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补充: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是指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外一个社会形态的主要判断标准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一、原始社会1生产力旧石器时代: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
2、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2. 生产关系原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特点: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与人的关系: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产品分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 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4. 解体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专为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二、奴隶社会1阶级产生(1)地位: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奴隶阶级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2)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
3、盾。2国家(1)产生: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2)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人与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产品分配: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历史进步性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三、封建社会1生产关系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
4、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关系。2. 生产力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3. 剥削经济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4.国家: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政治压迫5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5、四、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两个基本条件(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班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2.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局限:资本主义发
6、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相对过剩/绝对过剩)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 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1)内容: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7、2)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注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科学社
8、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空想社会主义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为什么是空想)A.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3 科学社会主
9、义的创立(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2)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4)共产党宣言时间: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内容:A.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
10、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B.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性质: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利益: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补充:P1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十月革命:(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
11、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4)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