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47281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9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二部分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一篇第一篇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过教材专题知识梳理七年级七年级(上册上册)栏 目 导 航栏 目 导 航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第 3 页一、一、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二则二则(咏雪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 _同_含义:_不不 否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第 4 页约定。约定。 日期。日期。

2、离开。离开。 前往。前往。 第 5 页子女,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子女,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指儿子和女儿。指儿子和女儿。 趁、乘。趁、乘。 因为。因为。 第 6 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对感到惭愧。感到惭愧。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约定。约定。 第 7 页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在门外。在门外。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在家里。在家里。 第 8 页副词,就副词,就副词,只、才副词,只、才名词,信用名词,信用动词,相信动词,相信第 9 页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大体大体相比相比不如,不及不如,不及第 10 页舍弃舍弃拉,牵拉拉,牵拉回

3、头看回头看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第 11 页的样子的样子才才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就就第 12 页 7.重点句子翻译。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第 13 页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中午没到,就是不守信用;(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第 14 页 8.重点探究。 (1)咏雪中的两个比喻,谢太傅和

4、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谢太傅和作者更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从“大笑乐”的反应可看出谢太傅更喜欢这句。作者虽然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也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第 15 页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父亲的友人的? 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3)如何评价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三个人物? 陈太丘:对不守信的人不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友人:性格急躁,无信无礼,缺乏教养,但能知错就改。元方:守信识礼,聪明机智,率直

5、方正。第 16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 (一)阅读咏雪,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第 17 页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内容。寒雪日寒雪日 内内 谢太傅与儿女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讲论文义 第 18 页 3“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请说说理由。 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这句写出了雪虚化飘舞的轻盈姿态,给人以想象和美感,也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另外,“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相对于“柳絮”来说,将雪比作“盐”缺乏

6、美感。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能看见雪粒颗颗直落,而不会看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第 19 页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第 20 页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观点。 示例一:不失礼。父亲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来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原则问题。示例二:失礼。元方批评父亲友

7、人无礼,自己也应该做到有礼。父亲友人既然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待之。第 21 页二、二、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 1.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同_含义: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同_含义:_说说 悦悦 愉快。愉快。 有有 又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第 22 页可以凭借。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朋友。 第 23 页粗劣。粗劣。 疏通;疏忽。疏通;疏忽。 指冷水。指冷水。 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泛指多次。泛指多

8、次。 数词。数词。 第 24 页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按时。按时。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每天。每天。 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 25 页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吃。吃。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以为快乐。为快乐。 第 26 页动词,了解动词,了解动词,知道、领悟动词,知道、领悟动词,懂得动词,懂得动词,顺从动词,顺从动词,采纳,学习动词,采纳,学习第 27 页生气,恼怒生气,恼怒竭尽自己的心力竭尽自己的心力诚信诚信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迷惑,

9、疑惑第 28 页上天的意旨上天的意旨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越过法度迷惑迷惑疑惑疑惑代词,这,指河水代词,这,指河水第 29 页泛指平民百姓泛指平民百姓坚定坚定当前的事当前的事自我检查,反省自我检查,反省喜爱,爱好喜爱,爱好第 30 页代词,指学到的东西代词,指学到的东西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代词,指代词,指“善者善者”,即优点,即优点代词,指代词,指“不善者不善者”,即缺点,即缺点介词,替介词,替介词,当、做介词,当、做第 31 页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并列,而且连词,表并列,而且代词,这种、这样的代词,这种、这样的代词,他的代

10、词,他的第 32 页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吗吗”代词,代词,的人的人对,对于对,对于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意思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第 33 页 7.重点句子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人)。第 34 页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

11、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第 35 页 8.常考名句。 (1)(2020四川自贡中考,1分)学而不思则罔,_。 (2)(2020四川德阳中考,1分)子曰:“_,可以为师矣。” (3)(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不义而富且贵,_。 (4)(2019四川泸州中考,1分)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 (5)(2019四川内江中考,1分)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 于我如浮云

12、于我如浮云 曲肱而枕之曲肱而枕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第 36 页 (6)(2019四川自贡中考,1分)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2018四川成都中考,1分)_,其不善者而改之。 (8)(2020福建中考)论语十二章中“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9)(2020湖北孝感中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 第 37 页 (10)(2019山东滨

13、州中考)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 (11)(2019安徽中考)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 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不舍昼夜 第 38 页 (12)(2019湖南长沙中考)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坚定志向。 (13)(2019山东青岛中考)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其中“_?”一句,是反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

14、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第 39 页 9.重点探究。 (1)课文中哪些语句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第 40 页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15、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 41 页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先是“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打破了这种顺序,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第 42 页 (3)“博学”和“笃志”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有坚定

16、的意志。如果将坚定的意志比作一颗好的种子,那么渊博的知识就是肥料,可以培养出花和果来。第 43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B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第 44 页C 第 45 页 3(2018浙江温州中考)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是()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 第 46 页 4(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

17、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章,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其对你的启发。 示例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认识到不管学什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温习、沉淀,只有这样才会有升华,才会有更多的灵感。示例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明白了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在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不会感到迷惑。第 47 页三、诫子书三、诫子书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安静,精力集中。安静,精力集中。 (环境、心情环境、心情)安静。安静。 第 48 页轻薄。轻薄。 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懈怠。懈怠。 速度低;走路、做事花费的时间长。速度低;走

18、路、做事花费的时间长。 第 49 页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远大目标。远大目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使增长。增长。 第 50 页动词,学习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名词,学业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明确志向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达到达到 第 51 页放纵懈怠放纵懈怠 修养性情修养性情 疾行,指迅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去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告诫,劝勉告诫,劝勉 书信书信 第 52 页

19、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介词,因为介词,因为 第 53 页 6.重点句子翻译。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第 54 页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

20、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第 55 页 7.常考名句。 (1)(2020山东聊城中考)非淡泊无以明志,_。 (2)(2019四川成都中考,1分)_,俭以养德。 (3)(2019四川南充中考,1分)_,非宁静无以致远。 (4)(2019山东济宁中考)淫慢则不能励精,_。 (5)(2019陕西中考)_,险躁则不能治性。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则不能励精 第 56 页 (6)(2020湖北黄冈中考)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这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_

21、,非志无以成学”。青年人要志存高远,发奋读书。 (7)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 (8)文中能表现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危害的句子是:_,_。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广才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 57 页 8.重点探究。 (1)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简析全文的论述思路。 全文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文章开篇立论,通过“君子之行”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接着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阐发“静”的价值,指出只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

22、,达到远大目标。然后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核心“学”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再论述“淫慢”“险躁”的害处,即从反面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从反面论述不珍惜时间的后果,劝诫儿子要珍惜时间,不能荒废学业。第 58 页 (2)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成才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立志、学习和才干。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增长才干,增长才干则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而努力学习则需要先立志。因此,立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是核心;而立志则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则需要通过“修身”和“养德”来实现,这正是成才的关

23、键。第 59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C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第 60 页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D 第 61 页 3(2020四川凉山中考,3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靠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靠节俭来培养品德。 4作者就_和_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强调了一个“_”字。学习学习 做人做人 静静 第 62 页 5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

24、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第 63 页 7(2019江苏淮安中考)“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要概括。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发挥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静”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学习的意义。第 64 页四、狼四、狼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多少,文中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多少,文中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一

25、门学科。一门学科。 解除,卸下。解除,卸下。 放松;松懈。放松;松懈。 第 65 页离开。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罢了。罢了。 耳朵。耳朵。 第 66 页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像狗一样。像狗一样。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挖洞。挖洞。 第 67 页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从通道。从通道。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上前。上前。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攻击。攻击。 第 68 页名词,神情、态度名词,神情、态度 动词,想动词,想 动词,攻击动词,攻击名词,敌人,敌方名词,敌人,

26、敌方 第 69 页名词,前面名词,前面 动词,向前动词,向前 仅,只仅,只 停止停止 第 70 页连接,紧跟连接,紧跟 跟从跟从 一起一起 原来原来 堆积柴草堆积柴草 看,视看,视 凶狠注视的样子凶狠注视的样子 径直径直 第 71 页闭上眼睛闭上眼睛 从容,悠闲从容,悠闲 突然突然 假装睡觉假装睡觉 处境困迫,为难处境困迫,为难 狡猾狡猾 一会儿一会儿 第 72 页副词,于是副词,于是 副词,才副词,才 代词,指狼代词,指狼 代词,指柴草堆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麦场代词,指麦场 代词,指屠户代词,指屠户 第 73 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狼代词,指

27、狼 助词,的助词,的 介词,用介词,用 介词,把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来” 介词,在介词,在 第 74 页 6.重点句子翻译。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屠户往旁边看了看,)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第 75 页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第 76 页

28、7.重点探究。 (1)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次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下定决心,勇敢斗争,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第 77 页 (2)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有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有对屠户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及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第 78 页 (3)本文以“狼”为题,

29、但并不只是写狼。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标题。以“狼”为题,体现了作者的着眼点。行文。通过屠户心理、行动的种种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狼。屠户在文中是作为狼的对立面出现的,其用意不仅仅在于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一中心。第 79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只,仅。只,仅。 原来。原来。 挖洞。挖洞。 大腿。大腿。 第 80 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0、。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第 81 页 3理解填空。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御狼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_。惧狼惧狼 杀狼杀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第 82 页 4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屠户与狼的斗争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更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破

31、他们的假象,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胜利。第 83 页五、寓言四则五、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杞人忧天)知知 识识 梳梳 理理 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_同_含义:_舍舍 释释 解除,消除。解除,消除。 第 84 页告知,开导。告知,开导。 知道。知道。 你。你。 如果;好像。如果;好像。 第 85 页于是,就。于是,就。 原因。原因。 伤害。伤害。 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使知道。知道。 第 86 页动词,听说、知道动词,听说、知道 动词,使动词,使知道知道 名词,太阳名词,

32、太阳 名词,一天名词,一天 动词,像动词,像 动词,如动词,如 代词,你代词,你 第 87 页打水浇田打水浇田 待,等到待,等到 挖掘,开凿挖掘,开凿 国都国都 讲述讲述 应答,回答应答,回答 第 88 页行动,活动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为何,为什么 纵使,即使纵使,即使 聚积的土块聚积的土块 四方四方 无,没有无,没有 第 89 页代词,指丁氏代词,指丁氏 代词,指大地代词,指大地 代词,那代词,那 第 90 页助词,的助词,的 助词,的助词,的 代词,指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这件事这件事 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 介词,向介词,向 介词,表被动,引进动作的施事者介词,表被动

33、,引进动作的施事者 介词,在介词,在 代词,指忧天的杞人代词,指忧天的杞人 第 91 页 7.重点句子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住在国都的人谈论着这个消息,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询问这件事。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听信传闻,还不如不听的好。第 92 页 (4)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个人见这人如此忧愁,就为他担忧起来,于是去开导他。 (5)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这气体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第 93 页 (6)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34、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7)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人听后,消除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第 94 页 8.重点探究。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听说的事和丁氏所说的事有什么不同? 宋君听说丁氏家中打水井时挖出一个人,而丁氏的意思是说因为打出水井后省出了一个劳动力。第 95 页 (2)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不可轻信盲从,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审慎的调查研究,坚持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消息后就到处传播,要动脑筋

35、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从丁氏的角度来看: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免引起误会。第 96 页 (3)杞人忧天中,“晓之者”是怎样为杞人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4)应如何看待杞人的行为与“晓之者”的解释? 杞人的忧虑缘于他对自然、宇宙的错误认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今天看来,杞人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环保观来说,还是有理由的。“晓之者”对天、地、日、月、星辰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第 97 页针针 对对 训训 练练A (一

36、)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第 98 页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只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_(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的危害。 4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以讹传讹以讹传讹 第 99 页倒塌,坠落。倒塌,坠落。 如果。如果。 纵使,即使。纵使,即使。 四方。四方。 第 100 页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无处藏身,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3文末“其人舍然大喜”的原因是_,“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的原因则是_。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伤害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伤害 自己担心的那个人不再忧虑了自己担心的那个人不再忧虑了 第 101 页 4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担心是毫无根据且完全没有必要的。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为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事情而患得患失、庸人自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