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空一日教学目标: 1.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指出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4.感悟到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点出文本结构特点。2.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谈谈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谈谈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评价任务:1.说说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2.谈谈遇到意外的心理活动过程。3.找找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4.分享你眼中的杨利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2、课看短视频,情感渲染。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探测器将飞行约7个月,择机开展着陆、巡航等任务。我国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首位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的情况如何,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去揭开太空神秘的面纱。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朗读课文,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及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第二部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及太空中的东西。第三部分:“我”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难受的感觉及遇到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飞船返回地球途中的惊心动魄
3、。(二):细节探究1.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明确:示例(1)“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可见他的痛苦、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2)“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本末倒置的错觉。”当时的令人难受,只能是闭眼猛想、调整。(3)“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时不时出现敲击声。”当时很紧张、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4)“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眼看着越来越多”感到恐惧、紧张出汗,看到左边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才放心。2.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明确:示例:“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时间精确到“秒”,并且飞行回来后,他详细描述了这个
4、难受的过程,可见杨利伟是多么的严谨。“我没有看到长城”。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准确地再现过。”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杨利伟没有因为时间之长而敷衍了事,这些词语足见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在“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有5时35分、5时58分、6时4分、6时14分、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通过这一系列的时间数字,突出杨利伟作为航天员,严谨、科学、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3.“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这句有何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
5、平静、沉着。4.你认为杨利伟是个怎样的人?明确: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优秀航天员。(三):品味语言(1)“就这一下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明确:体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生怕杨利伟出了安全事故。(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表现了杨利伟对祖国、对战友、对亲人的爱。(3)“过了几分钟外边来人了。”从侧面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及对其凯旋的高兴、激动的心情。(四):写法探究明确:1.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感情。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深厚感情。如在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
6、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做好了随时为祖国航天事业牺牲的准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一部分还写了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2.在叙述中穿插说明。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五):课堂小结明确:这篇文章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叙述了“我”在飞行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紧张和意外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学生展学: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三、板书设计太空一日起飞产生共振痛苦俯瞰祖国地貌激动途中 没有看到长城遗憾 不惧困难失重产生倒悬错觉难受 敢于挑战遭遇敲击声探索 严谨科学归途 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恐慌 爱国抛伞动作剧烈、冲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