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唐诗二首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首首诗歌,脍炙人口,我们朗诵着诗歌长大,我们品味着诗歌行走,我们书写着诗歌成长。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一课时 石壕吏一、新课导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2、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二、自学指导(一)合作与探究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石壕吏(ho) (l) 逾墙走(y) 泣幽咽(y) 邺城戍(y) (sh) 河阳役(y) 2.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朗读的停顿。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1)三男邺城戍 戍:防守
3、(2)死者长已矣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3)如闻泣幽咽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背景链接石壕吏写于战乱流离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他携带家眷和逃难的百姓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石壕吏的内容。【交流点拨】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4、。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二)读懂诗情1.全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语简要概括老妇人一家的遭遇。【交流点拨
5、】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2.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交流点拨】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3.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诗人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诗人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4.小结: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6、石壕史: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四、板书设计时间:暮 战争导致灾难深重差吏捉人 地点:石壕村事件:捉人三男戍,二男死石壕吏 老妇哭诉 孙方乳媳无裙战事紧急:急应自请服役老妪服役:备晨炊五、拓展延伸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新松恨不高千尺,
7、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第二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新课导入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诗个性鲜明,思想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
8、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读通诗意。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江水,散落在江的对岸。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一
9、下雨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3请简要概括这首诗各段的段意。【交流点拨】第一段,秋风破屋。第二段,群童抱茅。第三段,夜雨湿屋,长夜难眠。第四段,直抒感慨,祈求广厦。(二)文本探究。赏析第一段4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
10、词语?有何区别?【交流点拨】“怒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5“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交流点拨】“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6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后面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7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秋风破屋。赏析第二段8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交流点拨】诗人的内心着急、愤怒,却又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9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
11、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交流点拨】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10“群童”为何抱茅?【交流点拨】“群童”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与其说杜甫是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是生社会现实的气,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带来贫困、灾难。1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作者叹息什么?【交流点拨】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
12、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语气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12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群童抱茅。赏析第三段13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夜雨湿屋,长夜难眠。14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交流点拨】“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脏乱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赏析第四段15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交流点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
13、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6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祈求广厦。17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交流点拨】忧国忧民。三、板书设计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打算写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地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交流点拨】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成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他的眼睛暗淡无光。他看了看旁边那简陋得没有屋
14、顶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对岸,孩童们正抱着茅草往树林里钻,不由地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当当作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挤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得不能再薄,旧得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们能做的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点停。第三课时卖炭翁一、新课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伐薪(
15、xn)翩翩两骑(pin)口称敕(ch)回车叱牛(ch)2把握重点词汇。(1)解释下列词语。伐薪烧炭南山中:木柴。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手把文书口称敕:指皇帝的命令。回车叱牛牵向北:调转。(2)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价钱)(二)文本探究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交流点拨】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而且下雪天的山路难行。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交流点拨】外貌,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
16、明炭的来之不易。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的?有什么表达效果?【交流点拨】心理。“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6“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辗”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体现了卖炭翁的辛劳。7“翩翩”一词写出了宫使什么样的情态?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
17、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8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交流点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宫使夺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的一车炭,还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9说说“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的两种人物形象。【交流点拨】卖炭翁:蓬头垢面、老态龙钟、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黄衣使者:蛮横无理。10
18、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揭露抨击。(三)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通过卖炭这一件小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
19、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描写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三、板书设计四、拓展延伸唐代“宫市”制度唐代“宫市”的日常管理,由官职为“长安尉”的专人负其责。有详备的宫市交易规章,即“恒规”,对入市交易、市场启闭、度量衡、物价管理等都做了规定。根据
20、恒规的精神,买卖双方在宫市内自愿交易,公平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官府不得打白条,不得白拿商民货物。表面看,宫市以市场的资源置配功能,作为买方的宫廷采购官员一定可以购买到皇室之所需。因为只要官府开出的价钱有吸引力,商民必闻风而动前往宫市贩卖货物,而随着供应的增加,买方则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与议价能力。然而,唐代宫市制度的实行情况并不妙。据韩愈的记录,负责采购的宦官先是“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市价)”,到了贞元末年,这些宦官就像饿狼一样出没于长安的市集,看到中意的货物,就说是皇上要采购的,立即以极低的价钱强买下来,价值几千文钱的货物,通常只给一百文,有时甚至向货主强索运费、进宫费。韩愈总结说,“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宫廷采购跟抢劫没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