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众号:凤凰教师1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圆柱的体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体积 。一、 把握教材,目标定位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 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 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根据本节课的性质特点和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通过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
2、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 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二、 把握学情,选择教法(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
3、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二) 、选择教法,实践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公众号:凤凰教师2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我紧密结合自己的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与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多媒体演示形态,采
4、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三、 教学策略的选择。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因此,按小学认知规律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我打算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让学生在观察、 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 动手操作,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等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四、基于以上构想,我确定
5、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操作感悟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具体为三个环节进行教学: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让学生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
6、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公众号:凤凰教师3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现代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 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 学会利用知识的
7、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具体教学程序:(一) 、情景引入:1、复习:大家还记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吗?让学生说出公式。出示圆柱形水杯。(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想办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2、创设问题情景。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通
8、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二) 、新课教学:设疑揭题: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初是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课件演示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转化过程。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公众号:凤凰教师4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既而动手操作。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 16 块或更多块,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长方体。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9、, 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进行验证、自己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验证整个的具体操作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认知过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亲自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
10、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2)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小组合作,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4)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3 运用。出示例 1: 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请一位学生板演, 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 1 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
11、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三)巩固练习,检验目标公众号:凤凰教师51练一练 1 题:计算各圆柱的体积,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2完成练习第 2 题。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 在练习中发展智力, 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式。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
1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 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 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
13、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V=Sh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示式板书, 这样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公众号:凤凰教师6导过程,以及两个形体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便于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理解。五、教学效果预测:新课程标准认为: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 。本节课我始终注意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掌握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熟练地加以运用。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益。在圆满的同时,我也觉得会有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和圆柱的表面积加以区别,这一点我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多加以指导和训练。以上是我圆柱的体积的说课设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