灵活”加红。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小艇样子的。教师相机把“独木舟、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加重点符号。为什么同一艘小艇,却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呢?(出示课件)(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
8、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3)为什么小艇要设计成这样?(小艇的这些特点与威尼斯河道有密切的关系)(4)请同学们想象:这时你正坐在这样舒适的小艇里,游览着威尼斯的美丽风光,望着两岸的古建筑,都有哪些感受?(出示威尼斯古老建筑的图片,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真有说不完的情趣啊!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话,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品读第 4 自然段,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高(多媒体出示图片)1.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么舒适、充满情趣。但使小艇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需要谁?(船夫)2.默读第 4 自
9、然段,找出中心句。 (学生答)3.从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操纵自如) 课文又是怎样描写 “操纵自如”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批一批、注一注后,指名回答)4.这么好的驾驶技术主要表现在哪方面?(行船速度快,来往船只多,可以操纵自如;拥挤的地方可以挤过去;极窄的地方可以平稳快速地穿过,还能做急转弯。 )5.最后一句似乎不是在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讨论交流,领悟作者作为乘客的感受,侧面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6.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 (板书:特别好)师小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就使人们乘坐小艇有了安全的保证。小艇
10、的作用。1.人们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快速浏览最后两段。做生意、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教堂做祷告)2.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经常会乘坐小艇,想一想,还有哪些人会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学生、教师、旅游者、医生)3.这么多人乘坐小艇,看来人们与小艇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密切)4.想一想: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充满活力,当小艇怎样时,威尼斯寂静入睡?(当小艇出动时,威尼斯热闹非凡,当小艇停泊时,威尼斯在月光下入睡了。 )5.这样一动一静的写法,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很重要)对比阅读。读读课本中的“阅读链接” ,想想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1.朱自清笔下的威尼
11、斯 ,通过写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和明媚的海上风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这座城市的特点;2.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通过写湖水和皇家花园附近等静态的景象,写出了威尼斯之夜的安静,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夜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布置作业三、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本课内容。2.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爱这座美丽的城市, 也很喜欢威尼斯的小艇, 回到家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奇特的小艇介绍给你的父母和朋友,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这种感觉。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8 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样子奇特(抓住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侧面烘托)小艇的作用(重要的交通工具)教后记:教后记:19.19.牧场之国牧场之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
12、认 10 个生字,会写 1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
13、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1)出示生词: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三、写字指导三、写字指导1.齐读本课要写的 15 个生字。2.写字指导。(1)
14、教师示范书写。 (重点指导“罐”的写法)(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本课内容。2.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二、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二、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1.学习第 2 自然段。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
15、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说说你的感受。 (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2)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2.自学第 34 自然
16、段。(1)汇报交流第 3 自然段。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 41000 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 1 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 )说说你的感受。(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男生齐读第 3 自然段。(2)汇报交流学习第 4 自然段。抓词语体会。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女生齐读。3.认识傍晚的牧场。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1)快速默读第 5
17、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 (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三、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三、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
18、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 (看板书读课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2.完成补充习题本课内容。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9 牧场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牛群吃草比喻骏马飞驰拟人家畜安闲夜晚寂静教后记:教后记:20.20.金字塔金字塔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 13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
19、绍金字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 走进金字塔, 了解金字塔, 好吗?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3.交流不懂
20、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4.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 。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
21、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 “三座金山” “金色的光源”等。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 )3.说说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学生自由
22、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5.说说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在散落的图标、示意图,批注,还有文字描述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回答。6.读懂课文内容,借助文中的批注,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1)第一个批注: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明确:文本里说,金字塔是公元前 2600 年左右建成的,直到 1889 年,地球上才有了跟金字塔在高度上可以媲美的埃菲尔铁塔。 在这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居然没有一个建筑的高度能够跟金字塔相媲美, 文明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断层呢。 从这一个批
23、注中,学生很可能就会想到,当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说不定就是有外星人,有远远超越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存在,可以这么想。在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讲他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发展,讲金字塔周围还有类似的文明成就的存在,好像又在暗示我们,其实,在当时古埃及人有能力建成这样的金字塔。 )(2)第二个批注: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明确:古埃及人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利用木筏顺着尼罗河,远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将石头搬运过来。(3)小组探寻、想象、猜测,交流其他批注中提出的疑问,再全班交流。提示: 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描述的内容和阅读批注的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 学生的想象,结果
24、和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大的方向应该就是这两种可能。一个是埃及人自己的成就,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非人类所为。小结: 语文的教学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 因为关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至今科学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科学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文本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 把想象火花给点燃, 让它充满一个又一个无尽的思考, 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推测。四、拓展延伸,总结归纳四、拓展延伸,总结归纳1.说说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两篇短文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2.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打算一起去金字塔游玩,你会如何介绍金字塔呢?(提示:可以搜集资料;融入你对金字塔的了解;将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
25、解。 )3.今天所学的这两篇短文,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本课内容。2.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0 金字塔金字塔夕照:烘托、渲染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归纳和梳理推测和想象教后记:教后记: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根据确定的讲解主题,搜集资料,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解。2.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大胆、积极参与交际,把景点讲解得有条理,力求让学生大胆说,说清楚。教
26、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一、视频导入1.(播放一段讲解员讲解黄鹤楼的视频)同学们,通过刚刚视频中讲解员的介绍,我们对武汉黄鹤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你们知道什么是讲解员吗?作为一名讲解员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指名说,师总结)2.今天让我们也来当当小小讲解员。 (板书课题)二、自选情境,分组准备二、自选情境,分组准备1.说一说什么情境下需要讲解员。 (指名说)2.各组学生确定好讲解的主题,开始准备工作。(1)围绕这个主题查阅、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实地看一看。(2)根据查到的资料列个提纲,每名组员试着在组内讲一讲,听的同学提出
27、改进意见。(3)根据组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讲解方式和内容。三、范例引导,展示交流三、范例引导,展示交流1.课件出示介绍学校的范例。(1)理清讲解的顺序。用上“先介绍再介绍最后介绍” ,说说这位同学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学校的。(2)说说这位同学哪些地方介绍得好,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师小结:这位同学先介绍学校的概况,最后介绍校园的花草树木,条理清楚,突出了校园景物优美的特点。在介绍花草树木时,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名称,而是用方位词说清楚各种树木的位置,抓住树木不同的特点具体介绍。尤其是自然地介绍了同学装扮学校的行为,表达了大家对学校的喜爱之情。2.指导介绍自己的学校、周围的景物或是博物馆等自己熟悉的情
28、境。(1)四人小组介绍,推荐优秀讲解员和合格讲解员。(2)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试说,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要求见达标检测)(3)听讲解的同学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讲解员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适当调整,让讲解更加详尽、完整。(4)师生共同评议,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议,促进解说水平的提高。 (评价标准:条理是否清楚;内容介绍是否具体;声音是否洪亮。 )3.评出班级“优秀讲解员”和“最佳听众” 。怎么作讲解:(1)讲解的时候,条理要清楚、语气、语速要适当,还可以用手势、动作、表情帮助你讲解。(2)为了使讲解更吸引人,可以把要讲解的把内容做成小展板,还可以再讲的时候配上图片、影像或者音乐。
29、(3)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讲解的内容。如,发现听众对某个部分不太感兴趣时,可以适当删减内容。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在本次口语交际的收获是什么。教后记:教后记: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学会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在五年
30、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针对这一学习要素, 以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为依托再次进行了落实。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又知道多少呢?这节课, 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 去写一写你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1.翻开课本第 104 页,请大家默读习作要求,勾画出具体要求的句子,看看都有哪些要求。2.屏幕出示习作内容,生汇报。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1)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3)选取
31、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特风光、有关传说等,我们在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三、写作指导三、写作指导1.交流搜集的资料(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吗?请说一说。(2)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视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3)学生分组交流。(4)学生把搜集的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2.写作思路点拨(1)拟定文题:本次习作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来拟定,
32、也可以不受其限定。(2)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导游词等形式,也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来表达。(3)抓住重点:抓住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它的现状、形态描写下来,让读者对你写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的印象。(4)穿插故事:通过穿插历史故事或者传说,把文章写得更加有趣。叙述故事或引用材料时,如涉及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需要注明资料的来源。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2. 通过讲评,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月日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作文回顾,整体评价作文回顾,整体评价二、二、佳作欣赏,举例
33、分析佳作欣赏,举例分析1.整篇2.片段三、三、问题反馈,集体修改问题反馈,集体修改语文园地七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2.读例句,初步体会烘托、渲染的表达特点。3.朗读并背诵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2.积累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1.通过 “交流平台” 的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并试着写一写。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烘托、渲染的表达特点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34、一、学习学习“交流平台交流平台”1.教师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仿写” ,请同学们看看在学习目标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静态美、动态美)(2)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目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预设: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2.学习“交流平台”(1)请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各找出几句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再全班汇报。预设:动态美:在牧场之国中,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
35、中。静态美: 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写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如,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中有关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的语句, 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二、词句段运用二、词句段运用学习第 1 小题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
36、学生读例句。2.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句子一: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写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句子二:这句话运用了静态描写,写出了车船过后,荷兰静谧、安详的情景。3.指导学生仿写句子。(1)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课本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仿照例句说一说。(2)指名学生分享成果。(3)课件出示范例:放学后的校园叮铃铃教室的音箱中放出欢快的音乐,同学们随之手舞足蹈起来,老师见状,也不好拖堂,匆匆布置下作业便离开了教室。只见同学们飞快地收拾书包,拉链声,欢笑声,说话声,不绝于耳。灯一盏盏地灭了,门一扇扇地关了,嘈杂的校园顿时安静了,在暮色中沉静下来。3.仿照下列例句,写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半夜,戏院散
37、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授课目标:授课目标: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 ,积累古诗。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学习第 2 2 小题小题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的特点。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分享答案。3.师生共同明确。 (烘托、渲染)句子一:选自金字塔片段。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宏阔的画卷。句子二:
38、节选自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在写泰姬陵的时候也反复用白色去渲染泰姬陵的美。句子三:选自朱自清的绿 。中途再写西湖的时候反复用绿字,所以我们会感受到作家的独特的文学化的表达手法。4.请你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写一处景物。例:周日,我要去拜访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望见一扇浅蓝色的门,很快就知道这就是朋友的家了。叩响了门,穿着蓝色套装的朋友出现在眼前,走进去,看见了湛蓝色为主的壁画;书柜也是偏蓝色的;我坐在蓝白条纹的沙发上,捧着蓝色的茶杯,眼前的这些倒也搭配得很令人舒服。二、日积月累二、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及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1)出示图片,引
39、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乡村的美、四月的美。(2)引导学生提出这首诗中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山原:山地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lio) :刚刚结束。2.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组交流。(1)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预设: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 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3)全班交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预设: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朗读乡村四月 。(5)全班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词句段运用 烘托、渲染表达特点日积月累(背诵、积累、感知)教后记: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