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医舌象.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舌象分析要点 .63舌象分析的要点舌象分析的要点(一)(一) 察舌的神气和胃气察舌的神气和胃气神气全身神气之一部分;荣舌胃气是否有根。神气有胃气表明正气未衰,病情较轻,或病情虽重但预后良好; 无神气无胃气 提示正气已虚,病情较重, 预后
2、较差。.64(二)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二)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舌苔、舌体变化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重。舌体色形质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情况; 察舌体重在辨正气的虚实,也包括邪气的性质。舌苔主要与病邪和病证性质有关; 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性质,包括胃气的存亡。临床诊病应将舌体和舌苔结合起来分析。.651.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 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如: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662.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 淡白舌黄腻苔舌淡白多主虚寒,苔黄腻主湿热,为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之舌象,表明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病变特征。红
3、绛舌白滑腻苔色红绛属内热盛,白滑腻苔见于寒湿困阻,可能是由于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故舌色红绛,但气分有湿则苔白滑而腻。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积滞,亦可见红绛舌白滑腻苔。当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时,往往提示体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67(三)舌象的动态分析(三)舌象的动态分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1、外感病舌苔由薄变厚病邪由表入里;舌苔由白转黄病邪化热.682、内伤杂病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69二、二
4、、舌诊的临床意义舌诊的临床意义(一)(一)判断邪正盛衰判断邪正盛衰正气盛衰能明显地反映于舌,如:气血充盛则舌体红润;气血不足则舌色淡白。津液充足则舌质舌苔滋润;津液不足则舌干苔燥。脾失健运,湿邪困阻舌苔厚腻;肝风内动舌体震颤或歪斜;心脾郁热舌红肿热痛或吐舌、弄舌。.70(二)(二)区别病邪性质区别病邪性质不同的病邪致病,舌象特征亦各异。故风、寒、热、燥、湿、痰、瘀、食等诸种病因,可从舌象上加以辨别。外感风寒苔多薄白;寒湿为病舌淡而苔白滑;痰饮湿浊、食滞舌苔厚腻;燥热为病舌红苔燥;瘀血内阻舌紫暗或有斑点等。.71(三)(三)分析病位与病势分析病位与病势1、分析病位分析病位 病邪轻浅多见舌苔变化,
5、而病情深重可见舌苔舌体同时变化。邪在卫分舌苔薄白;邪入气分苔白厚而干或黄苔,舌色红;邪入营分舌绛;邪入血分舌色深红、紫绛或紫黯, 舌枯少苔或无苔。.72 2、推判病势舌苔白黄,黄焦黑色,苔质润燥, 提示热邪加甚而津液被耗。舌苔厚薄,黄白,由燥润, 邪热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向好的趋势转变。苔突然增厚,是病邪急剧入里的表现。舌色淡红红绛,甚至绛紫或舌上起刺,是邪热深入营血;舌色淡红淡白、淡青紫,或舌胖嫩湿润,为阳气受伤,阴寒渐盛,病势进展。.73 (四)(四)估计病情预后估计病情预后舌荣有神,舌面薄苔,舌态正常者 为邪气未盛,正气未伤之象,预后较好。舌质枯晦,舌苔无根,舌态异常者 为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