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题:蒋介石政权在全国的统治只维持了22年即宣告覆灭,在发动内战时,国民党政权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而选择共产党?共产党与国民党一成一败的启示是什么?答:(一)历史和人民抛弃国民党而选择共产党的原因1. 国民党在政治上倒行逆施,失去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是崎岖、曲折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民主,在美国的支持下积极发动内战,日益失去民心。失尽人心的国民党实施“经济劫收”。为了接收沦陷区的敌伪财产,日军刚宣布投降
2、,蒋介石即于1945年8月17日授意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翁文濒制定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各级官员中的许多人贪赃枉法、肆意抢掠,把对沦陷区的“经济接收”变成了事实上的“经济劫收”,当时的舆论称这种“光复”是“胜利的灾难”。2. 国民党经济崩溃,失去人民的信任任何政党要想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空话无用,他们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国民党政府继发“国难财后,又发胜利财”。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劫收)”沦陷区的敌伪财产,还利用“公营”企事业的优势及“统制”政策,垄断了国民党统治区内的重要轻、重工业和商业、金融业,加之横征暴敛、囤积投机,官僚资本发展到最高
3、峰,资产积聚约达200亿美元。继而是恶性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使每个挣薪资的人贫困、失望,因为它逐渐摧毁了政权的财力和公众对政权的信任。3. 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军队厌战,士气低落有团结才有战略。国民党的南京政权不过是军阀共主,实际上各行其是。晋系阎锡山恨蒋介石的程度不逊于怕共产党;白崇禧宁可看着共产党赢得淮海战役的胜利,也不给杜聿明增兵;渡江战役之前,汤恩伯宁可坐视共产党轻松过江,也要放空西线,诱导解放军先去碾压湖北的桂系。内证如此,国民党即使有再好的战略,又如何执行呢?有组织才有战术。解放军指挥统一,都服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调遺,轻装上阵,军队不需发工资,只要吃饭、穿衣就可。刘邓大军千
4、里跃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陈谢兵团积极配合。淮海战役中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平津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都积极合作。国民党军队则与此相反,蒋介石没有绝对权威,令行禁不止,南京国民政府更要为打仗支付巨额军饷,国民党在短期内又不能打赢,从而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蒋介石却不在意,以为这只是暂时现象。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各级军官来说,军队是自己的本钱,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愿承担责任。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中下层军官和底层士兵的利益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军阀依靠封建制的管理方式控制军队,军心不齐。在战争年代,情报太重要了,谁有情报来源,谁就能打胜仗,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共产党对情报人员的
5、甄选、对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国民党输就输在组织太松散,人员加入组织既没有政审,也没有档案。无论什么政府机关、机要部门用人,只要有朋友介绍,就可以加入。共产党实行党指挥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有基层才有资源。在征兵方面,国民党统治区的士绅买通官员把持拉壮丁业务,随意强迫贫民子弟当兵,借机敲诈中等资产人家;每次征兵都会带来巨大的动荡,导致无人愿意当兵。与之相比,在共产党已经建立了基层政权的地方,特别是在土地改革后,人们都自愿当兵。共产党善于“化敌为我”,就是改造俘虏,这是陈毅先发明的。在1947年5月的孟良战役中,共产党消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俘虏了80
6、00多人。当时,共产党把七十四师的俘虏集合起来准备分给各部队,结果华东野战军的各纵队都来抢这些俘虏。这是因为七十四师的士兵素质较好,他们都受过非常正规的训练,起码都有高小文化水平,而当时解放军里的连长都不一定有高小文化水平。七十四师的8000多名俘虏经过思想改造,被分到华东野战军的各纵队,陈毅说这些俘虏真顶用。蒋介石的军事才能远逊于毛泽东。虽然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的,打了几十年的仗,但是他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军事思想。有时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只是明明知道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当遇到反对意见时,蒋介石却不能坚持。1948年2月,蒋介石多次要卫立煌把主力撤至锦州,但卫立煌不听,蒋介石也就听之任之。蒋介
7、石要傅作义撤军南下,傅作义不舍得离开察哈尔、绥远老地盘,他的理由是坚守华北是全局、退守江南是偏安,蒋介石也同意了。蒋介石用人,一看派系,二看服从和人身依附。任人唯亲,亲疏有别,不是他嫡系的将领,总是受到排挤。白崇禧是国民党军队中少见的统帅型将领,但因为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其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蒋介石重用胡宗南几十年,此人只有一个师长、旅长的才能和气局,却被蒋介石用作统帅。由于国民党的腐败与领导力的弱化,其政权的合法性逐渐丧失。政治能力是政党夺取或维持政权而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整合力、领导力、组织力、统摄力等,其核心要素是稳定的预期和信心。高超的政治能力是政党高效行动、塑造民众信心、稳定
8、民众预期,进而形成政治信任的重要力量。腐败是“政治之癌”。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曾经反思,认为抗日战争胜利以来,国民党军队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国民党50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他还认为,国民党和团的组织复杂、散漫、松懈、迟钝,党部成为衙门,党员成为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起到领导作用,反而成为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他甚至气愤地说,自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千丈,工作苟且因循、毫无进展。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不像国民党这样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蒋经国“打老虎”却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为了挽救败局,19
9、48年,蒋经国亲自坐镇上海指挥“打老虎”,提出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打祸国殃民的败类,救最苦难的同胞”的口号,决心很大,信心十足。他确实惩处了一批贪官污吏、巨商大贾,物价暂时稳定了。但是,孔祥熙(四大家族之一)之子孔令侃因“扬子公司非法囤积案”被捕,蒋介石劝告蒋经国,人人都有亲戚,这个案子就算了吧。蒋经国被迫屈服。1948年11月,蒋经国黯然离开上海。(二)共产党与国民党一成一败的启示1. 民心就是党心,民心铸就党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长期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
10、众是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为此,党和政府必须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把赢得群众的政治信任作为指引、评价、检验党和政府一切执政活动的标准。2. 满足人民的需求,真正维护群众的实际利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的疾苦,依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最大限度地修复由结构失衡、贫富分化造成的政治信任流失。3. 把改善政治形象作为塑造政治信任的增长点解放战争时期,纪律严明、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而逐步壮大;腐败无度、治理无能的国民党丧失了民心而最后垮台。就塑造政治信任而言,政治形象至关重要。在政治形象不佳造成信任严重受
11、损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党性教育和制度规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特别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由此改善政治形象,取信于民。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国开终结考试版 (专为国开中央电大网上终结考试定制答案) 参考答案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12、,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 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
13、工业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从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对于改变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其中,农民提高了14.6%,非农业居民提高了28.6%。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对此,毛泽东指出
14、:“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15、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蔓延,中国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让世人惊叹,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
16、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考答案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经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基本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17、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确立起来了。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进入社会主义(至今仍有人用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来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批评这种观点是“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
18、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他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列宁还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卓识。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
19、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邓小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蔓延,中国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让世人惊叹,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且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