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气道的管理 学习目标1、了解人工气道目的2、了解人工气道种类3、掌握人工气道管理一、目的、定义、种类1、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1)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2)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3)为机械通气提供封闭通道。 2、定义 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者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3、常见种类(1)简易人工气道:口/鼻咽通气管,喉罩导气管,联合气管插管。(2)经口气管内插管:插入迅速,管腔斩,较粗,但患者较难耐受,不易做口腔护理。(3)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容易耐受,容易固定,吸痰方便,对气流的阻力小,患者可进食,放置时间长,但并发症较多。口咽通气管放置A:选择相当患者门齿到下颌角距离的大小口
2、咽通气管,左手固定患者,右手持口咽管,凹面向上腭。B:沿舌面向下插入,当插入约1/2时,C:旋转口咽管180,然后顺舌面向继续插入。正确位置为口咽管前端在会厌上舌根处。为防止口咽管移位脱落,可用胶布适当固定。气管插管 可维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阻力,减少无效腔量,利于给氧、机械通气、及气管内给等。护理要点:准确记录插管的方法、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避免随呼吸上下滑动、滑脱、意外拔管。适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变换头部,以免颈强直,咽喉损伤。导管太长时气道阻力增大,不能充分清除气道深部分泌物,可适当剪短口外留置长度
3、。进行口腔和面部清洁护理,定期更换固定带,监测导管深度及是否移位、气嚢压力,护理时可移动导管至对侧口角。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气管插管流程准备用物:喉镜、牙垫、气管导管、管芯、胶布、负压吸引、吸痰管、注射器、简易呼吸器、听诊器、抢救药等向家属患者解释,平卧位,头后仰,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异物,取下义齿检查套囊,把管芯插入导管内,尖端距导管末端约1cm,导管前半部末端润滑用呼吸器充分给氧,提高氧合度。进行插管,成功后拔出管芯,用牙垫塞于上下齿间,退出喉镜。套囊充气,观察双侧呼吸运动,听诊呼吸音,监测PCO2,检查导管是否在气管内,确定标记导管插入深度并固定。根据患者情况
4、进行气管导管内吸痰、给氧、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或呼吸机机械通气。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适应气管插管超过一周、上呼吸道梗阻创伤、畸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困难插管、神经肌肉病变等。对头颈、颌面、囗腔等手术前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意外拔管。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每天进行切口换药,观察造口有无分泌物、分红、皮肤刺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做好口腔护理和分泌物引流,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比较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操作简单易操作复杂管径大、利于呼吸大、利于呼吸固定困难容易护理口腔护理困难口腔护理容易进食完全受限不受限耐受性差最好沟通不容
5、易容易并发症口腔黏膜、牙齿损伤、咬闭导管出血、喉神经损伤、气胸、纵隔气肿人工气道的固定 人工气道建立后,随时存在脱管的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1、气管插管固定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胶布固定。绳带固定。支架固定。弹力固定带固定。 2、气管切开置管固定:将一根寸带,两端分 别绕颈后系于套管两侧,打死结或者打手术结,以防脱出,松紧适宜,以一指空隙为宜。注意翻身时最好由两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导管活动一致性,且注意对导管的压力减小到最低,尤其是呼吸机螺蚊管长度应适宜,辅以支架扶托,防止脱管。气囊的管理1、气囊的作用 使气管插管固定在相应部位,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严密无隙,既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肺内,
6、又避免机械通气漏气。2、气囊的充盈度 气管毛细血管灌注压约25cmH2O,若气囊压力大于此圧力则可致气管损伤或坏死。目前所用所用的气管导管均采用低压高容气囊,恰当充气后,不易造成气管黏膜损伤。一般充气不超过8 10ml,不需要定期放气。3、监测气囊压力 充气时最好有测压装置,无条件测压时,需掌握最小闭合容量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的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在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需定时监测气囊压力,鼻饲前一定要监测气囊压力。4、气囊漏气判断 如果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气道压力过低,此时患者往往有明
7、显的喉鸣音,如考虑为气囊破裂,大多数情况下,需更换气管导管。湿化效果判定湿化满意: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呼吸通畅;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痰鸣音多,呛咳,烦燥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缺氧性紫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血压改变。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引或咳出,听诊干鸣音多,导管内可形成痰痂;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燥、发绀、氧饱和度下降等。吸痰护理 人工气道建立后,吸痰是重要的护理,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操作时动作应准确、轻柔、敏捷。1、吸痰管选择 应选择比气管套管长3-5cm。深入气管导管下方1-2cm为宜。管径应为气管导管的1/2大小。
8、2、负压要求 一般为150-300mmHg(40-53KPa)3、人工气道的并发症 气道黏膜损伤肺不张 感染加重缺氧诱发气道痉挛心律失常注意事项1、吸痰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次均须更换吸痰管。2、严格掌握吸痰时间,以免加重患者缺氧,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秒。3、吸痰同时注意观察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如有明显的氧饱和度下降或颜面发绀立即停止操作4、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如果吸痰前后不给予高流量吸氧会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因此吸痰前后给2-3min纯氧应列吸痰标准操作步骤。5、吸痰时先吸引导管内分泌物,再吸引口鼻腔分泌物。抽吸口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不可再吸导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且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0-15秒,通过观察发现,如果连续超过3次或持续时间长,SaO2会降低出现气道损伤或窒息。 谢谢聆听谢谢聆听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