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

上传人(卖家):孙红松 文档编号:2663937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5个词语。2能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语文要素】3.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教学重难点1.能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2.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5个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完成游览路线图。(难点)一、以图激趣,了解游记要素1.图示双龙洞,介绍写作背景。1957年,叶圣陶先生游览此地,他写道(出示第1自然):4月14日,我在浙江金

2、华,游北山的双龙洞。2.交流: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信息?(游记要写清何时、何人、何地、何事。)3.过渡:叶圣陶先生把这次游览的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一篇家喻户晓的游记(出示课题)。他是怎样游览双龙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明确要求,自读课文。(1)读正确字音,读通顺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与同桌讨论解决。(2)边看示意图,边读课文,想想作者分别写到了哪些地方,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图上填一填。路上( )( )( )( )出洞2.理解词语,分享所得。(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2)提问:你理解这些词语吗?与大家分享。(学生自由交流分享自己预习所得)

3、(3)出示“端”字在字典中的意思,请学生选择“变化多端”的“端”的正确释义。端:(东西的)头。(事情的)开头。原因;起因。方面;项目。3.交流分享,理清文章思路。(1)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2)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作者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出示相关句子:一路迎着溪流。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就到了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3)文章除了这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我们也来找一找相关句子。板书泉水流经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

4、口山下三、指导书写1.出示两组生字“浙、杜、陆、端、源”和“鹃、郁、移、额、乳”。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不同。总结:第一组字的结构是左窄右宽,第二组字的结构是左右等宽。2.出示上下结构的字“笋、窄、臀、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指导书写。3.出示半包围结构的字“肩”,让学生说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导书写。第2课时课时目标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难点)一、复习引入1.提问:叶圣陶先生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些地方?2.过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看看他是如何写出景物特点的。二、感知移步换景1.让学生读第2、3自然段,思考:一路上,

5、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圈一圈。(映山红、油桐、沙土、山、溪流)2.让学生读读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说说感受。(预设:景色明艳,溪流欢唱)3.讨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预设: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缓时急,溪流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总结:作者一路游去,我们一路看去,人在走,景在变。(板书:景随人动,景随人变)三、品味重点1.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的过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第47自然段。在此过程中,哪一处景点最让他感到好

6、奇、刺激,感受最深?(孔隙)2.请同学们拿出词典,查一查“孔”“隙”分别是指什么?“孔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孔隙的特点是什么吗? 3.学生读课文第5自然段,画出孔隙窄小的句子,并写出批注。4.小结写作方法。写孔隙,作者用人们常见的东西比较说明,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真实感受去描绘。这样,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5.练习背诵。第一遍,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边看边听;第二遍,教师播放视频,学生尝试配音。6.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写内洞”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各自读第6、7自然段,小组内交流读出了内洞的哪些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7.让学生分别找到相关的句子说明内洞“黑、大、奇”的特点。从写作的角度想想,为

7、什么叶圣陶先生只写了像黄龙、青龙的石钟乳,而对其他内容一笔带过?(有详有略,写出了作者的真实感受。)8.阅读写外洞的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思考:外洞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9.小结。课文中除了反复出现叶圣陶先生的游踪,还有什么也反复出现?(溪水)这就构成文章的两条线索: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四、写作延伸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游记为我们学习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怎样把学来的技能迁移到写作上?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运用本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游记,先写出看到的,再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教学板书教学反思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主要写了“外洞、孔隙、内洞”景物的特点,为了将特点写清楚,作者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绘观察到的景物。在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我通过反复读、欣赏视频、共享学习成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教案与教学反思)17 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为本站会员(孙红松)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