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学段里初步教学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本单元继续教学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教学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继续教学旋转,要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在内容的编排上先教学对称,再教学平移,然后教学旋转。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1.以折和画为学习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第 62 页例题以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画出它的对称轴。通过折和画再次体会什么是对称轴以
2、及它的位置。学生对折长方形会出现两种折法,理解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不会有困难。例题两次安排学生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第一次沿着自己对折的长方形纸的折痕画,只画出 1 条对称轴。 第二次在长方形上画, 要画出 2 条对称轴。 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有利于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对称轴的含义,它是对折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二是对称轴一般画成点划线,即一条短线、一个圆点,一条短线、一个圆点“试一试”继续用折、画等方法认识正方形的对称轴。由于对折正方形的方法比对折长方形的方法多,所以正方形对称轴的条数比长方形多。如果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是学生在交流中知道的, 那么正方
3、形有四条对称轴应在自己的活动中发现。“想想做做”第 3 题的三幅图是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曾经在四年级(上册)里教过,学生能够看懂这些图的意思。现在让他们从平移的视角解释现象:三角尺沿直尺在平移,画出的两条直线平行。从而充实对平行线的体会,并增加了平移多少距离的知识。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只是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本单元教学把平面图形旋转 90,这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为此,教材作了十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1) 首先认识旋转的方向。第 3 页上面的一道例题以公路收费站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照片展现了转杆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 让
4、学生首次感知旋转是有方向的。联系钟面上时针的旋转方向,讲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想想做做”第 1 题继续利用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钟面的时针等实例巩固旋转的方向和度数,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例题和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加一些练习,如下面的线段绕它的哪一个端点各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又如把线段绕 A 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线段到了什么位置?绕点旋转呢?(2) 在方格纸上旋转三角尺,体会图形的旋转。第 3 页下面的一道例题有两个特点: 一是把实物(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旋转,不是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尺;二是三角尺旋转方向是开放的,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都
5、可以。二是要帮助学生领会“绕 A 点旋转 90”这个要求的意思,并自己选择旋转的方向;三是在旋转前把三角尺放在方格纸上,两条直角边分别对齐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直角顶点对齐方格纸的交点,还要在方格纸上沿三角尺的边画出它的图形,便于和旋转后的三角尺进行比较;四是旋转以后要分别看一看两条直角边原来在哪里,现在在哪里,是不是都旋转了 90,整个三角尺是不是也旋转了 90。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度。3.使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图形平移和旋转 90。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课件、时钟模型、方格纸课时安排:课时安排:5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