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60147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章末基础过关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开发和使用新型能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会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燃煤发电 C.水力发电电D.氢氧燃料电池放电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固体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也相同的是( ) A.Na2O、Na2O2 B.MgCl2、AlCl3C.CO2、SiO2D.CO2、H2O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D.石灰石

2、分解制备氧化钙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H2O B.CO2 C.MgCl2D.Na2O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6.对于任何一个气体反应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反应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加压D.使用催化剂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

3、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8.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正移B.Z的体积分数变小 C.(a+b)(c+d)D.X的转化率变大 9.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10molCO和一定量的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

4、+H2S(g) COS(g)+H2(g)K=0.1,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H2S的转化率之比为1:1 B.达平衡后H2S的体积分数约为29.4% C.升高温度,COS浓度减小,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恒温下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CO、H2S、COS、H2各1mol,平衡不移动 10.在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 B.加入盐酸 C.加水 D.升高温度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条件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

5、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C.混合气体的密度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的同时消耗2n molB 12.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以下反应: 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1 , 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此时A的浓度为0.30 molL-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一定向右移动B.B的转化率降低C.x+yzD.C的体积分数增大 二、多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下列

6、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只表示物质的量,还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的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B.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金属,主要是利用了H2和O2化合时所放出的热量15.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B.Si

7、H4的沸点高于CH4 , 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S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 , 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16.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3CO(g)3H2(g) (CH3)2O(g)CO2(g)达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过程中不发生其他反应)。温度为T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CO和0.4 mol H2 , 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2物质的量为0.1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p2 B.压强为p2时,图中Q点所示条件下v(正)

8、c(H+)c(OH-) D.反应2H2R- H3R+HR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x-y 18.反应 CO(g)+2H2(g)CH3OH(g) H0 ,达到平衡后,在 t1 、 t3 、 t4 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t3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t4 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减小压强 D.t0 时刻的平衡常数与 t5 时刻的平衡常数一定相同 三、填空题19.(8分)有下列七种物质:A、干冰B、氧化镁C、氯化铵D、固态碘E、烧碱F、冰G、过氧化钾 (1)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

9、和离子键的是_(填序号,下同); (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 (3)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 (4)含非极性键的是_。 20.(14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 C(g),H K=0.1,说明平衡会向着逆向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答案】 D 【解析】A.加入NaOH,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C.加水,平衡逆向移动,由于溶液体积增大占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升高温度,电离是吸热反应,因此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10、D。11.【答案】 C 【解析】A项、反应物A(s)是固体,反应两边化学计量数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相等,所以不能判断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项、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总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判断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项、反应两边化学计量数相等,总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A是固体,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大,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能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D项、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B,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不能判断已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答案】 B 【解析】A结

11、合以上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B符合题意;C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x+yz,故C不符合题意;D平衡逆向移动,C的量减小,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多选题13.【答案】 A,B 【解析】A.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故A符合题意; 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可以为分数,故B符合题意;C. 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的,故C不符合题意;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化学式前面的化学

12、计量数可以为分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14.【答案】 B,D 【解析】A.干冰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燃烧都是放热反应,B符合题意;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和反应条件无关,C不符合题意;D.H2在O2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使金属熔化,常用于焊接金属,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15.【答案】 A,B 【解析】解:AO和S是同族元素,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该推理合理,故A正确;BC和Si,Se和S都分别为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都为分子晶体,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来比较,故B正确;C因I2的氧化性较弱,

13、在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的是FeI2 , 故C错误;D浓硫酸氧化性很强,能够将HBr氧化为Br2 , 不能用该方法制取HBr,故D错误;故选AB16.【答案】 A,C 【解析】A由图可知,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升高温度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温向逆反应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该反应的Hp2 , 故A符合题意; B压强为p2时,图中Q点在该温度下要达到平衡状态,要增大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即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正)v(逆),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为T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CO和0.4 mol H2 , 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2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化

14、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一氧化碳是0.3mol,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是75%,若向恒温恒压的容器中加入0.4 mol CO和0.4 mol H2 ,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75%,故C符合题意;D温度为T时,化学平衡常数K= c(CH3)2O)c(CO2)c3(CO)c3(H2) = 0.10.10.130.13 =104 , 向原容器中充入0.1 mol CO、0.2 mol(CH3)2O和0.2 mol CO2 , 温度不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104 , 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 17.【答案】 C,D 【解析】A. 柠檬

15、酸溶液电离方程式:H3R H2R-+H+ , H2R- HR2-+H+ , HR2- R3-+H+ , 在a点时,c(H2R-)=c(H3R),第一步电离常数Ka1(H3R)= c(H+)c(H2R-)c(H3R) =c(H+)=10-3.3 , 故其数量级为10-4 , A不符合题意; B. b点时,c(NaH2R)=c(Na2HR),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Na+)=3c(R3-)+c(HR2-)+c(H2R-)+c(H3R),B不符合题意;C. 根据图示,随着pH值的增大,氢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所以H3R含量会减少。pH=6时,c(R3-)=c(HR2-),溶液显示酸性,c(H+

16、)c(OH-),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即c(HR2-)c(H+),故c(R3-)=c(HR2-)c(H+)c(OH-),C符合题意;D. H3R H2R-+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H3R)= c(H+)c(H2R-)c(H3R) =c(H+)=10-x;H2R- HR2-+H+的电离平衡常数Ka2(H3R)= c(H+)c(HR2-)c(H2R-) =c(H+)=10-y , 反应2H2R- H3R+HR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c(H3R)c(HR2-)c2(H2R-)=c(H3R)c(HR2-)c(H2R-)c(H2R-)=c(H+)c(HR2-)c(H

17、2R-)c(H3R)c(H+)c(H2R-)=Ka2Ka1=10-y10-x =10x-y ,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18.【答案】 A,C 【解析】At1时v正、v逆都增大且增幅不同,可能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逆增加大于v正的增加,A项符合题意; Bt3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与题中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Ct4时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更多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平衡且降低反应速率可能为降低温度或降低压强,而降低温度不利于逆反应,且反应物气体化学计量数多于生成物,降低气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t4为降低气压

18、,C项符合题意;D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t1处有可能升高温度,平衡常数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三、填空题19.【答案】 (1)C(2)CEG(3)AF(4)DG 【解析】(1) 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是离子化合物且其中还含有共价键,氯化铵熔化时生成NH3和HCl,破坏了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间以及铵根离子中氢和氮之间的共价键,所以答案序号为C (2)C:氯化铵含离子间和共价键,(1)中已说明,E:烧碱即氢氧化钠中含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间以及氢氧根中氢和氧之间的共价键,G过氧化钾K2O2,钾离子和过氧根之间存在离子间,过氧根内部存在共价键,答案为:CEG (3)极

19、性共价键间指不同原子之间存在的共价键,例如:A中干冰碳和氧之间的极性键,F中冰氢和氧之键的极性键,题目要求只含极性键,虽然C、E中也含极性键但还含离子间不符合要求,答案为:A、F (4)非极性共价键间指同原子之间存在的共价键,例如:碘中碘原子间的共价键、过氧化钾中过氧根中氧原子间的共价键 答案为D,G20.【答案】 (1)B(2)C(3)E(4)A;增大(5)D;不变 【解析】反应A(g)B(g)C(g),H0,达到平衡后。(1)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达到新的平衡的图为B;(2)降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则达到新的平衡的图为C;(3)减少C的量,瞬间逆反应速率

20、减小,正反应速率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移向新平衡的图是E;(4)增加A的量,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移向新平衡的图为A,此时B的转化率增大;5)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的图为D,C的质量分数不变四、实验探究题21.【答案】 (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CuSO4溶液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或把锌粒换为锌粉等(5)30;10;

21、15;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解析】(1)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反应为锌先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故答案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2)锌为活泼金属,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铜与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CuSO4溶液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

22、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Na2SO4、MgSO4、Ag2SO4、K2SO4四种溶液中,只有硫酸银溶液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则硫酸银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起相似作用,在稀硫酸溶液中形成银、锌原电池,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Ag2SO4;(4)由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固体表面积大小等可知,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故答案为: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或把锌粒换为锌粉等;(5)若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则实验中除CuSO4的量不同之外,其他物质的量均相同,

23、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则V1=V2=V3=V4=V5=30,六组溶液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由实验F可知,溶液的总体积均为50 mL,则V6=10,V10=15,故答案为:30;10;15;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故答案为: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五、推断题22.【答案】 (1)氮(元素)(2)第三周期第IIIA 族;2Al+2OH-+2H2O=2 AlO2- +3H2(3)NH4NO3;1.

24、2;CH3OH-6e- +8OH-=6H2O+ CO32-;A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H,Y是N,Z是O,W是Na,H是Al元素。(1)Y是N元素,元素名称为氮元素;(2)H是Al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是2、8、3,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Al单质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 AlO2- +3H2;(3)X是H,Y是N,Z是O,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M是NH4NO3 , 在工业上一般是用电解NO的方法制取NH4NO3;X为Y的氢化物,X物质为NH3。由图示可知在A电极上NO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

25、阳离子 NH4+ ,N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得到电子5e-;在B电极上N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阴离子 NO3- ,N元素化合价升高3价,失去电子3e- , 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电子转移总数为15e- , A电极上产生3个 NH4+ ,B电极上产生5个 NO3- ,二者结合产生5个NH4NO3 , 需补充2个NH3 , 则若最终制得3 mol M理论上需补充NH3的物质的量n(NH3)= 3mol5mol 2 mol=1.2 mol;若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为该电解过程提供电能,则通入甲醇一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2与OH-结合形成 CO32- ,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 +8OH-=6H2O+ CO32- ;该电极是负极,根据分析可知A电极为阴极,应该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以甲醇燃料电池要与上图电解装置中的A极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 鲁科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02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章末基础过关卷-(2019新版)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